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案”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

时间:2022-08-26 02:23:15

用“学案”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

数学学习是建构式的生态过程,需要我们提供学生感知数学的生活素材,使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各种活动过程,更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有效“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敞开灵性思维,使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灵动多姿的。

一、用“学案”中的情境创设唤醒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的自学质疑需要生活经验的唤醒,教学时应提供有利于学生自学质疑的生活情境,使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具有魅力。缺少数学味的情景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没有意义,缺少生活味的数学教学也是没有价值的。

案例1:在教学“年、月、日”时,学案中我准备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自己的生日吗?说说自己知道的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有哪些?当学生介绍自己生日的时候,个个眉开眼笑,气氛非常热烈和谐。而当学生讲述自己疑问的时候,我却发现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感兴趣,只是应付回答。

上述案例,本人由于太注重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只是迎合学生的心里需求,没有考虑到将数学与生活相融合,学生因此感到没有什么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而且对互动探究环节,没起任何的作用。

案例2:重新执教“年、月、日”时,我调整了情境创设的方案:学案开始直接抛出一个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可是他每4年才能过一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种问题,学生都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学生经过自己的主动探究然得知闰年的2月有29天,而平年的2月只有28天,通常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奥秘就在其中,学生豁然开朗。课堂教学时我接着启发:同学们好像还有疑问吧?“怎样知道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呢?”“为什么2月的天数不确定呢?”等等问题一一显现。灵性的思维使得学生顿时敞开了心扉,并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情境创设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已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要用生活经验唤醒学生,学案中也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灵性思维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学会自学质疑,在自学探究质疑中体会到深厚的数学味。

二、用“学案”中的互动探究带领学生构建新知

学案中的此环节要预设生成问题的互动探究方案,要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教师要为互动探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

案例3:教学“轴对称图形”时,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接着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将纸张对折后,撕出一个图形,然后让学生交流: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图形后,得知:图形的两边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这就是轴对称图形。

案例4: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欣赏生活中的物体对称现象,之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先用剪刀将一张纸随便剪一个图形,接着让学生对折后再剪一个图形,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图形的区别,得出:对折后的图形两边完全重合。接着启发:如何能准确地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为什么要对折?要对折几次呢?经过这一番思维的启迪,学生的思考意识明显加强,并且积极尝试:我对折3次看看,我对折4次看看……

案例3注重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整体感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用形象的生活中物体对称现象抽象为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学生探究兴趣比较高。当然,本人认为该案例存在两个商榷的问题:一是直接让学生用手撕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给学生一个很随意的操作,操作的不严谨难免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得以培养。二是没有将学生的思维给予灵性的启迪,数学气息散发的不是很够味。

案例4感觉数学味比较足,而且并没有强加给学生,而是水到渠成地散发着淡淡的数学味。一是没有让学生用手撕,而是改成了用剪刀剪,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其次,注重了两种图形的对比,明白了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感知了轴对称图形的魅力所在;再次,灵性的思维被激发,难道只有对折1次才能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对折2次、3次……是不是能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呢?学生被这种深深的内在数学味所吸引,通过自己的操作建立了具体表象,通过对比、思索,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见解。

三、用“学案”中的迁移应用带领学生挖掘数学本真

学案“迁移应用”环节要精选习题,要设计有部分联系实际的习题,要完成精选习题,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拓展学生思维,形成相关技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在探究中建构自己的认知是学习的一个方面,数学学习还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有时候学生会因为练习题目太难等各种情况感到枯燥,提不起兴趣,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智慧去启发引导,不仅使学生乐学,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5: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时,学案中设计了这样的题目:你能在卡片上任写一个100以内的数,让你的同桌猜数吗?用“大了”或“小了”来提示,看看你同桌能不能猜到,好不好?学生活动完成后,学案中设计第二个问题:跟同桌说说是怎么调整自己所猜的数字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吗?然后再让学生回答诸如:31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比30大2的数是多少?在此教学环节中,学生对数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与巩固,学生在不断调整自己猜数字的策略方法中,不仅知道了比30多2的数是32,30后面第3个数是33……而且又较为深刻地理解了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借助“学案”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看似学案中一个不经意的细节,一句启发性的引导,却建构出学生广袤的思维空间,引发了学生的灵性思维,学生与数学接触更亲密,也更为本质,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深厚底蕴。

参考文献

[1]徐惠仁.浅谈学案的设计与应用[J].江苏教育研究

[2]李其柱.“六模块建构式”模式解读

[3]路向前.关于数学学科使用“教学案”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

上一篇:初论高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定位 下一篇: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