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任务型阅读的“破”与“立”

时间:2022-08-25 10:44:54

论任务型阅读的“破”与“立”

摘 要: 任务型阅读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新的题型,是考试评价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任务型阅读题型的多样性、可控性、实践性决定了教师掌握任务型阅读的特点,教师对任务型阅读方面的教学就有了针对性,教师要能“破”,破除学生心理障碍;能“立”,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构建指导学生解答任务型阅读题型的模式,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改变以往的“为考英语而学英语”的弊端。

关键词: 任务型阅读 特点 突破 建立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要求教师的教学应当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对英语教学的评价提出这样的要求: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学习效果。

任务型阅读就是在这些要求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式,这种题型的出现是英语学科考试评价方式多元化的一种体现,改变了原来单一、僵化的客观选择题的固定模式,但是这种题型的出现增加了一部分学生的心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的低效。本文拟从任务型阅读的特点和构建指导学生解答任务型阅读题型模式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任务型阅读的特点

1.任务型阅读题型的多样性

任务型阅读是通过一篇文章、一幅画或一组图表,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或图表提供的信息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文字或图表材料理解的能力。

2.任务型阅读命题的可控性

教师在设计题目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设计高、中、低不同档次的试题,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和知识掌握能力。例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可以设计基础的单词拼写、同义句转换、翻译句子、改写句子、根据文章回答问题等题型。这样就兼顾了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考查,使教学富有针对性。

3.任务型阅读材料的实践性

教师在命题时所选择的材料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乐于读、易于懂。结合学生生活实践,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如很多中考题的任务型阅读的内容就是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学习步骤和方法,教给学生一种练习英语单词的游戏等。

掌握了任务型阅读的特点,教师对任务型阅读方面的教学就有了针对性,教师要能“破”,破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能“立”,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改变以往的“为学英语而学英语”的弊端。

二、任务型阅读题型解答的“破”与“立”

1.克服心理恐惧的“破”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阅读不应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探究事物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脑力活动来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因此当一篇阅读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它的意义不仅仅是材料本身,更是学生与材料不断交流、感知、领悟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除杂念,稳定好情绪,排除考试的焦虑,形成顺向的心理态势,使大脑皮层处于优势的兴奋中心,因为遇到几个不认识的单词,读不懂的难句子就心烦意乱,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他们可以这样自我安慰:“怕什么?我不会的,别人也不一定会。”这样就使自我情绪得到了调整,对文章的印象清晰、理解深刻。

2.“立”出学生学习的方法和个性

阅读过程是一个心理语言猜测的活动,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判断、推理、归纳、总结,学生把阅读材料中分散的信息联系起来,经过心理预测和必要判断得出对阅读材料的认识,因此在任务型阅读的解答中教师不妨指导学生从以下方面着手。

(1)相信语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在进行假设预测的过程中,语感是大胆假设的前提,因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中词语的搭配及句型结构的熟练程度的一种自我感知,语感好的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能力比较强,阅读的速度相应比较快,因此在读完每一篇阅读材料的时候都应当总结,这篇文章中有哪些词语的搭配、哪些短语、哪些惯用法、哪些常用的句型,这样在阅读其他文章时就会自然地回忆起先前的积累,从而提高语感,进而提高解答任务型阅读题型的能力。

(2)初读浏览,先易后难,初选答案。

当学生初次接触一篇阅读材料时,应当快速浏览文章后面的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就会很快掌握文章的大意。阅读时要一边阅读,一边做标记,把材料中重要的信息标注出来,使得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快速提高。

在接触有些难度的阅读材料时,应当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先解决明显的很容易解答的题目,任务型阅读的题型讲究难易适中,即使有些难度,也可以直接找到一些题目的答案。

(3)再读文章,仔细核对,确定答案。

再次阅读材料,就是一个加深理解文章的过程,因为先前的各种步骤确定了问题的答案,对文章进入了更深一级的理解,这时需要学生研究各个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依次审核各题的答案,把学生在阅读和答题时所得到的信息归纳整理后,重新再读一遍文章检查答案,看看是否前后一致;意义和语言知识是否和原文相同,是否符合逻辑。特别注意改正原来的答案时一定要谨慎,由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解题,思维出现了疲倦,有可能对正确的产生怀疑,把正确的答案改错。

三、结语

学习英语不仅要和别人交流,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报刊、书籍等,了解生活以外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因此解答任务型阅读题型的根本目的就是在此,教师培养的是学生的一种学习的习惯和态度,而不是培养单纯为考试服务的技巧。只有认识到这些,任务型阅读的教与学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发展,才能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发展,实现英语语言学科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夏谷鸣,任美琴,周瑜主编.初中英语教学评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英语课堂上情境创设的理论与运用 下一篇:高一阶段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