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管理,理解万岁

时间:2022-08-25 06:01:40

阳光管理,理解万岁

在激烈竞争的今天,每个学生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失衡,当然更多的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面对太阳,看到的是光明,背对阳光,看到的是阴影,调整心态,和谐班级,阳光事业,大势所趋,要的不仅是能力,更是魄力、胆力和定力,每个人都不易,每个人都要奋斗,相聚是缘,理解万岁。

一、塑阳光心态,做幸福班主任

当老师,不做班主任,是一种可惜,当了班主任,不仅可以多得一份绩效,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学生更多的信息,和学生更好地相处。要想让学生阳光,班主任首先自己要阳光,要活在幸福之中,阳光的班主任首先必须是一个健康的生命个体。这里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智的健康。班主任脸上的笑容有多少,孩子心里的阳光就有多少。只有班主任拥有阳光心态,才会精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只有班主任拥有阳光心态,才会宽容善待每一个孩子;只有班主任拥有阳光心态,才会将爱撒播给每个孩子……

做一名阳光班主任,打开书本,就是打开成长之门,享受读书的乐趣。一些优秀教育家的言论是经历过岁月的磨砺留下来的精华,我们可以边读边实践,走出自己的教育之路。如孔子、孟子等教育大哲,国外的杜威、苏氏……最后要读好学生喜欢读的书籍。只有读孩子的书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知道这个时代的孩子在想什么。

做一名阳光班主任要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加强自身“信、誉、诚、情、儒、道、谊、朋、仁”的修炼。要用“学生的大脑”思考,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由课间到室外活动、活动,和学生一起,打球、游戏,呼吸新鲜空气,劳逸结合。心态是打造幸福教育的剂,好的心态让你成功,坏的心态毁灭你自己。

二、开展阳光读书活动,经典润泽学生心田

阳光读书活动,是一种风貌,是班级文化的集中体现。要让学生亲近经典,享受阅读的乐趣,陶冶高尚的情操,获得智慧的启迪,汲取成长的养料,使阅读成为学生最自然的生活状态,让阅读引领学生成长,用阅读让学生的精神好起来。班级可以设立专门的图书角,上面摆满孩子们喜爱的书,给孩子创造一个自主、温馨的阅读空间,让他们徜徉其间,浸润其间,领略文化的魅力,感受浓浓的人文气息。

学生虽然是初中生,但他们完全可以读很多的古典,并从中调整自己的心态。班主任可以经常在班级开展阳光读书沙龙,让学生交流阳光读书的心得。如我班的吴同学在交流中是这样说的。

过去读了太多的“窘书”,得到的只是“鸡肋”,太大的希求,太多的失落,让我忽然对“老书”有了一份亲近。新的班主任让我们读《论语》、《易经》、《鬼谷子》、《韩非子》……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链接今天的生活,心灵之道,处世之道,洞然敞开,思维一如核能,裂变爆开。

半部《论语》修自身,《论语》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自己尊敬、信任、温和。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任何人际关系之所以能够存续下去的前提就是相互尊重,容不得半点的强求。礼节和客套虽然繁琐,但却是相互尊重的—种重要的形式。而离开了这种形式,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就难以存续。过去看人,我常看到别人的亏欠,学了《论语》才知道什么叫以德报怨。一个人面对阳光,永远光鲜;背对太阳,看到的总是阴影。不给别人添堵,少给自己添病。半部《论语》修自身,《论语》我才看了一半,我已有这样的收获,古典的睿智,远胜于“囧书”的忽悠。

《孙子》说“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要善于打破常规,无论久经沙场,还是初出茅庐,绝对不能盲目从事。如今的网络和电视,视觉的冲击远胜于心灵的润泽,盲目跟进、迷恋网络,心中总少一份平静与祥和。跟风的人是懒于读书的,读书的人求的不是眼福,而是心得,书海泛舟,悠然我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同样,当学生离开教室的时候,带走的不仅是老师教给的知识和很有限的课外补充阅读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对人性真善美的个性化解读。

三、阳光管理,从心开始

阳光是温暖的、幸福的。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拥有光明,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拥有快乐和幸福。班级管理亦然。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搞一次活动、谈一次话就能立竿见影的,它需要“和风细雨、阳光心态”的感染,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所以,我们要拥有阳光的心态,有计划、有目标,一切从心开始,朝着预设的目标积极前进。

世界很小,心灵很大。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就是在心灵的土地上开拓、耕耘、播种。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学生思想的启蒙者,是学生习惯的引领者,是学生性格的塑造者,是学生心智的播种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智字领航,爱字当头,班主任工作就会得心应手,迎来一路阳光。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喜欢用他们喜欢的方式,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例和身边学生的故事,促使他们在自我不断的反思中成长。定期对学生进行阳光心理辅导,尤其是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性意识的觉醒带来种种急剧的变化和心理困扰,制定各年级学生的心理辅导课教学目标,尝试探索形成具有班级特色的心理辅导课系列课程。可以利用小自习室,建立微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设置心理咨询信箱,在班会时间,采取大家围坐的形式,让孩子们畅谈自己的做法及人生态度,启发教育感化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思考,也可以采取电话咨询和书信咨询的方式。

阳光教育,重在体现教育的阳光性。从阳光的特质,折射出教育理念与导向,阳光教育的本质,就是让教育体现阳光性。用爱心无私地呵护每一个孩子,用温馨关注孩子每一天的成长,用热情催化受教育者个体,不断发展走向成功。

总之,随着社会一日千里的发展,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创新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要求教育者与时俱进,以阳光心态教育每一个学生。

上一篇:新的历史时期班主任工作方法探究 下一篇:拈轻怕重 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