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25 01:33:09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

摘 要:课改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解决的过程,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而探究性学习是实现这个课程目标的理想载体.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32-002

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不仅仅是让学生挖掘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是否经历探究解决的过程,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实现这样的课程功能,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载体。

一、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概念与意义

所谓数学探究性学习,就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至关重要。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充当知识的传授角色,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广大教育者也意识到课改的必要性,全国各地都在提倡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开展着各类研讨会,示范公开课,倡导在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更多一线教师参与课改,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

二、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常用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创设情境;活动探索;总结评价。

1.创设情境

问题情境的设计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教学目标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明确目标。

例如在学习《确定圆的条件》时,可以创设问题“经过一点可以作几个圆?经过两点呢?经过三点呢?”让学生感知熟悉,却产生一定心理困境,此时的欲望就是动力的源泉,引导学生拿起圆规去探索,去体验。

2.活动探索

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根据提出的探究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积极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计算,实验,阅读,思考等方式主动研究问题,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整式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时,可以设置活动:在正方形纸片上剪去一个小正方形(如图),先计算阴影部分面积,然后沿虚线剪开把阴影部分的图形拼成一个梯形计算其面积,引导学生探索结论,得到平方差公式的语言表达和数学式子,引出课题。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提供更多的剪拼方法,在思考中交流,在探索中学习,在讨论中内化。

3.总结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评价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对学生所采用的探究方式和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品质等给予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

1.在概念学习中引导学生探究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不仅要明确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探究意识。例如在绝对值概念教学中,对于初一学生理解“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是相对抽象的,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设情境探索活动,提问“A同学家在学校西3千米处,B同学家在学校东5千米处,请以学校为原点,以东为正方向建立数轴,并回答各家到学校的距离。”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知“距离”这个词,用原有知识逐步过渡到新知识,数形结合,从具体到抽象,顺利引出绝对值的概念,从本质上理解它的几何意义。

2.在定理公式学习中引导学生探究

传统的数学定理公式教学中,教师常常直接告知结论或是自己推导一下,就匆忙进入例题教学,通过题海战术来让学生掌握新知识,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与数学思维的培养。我们提倡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来进行定理公式的教学,让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的参与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富有成效。

3.在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中引导学生探究

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重点在于对某个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它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也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必备前提,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

例如:如图E、F是?荀(ABCD对角线上的两点,AE=CF,

试说明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一:连接BD交AC于O,证明OB=OD,OE=OF;

方法二:先证ADE≌CBF,再证DE∥FB,DE=FB;

方法三:先证ABE≌CDF,再证EB∥DF,EB=DF;

方法四:先证ADE≌CBF,ABE≌CDF,再证DE∥FB,EB∥DF;

方法五:先证ADE≌CBF,ABE≌CDF,再证DE=FB,EB=DF。

通过一题多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其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四、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要点

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发生的显著性变化和突出亮点之一。而开展探究性学习并不是随心所欲,要防止“四化”。

1.防止内容的“泛滥化”

目前有很多老师盲目追求课改,把目光集中到探究学习上,不管教学内容如何,不管教学实际是否需要,导致课堂探究的泛滥化,把一些简单易懂,不容置疑的内容也列入课堂探究范畴,白白浪费学生时间。

2.防止主题的“随意化”

在探究活动实施前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时的设问是关键,不可随意发问,要巧妙安排,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思维,开发智力,紧密结合课题和教学目标,具有价值性。

3.防止过程的“形式化”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观察、实验、模拟、推断、争论和思辨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真正有所悟,有所得。

4.防止教师的“边沿化”

探究性学习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不是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旁观。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和调控,探究性就会变得杂乱无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从传授知识转向激励思考,做好顾问和参谋,做一位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的首席”。

总之,探索性学习是把学习看作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教学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学会主动学习,由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研究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与创造,真正使今天的学习变为明天参与和改造社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慧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吕勤,吴荣华.课堂大问题,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09

[4]马复,凌晓牧.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7

[5]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肖君.方萍,课堂教学的100个关键问,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04

上一篇: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下一篇:对备课重要性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