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服装教学中的赏识教学

时间:2022-08-25 09:02:22

浅谈服装教学中的赏识教学

作为职业技校的一名服装指导老师,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即动手能力。如何在服装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呢?我认为,要想达到这样一个目的,首先得挖掘学生的内在需求,即学习心理。激发她们的学习欲望,认识到自我的重要性。于是,我将赏识教学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借此与同仁们同探讨。

赏识教学,即将学生作为赏识的对象,用欣赏、赞扬的方式,在理解、宽容、尊重、信任的基础上激励学生,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潜能。从而建立自信,轻松愉快地完成所学知识的过程。在服装教学中,我运用了赏识教学,充分体会到了赏识教学的好处,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而且技能提高得非常迅速。我认为,赏识教学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自信,在充分尊重、信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刚从初中毕业的学生有着优越的学习能力,同时有着很强的求知欲,脑子里装满了“为什么”“好想把东西学好,但又怕学不好。”这是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因为刚从初中进入技校,而且是刚接触服装这门工艺,一裁、一剪、一车都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这个时候,充分给予肯定和信任,为学生鼓气,建立强烈的自信心,告诉她们:“只要相信自己行,就一定行”的道理。学生们就会摒弃掉原有的担心和恐惧,真正地将所学服装裁剪理论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大家都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在不断的实际操作后做好一件事情不是难事,学生需要的就是这种可以把事情做好的自信心,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全面激发学生的这一自信心。在自信的基础上学生多加练习就会事半功倍,进而获得一种成就感,进入到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在我指导的班级中,有这样的一位学生,她在实习操作中,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开始她是全班中最差的一个,电车不会控制,裁出来的衣服也没有一件像样的,袖隆本来是有弧度的,她却把它车成直线。门襟是直的,她又裁得弯弯曲曲。裤子上下不对称,左右不对齐。她渐渐地对服装失去了信心,我多次找她谈话,给予自信,相信她会做得更好。每次操作,鼓励她,从穿针引线,到如何踏板,摆布,放布,现在她裁剪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差生如此,对于好的学生,我会适当地赞美她们,让她们感到学习服装技能的快乐,从而学得更好、做得更精。

二、加强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首先,善于与学生沟通,掌握学生的求知心理,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她们的心情,并给予适当的激励,便成了学生学习的动力。由于职业技校的学生,大都从初中毕业,第一次接触服装这门工艺,对服装生产感到陌生甚至有抵触心理,而且学习较为松懈,如果把握不准她们的所思所想,便会适得其反。

其次,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惘时,通过了解分析,适时把握她们的心理动态,站在她们的立场,想她们所想,思她们所思,理解他们,鼓励她们。

再次,在她们取得成绩时,为她们高兴,为她们祝福,及时地给出老师对学生的欣赏和赞美。记得我2000届学生在学校的文艺演出中,她们将自己在实习教学中设计、裁剪的时装,做了一次精彩的时装表演,获得各方的好评。作为实习指导老师,乐在脸上,喜在心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激励,并适时提醒她们:“你们是最优秀的,要不断精益求精”。这样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而且有了自己更明确的学习目标。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尝试和探索的过程。我国著名的赏识教育家周弘老师对赏识教育的诠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不会教的老师。”赏识你的学生吧!

(作者单位 广东省冶金技工学校)

上一篇: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下一篇:孔明灯带我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