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时间:2022-08-26 02:20:25

浅谈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 要】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并以德国为例阐述了西方等发达国家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之后又阐述了我国近年来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教学目标定位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并着重阐述了应该加强信息观念、信息意识教育、创新观、终身学习观教育以及信息道德观教育,最后通过分析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论述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信息道德观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涵义

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信息技术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是从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内容来阐释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利用信息和技术去完成教育活动的过程,是利用教育的手段和教育的方式方法来解释和运动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 “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国内起步比较晚,发展相对于西方等发达国家较慢。

在西方国家,信息化技术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完善和改革,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西方国家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英国、法国、德国都有许多成功案例。以德国为例,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授课,在中学安排计算机基础课程,聘请优秀的计算机教师教授学生。在其它相关学科教育教师也在不断的传递信息教育内容。信息技术主要靠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利用软件来分析和传播知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案包括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基础教育,主要的教学对象是9—10年级的学生。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必须学会利用信息和通讯工具的使用,教会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头脑变得更加的灵活,思维更加开阔。同时学生学会了计算机等信息工具的使用,也能够减少大量的工作量,学会利用软件来解决问题,也能够减少一些繁杂的编程,这对工作效率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三、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必须加强学生信息化教育,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学生信息化教育高度重视,1994年国家开始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教育科研网络建设,1998年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设网络大学,2000年在召开了全国信息化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为了加快我国信息化技术步伐,跟上发达国家脚步,国务院社里了信息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深入研究了我国信息化教育进程,并制定了 《国家信息化 “九五”规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将 “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信息化”的任务之一。2010年 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 《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 (草案)》中,对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课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时间做了规定。

四、信息技术教育的分析与发展趋势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也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投入和开发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目标的定位、教学体系设计、操作环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例如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材就存在一些问题,涉及面较窄,只局限于技术层面,教材空洞,大篇幅的阐述软件的使用方法,内容复杂,对训练内容提炼不够,学生目的不清,多数学生知识照着模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弄得学生满头雾水,没有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材编写观念陈旧,与实践联系不够,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后的运用与技术的发挥。学生学习不是局限于简单的操作,是要运用的现实当中,要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因此在教材编写与实践操作方面应当加强,所以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增加并强化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一)信息观念、信息意识教育。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加强学生信息化教育的培养,要让学生知道信息是时展的指引者和领导者。让中小学生了解信息化时代对社会的发展和作用,从这个角度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意识,唤醒学生信息化学习的兴趣。还要将信息技术与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形成远大的志向,只争朝夕地投入学习。

(二)创新观、终身学习观教育。信息化时代是人才发展的需求,人才发展也是推动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动力,通过终审教育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这一深刻内涵,了解信息社会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信息化技术学习让学生知道,信息化社会是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如果不学习不进步就会被社会淘汰,让学生有危机感,有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热情,让教学过程也从“填鸭式”教学变成“主动性吸取”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并利用网络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合作型学习的实践。

(三)信息道德观教育。信息化时代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信息化时代,道德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网络可能成为吞噬青少年心灵的黑手,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贯穿信息道德观的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合理的、积极地利用网络,才能主动抵制那些黄色、暴力、邪恶的信息。

五、结语

通过分析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了解我国信息教育发展情况,对于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进程有很大的帮助,也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长远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信息化技术教育要从教师本身做起,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信息化教育技术水平,并且在培训过程中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事业也必将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2]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黄荣怀.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现状及发展趋势[N].中国计算机报,2001-08-20.

作者简介:韩实(1984.05- ),女,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

上一篇:高校非专业班泰语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微格教学在中招体育考试项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