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契机,引导学生快乐自信地学习

时间:2022-06-16 10:00:55

以爱为契机,引导学生快乐自信地学习

摘 要:技工学校的学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差生、乱生。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不犯大错误,学不学习知识都无所谓的。但是作为老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做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爱心教育;鼓励;自信;学生主体

一、关心热爱学生

技校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大多数学生被老师放弃,难免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进入技校阶段的学习,这一消极心理表现得更为明显。来到技校,学生们没有无休止的模拟考试,没有升学的压力;我们的教学目标是“知识够用,技能过硬,特长突出。”

虽然英语是学生头疼的科目,有的学生一看见英文就发怵。学生还说:“我们是中国人,不学外国语。”针对这些现象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让他们将课本拿出来,翻到所学内容,耐心给他们讲解,直到他们“恍然大悟”。只有时刻想着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老师,才有可能听到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清脆甜美的呼声――“老师好!”。

二、鼓励肯定学生

技校的学生基础差,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场景。例如在学校的听评课中,我讲的是新模式英语Unit 2 Lesson 5 Do you want a small TV or a large TV?这一课,我让学生从教室找出凳子、书包、圆珠笔、课本等道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并将示范性例句写在黑板上:The pencil is small and the book is big.让学生根据实际道具模仿造句。同学们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顺势导入今天学习的内容――描述物品。接下来我又出示一组组的图片。如格子衬衣、条纹衬衣;中号的裤子、大号的裤子;旧房子、新房子等。通过这些对比性的图片,让学生总结词组,然后再板书。最后让大家用选择性的语句来造句。Do you want an old house or a new house?Do you want a used car or a new car?等。接下来就是必要的练习,学生根据课本提示,做A部分的习题。通过刚才的学习,学生已经很清楚图片的内容,从而较好地完成了习题。

评课的过程中,听课老师感慨颇多,为什么学生那么积极、课堂气氛那么活跃呢?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这节课上我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引导。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多赞美、少批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学生需要我们经常对他们说“Trust yourself!”“Don’t give up!””Come on!”“You are the best!”“Well done!”等激励性话语。作为教育者,不能吝啬表扬,要学会慷慨地表扬学生,一句真心的表扬,会换来我们期待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不应冷落任何一个学生,不歧视后进生,要尽量发挥有自卑感的学生的积极性,给每一个学生以平等的关注和正确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励他们主动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三、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观是以“教师为中心”,坚持“满堂灌”。而“新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更新,要把‘教师讲’转变为‘学生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不要独占课堂,要把至少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思考、合作、探究、发现。”在讲Unit 1:A workday in the office 时,通过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如何读对话。在理解对话意思这部分时,我没有像往常一样采用讲解法教学。这一次,我鼓励学生,让他们争当小老师,让他们总结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话音刚落,就有同学举起手来了,随后一个接一个,很多双手都举起来了。看着同学们这么积极,我感到很欣慰。“这位同学,你来说。”

“要注意need的用法。”

“那你能总结一下的吗?”

“need后接动词不定式。”

“那还有补充的吗?”

看着学生们有点迷茫,我不失时机地说:“不错,need后可以接动词不定式,但是要分情况”。因此,教师的教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就会失败。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就应该追求完美。只要我们想法设法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的学生就会想学、乐学。

参考文献:

张利.没有不上进的学生:名师最有效的激励智慧.九州出版社,2006-1.

(作者单位 河南省济源市技工学校)

上一篇:智慧生成,“意外”演绎精彩 下一篇: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