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

时间:2022-08-26 04:55:44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在高等教育领域,提高质量的各项措施在逐步落实。在新的一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在结构调整、专业设置等方面将要出台哪些重要举措?日前,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

培养创新人才是提高质量的核心要求

《教育与职业》: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高等教育如何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在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过程中,将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杜玉波: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根本使命,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任务,破解创新人才培养问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当前培养创新人才重点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转观念、改模式、强师资。

第一,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理念是先导,高校要夯实办学的核心理念,进一步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准;进一步树立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理念,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进一步树立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把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第二,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创新人才层出不穷的局面,根本上要靠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探索形成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适应创造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体制机制。

第三,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教师。有了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关键要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和保障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具体来说,要从三个方面来落实:一是坚持师德为先,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师德要求,加强师德考核,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二是坚持教学为要,制定具体办法,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一个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同时改革职务晋升、薪酬分配办法,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三是坚持科研为基,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教师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教学,改进科研评价办法,强调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

《教育与职业》:您刚才提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请问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年多来,我们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杜玉波:在过去一年多来,我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228个高等教育项目中,有60多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目前重点在推进上有四项工作:

一是在19所高校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这个计划核心是立足高水平研究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拔尖学生重点培养的体制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

二是在193所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重点是推进高校与行业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是在17所高校推进“试点学院”改革。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重点在招生制度、培养模式、管理方式、教师聘任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性改革,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氛围。

四是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着眼于研究解决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完善导师负责制,综合考虑师德、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遴选评价导师,在录取、资助等方面给予导师更多的自。加强专业学位建设,突出职业能力训练,建立相对独立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还要强调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把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最基础、最根本的教育。为了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本科教学工程”,这个工程就是要解决目前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核心内容包括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等。在“本科教学工程”中,我们将支持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这个计划强调创造条件、鼓励创新,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需要提到的是,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教育部按照讲话精神要求,研究制订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30条具体措施。其中,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提高质量的一个核心要求,我们也即将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贯彻部署。我想,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来共同探索、共同推进。

结构调整是提高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教育与职业》: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您认为,高等教育应该如何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变化,优化结构和布局?

杜玉波: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当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当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结构调整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2010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达到310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6.5%,《教育规划纲要》确定2020年高教毛入学率达到40%,未来10年要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适龄人口下降将贡献10个百分点,按照这样计算,实际上规模增长拉动只是6个百分点。所以说,还是要稳定规模,在规模和结构的关系上,重点是调整结构。这6个百分点的发展增量,也是主要用来调整结构的,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公办高校本科规模相对稳定,10年增加不到2个百分点,这2个百分点也是主要用于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支持应用学科薄弱学科和教育欠发达地区。

结构调整的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导向、两个重点”。一个导向,就是要使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和国家创新型体系建设,服务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特色城镇体系的建设。

两个战略重点,一个重点是在人才培养的结构上。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具体来说,一是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明年国务院将再次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也原则同意编制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我们将通过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制度和政策措施,在国家层面努力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对接。

二是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高校分类管理办法,按照“扶需、扶特”的原则,鼓励高校合理定位,各展特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三是建立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机制。通过目录指导、规划引领、分类评估、信息服务、拨款引导等方式,推动高等学校,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应用性大学,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以及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基础行业和教育、卫生、文化、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急需人才予以重点支持。

四是在研究生教育上,重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2015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第二个重点是在区域结构上,要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具体地说,一是省部共建,教育部与目前高等教育相对薄弱的地方已共建22所高校,支持这些高校加快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是招生倾斜。从2000年到2011年,部委所属高校属地招生比例从45%降到了25%。调整后存量及增量主要投向了中西部地区,2011年支持中西部招生规划,投放招生计划增量是15万人,这15万人就相当于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了60所每年招生2500人的大学。中西部计划输入省(区),2011年最低高考录取率都超过了60%。高校设置也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向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倾斜。

三是对口支援。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目前已组织了94所高校帮扶67所受援高校,覆盖了中西部1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四是资金和项目倾斜。2011年财政部专门设立了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西部地方高校的发展。2012年国家发改委也将启动专项工程,支持中西部高校改善办学条件。这些重大的措施,都将纳入正在制定中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方案。这个计划,即将启动实施。

当然,我也感到,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使高等教育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教育与职业》:高校专业设置应该随着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对此,有什么具体措施?

杜玉波: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确实是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目前我们正在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目的是引导高等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才。目前,这个新目录已经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预计今年上半年实施。第二件事是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管理规定,进一步扩大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自。将来除了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外,高校可以自主设计目录内的所有本科专业,同时加强专业设置管理,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培养质量的突破口

《教育与职业》: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在众多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中,实践能力欠缺已经成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杜玉波:应当讲,实践能力培养是目前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们今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多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有一些很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制度上推进和落实这项工作,仍然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从国内的实践和国外的经验看,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高校要把实践育人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实践育人环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要求。最近,我们会同有关部委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高校特别要抓好三件事:一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科研研究中学习。二是把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措施来推动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包括志愿服务、公益服务、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三是要完善教师实践育人的规定和政策。教师承担实践育人工作要计算工作量,教学的经费要优先用于实践教学。

第二,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这对加强实践育人来讲是必不可少的保证。我们鼓励学校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每个企业都成为学生实践的服务网络。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内的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合作培养、合作科研,在企业建立实践运营的基地。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强化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完善学生实习的网络。积极争取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支持,拓宽社会实践的领域。当然,高校自身也要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使高校和企业合作互惠互利,形成长效机制,这确实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加强示范引导,我们将联合财政部,加强实践教学共享平台的建设,主要采取校所合作、校企联合、学校引进等方式,重点建设100个国家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00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一批高职实训基地,并且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等,挂牌设立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第三,完善激励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强实践育人环节,不仅高校要有主动性、积极性,更要强调社会的积极性。我们建议至少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争取通过税收这个政策杠杆来支持企业积极承担这项责任。二是探索建立学生实习实践的保险制度,解决高校组织开展实习实践工作中的后顾之忧。三是允许、鼓励企事业单位将职工教育培训费用于学生的实习实训。四是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像博物馆、纪念馆和历史文化遗址、地质公园向大学生免费开放的支持力度。五是将这项工作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感评价的重要内容。六是各级政府加大对承担学生实习实践任务的企事业单位的宣传表彰力度。

第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是确保实践育人的制度基础。我们认为,实践育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有必要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承担学生实习实践业务是党政机关、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的职责义务,明确政府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实践育人的责任。

上一篇: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要全面真实 下一篇:建立假期实践机制,提高大学生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