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时间:2022-08-25 11:52:06

福建省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摘要】 本文针对福建省有代表性的晋江鞋业产业集群进行实例研究,分析论述晋江鞋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面临的问题,分别从制造升级、创新升级、结构升级三个方面,尝试性地探索构建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提出其升级对策,进而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关键词】 晋江鞋业 产业集群 升级路径

一、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晋江位于福建的东南沿海,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前沿区域。晋江的制鞋业集群最早成形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在家庭式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设备简陋,市场效率低下,产业集群处于萌芽阶段,其形成有很强的自发性。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鞋业集群达到一定的规模,在激烈的竞争中,集群企业开始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知名鞋业品牌进行贴牌生产,如Adidas、Kappa、Nike等,集群分工体系逐步完善。九十年代末期,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制鞋产业转移等因素的影响下,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出现了运动鞋“安踏”品牌,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出现吸引了相关上下游辅助企业及支撑机构,使产业链的配套更加完善,产业集群进入了成长阶段。目前,晋江市制鞋企业3000多家,鞋类配套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8万人,年产量9.5亿双,2010年实现鞋类行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形成集鞋材、鞋料、模具及批发、零售、储运为一体的鞋业产业集群。

福建省晋江鞋业产业集群是制鞋业领域中相同、相似或相关的企业在晋江大量聚集,逐步发展成为具有鞋业专业化生产特色的经济群体,并进行鞋业专业化生产分工,不断延伸鞋业产业价值链,进而在晋江鞋业产业集群中形成多条具有竞合关系的上下游生产链条,并借助于广阔的市场达到规模经济。

二、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晋江鞋业产业集群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低成本优势嵌入“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成为跨国零售业巨头上游的产品供给者,其从事低价值产品的加工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低端市场,中高档鞋及自有品牌所占比例很小,出口产品多以贴牌方式进行,大都使用国外商标和品牌。

目前,晋江鞋业产业集群企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像安踏、361°、特步等拥有自主品牌、规模较大的企业,这类企业较少;另一类是没有自己的品牌,专门为国内外大型企业作贴牌代工生产的中小企业,其中少数企业为国内其他企业代工生产,而绝大多数的企业是外向型企业,即为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国外厂商做贴牌生产。虽然贴牌生产的模式,给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带来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和资金支持等,但是在这种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条中,晋江的鞋业集群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所获得的利润空间小,且对品牌商和全球采购商产生了较高的依赖程度,极易受其控制。

三、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及其策略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本文结合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在链上的位置以及其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构建了适合晋江鞋业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如图1所示。

1、制造升级

结合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加工制造环节的比较优势,提高该环节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整条价值链向上移动,实现在加工制造环节附加值的提升及利润空间的增加。

晋江鞋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仅仅凭借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是不够的。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鞋业行业的生产总是往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和地区迁移。早期世界鞋业生产制造的重心在意大利、西班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转移到日本、韩国、台湾,九十年代转移到中国大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制鞋业正逐步向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转移(如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这种趋势对晋江鞋业来说,其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就逐渐隐匿了。

首先,产业集群竞争力体现在成本上,不仅仅指劳动力成本,还包括了信息成本、物流成本、交易成本等。因此,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可以在海外积极探索设立更有优势的加工区或合作区,使原有低附加值环节转移或剥离出去,更进一步凸显其低成本优势。

其次,产业集群竞争力还体现在生产过程上,在提高产品的“量”的同时,通过对成本、效率、服务等多要素的培育,提高产品的“质”,将劳动力低成本的单一竞争优势转变为多要素的综合竞争优势,使晋江鞋业产业集群的制造呈现出集约化、高效化的特征,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

2、创新升级

(1)技术创新。晋江鞋业产业集群要改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从曲线中间的制造环节向左边高附加值环节移动,由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向技术密集的关键零部件和产品的研发设计环节升级,就需要进行技术创新。

晋江鞋业在发展初期,由于制鞋企业的技术低下、设备简陋,鞋子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导致“过街鞋”、“星期鞋”大量涌现。随后,晋江鞋业集群企业向“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多以委托加工的方式为国内外名牌产品进行贴牌生产。作为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下的产业集群,为了满足全球知名品牌经销商、品牌制造商和大型零售商的产品要求和质量标准,晋江鞋业集群逐渐淘汰了早期引进的生产设备,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积极引进世界领先技术和高级人才,提升产品技术含量。

晋江鞋业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早已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例如,安踏集团投巨资研制并推出了具有珍藏价值的CBA全明星战靴、战袍,该战靴在鞋底上采用了安踏独家研发的“芯”技术,强化了鞋的弹跳和吸震能力;还如,奥康集团作为世界鞋都意大利GEOX公司全球唯一的合作伙伴,双方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并引进一种“会呼吸的鞋”的专利。

晋江鞋业产业集群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加速产品升级换代的步伐,不断实现产业集群的工艺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中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集群向价值链高端爬升。

(2)服务创新。晋江鞋业产业集群要改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从曲线中间的制造环节向右边高附加值环节移动,由生产环节向营销、品牌、服务环节升级,就需要进行服务创新。

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下逐步实现工艺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要进一步实现功能升级,只能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积极寻求升级路径。晋江鞋业产业集群需要塑造自主品牌,将生产制造这样的低附加值环节转移或剥离出去,转而发展营销、品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例如,以安踏、特步、鸿星尔克等知名品牌为纽带,集群企业通过委托加工的形式,带动鞋业产业集群内众多中小企业紧密合作,组建品牌俱乐部,扩大名牌产品生产能力,创出许多国家级区域品牌,并成为集群企业的共同资产,构成地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同时,服务创新还需要发展生产业,即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的中间服务,包括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等行业,蕴含着大量的创新资源,并对此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配置。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可以将生存过程中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生产机构,使得集群企业只发展自身最具优势的生产环节,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潜力,促使企业获取不可模仿的、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价值链向右端延伸,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

3、结构升级

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属于市场型集群,其企业间相互依赖程度低、同质性高,要实现集群内的组织结构升级,就需要培养扶持核心企业,延伸集群产业链,增强上下游企业关联协作,并构建有序竞争环境。

(1)凸显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产业集群中建立龙头企业,能够带动形成一批与其配套的相关企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活动,能够激活许多中小企业,并为其发展提供导向,推进产业升级。

目前,晋江鞋业产业集群的核心龙头企业较少,且现有的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够强大,与Adidas、Nike等国际鞋业品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缺乏带动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的能力。因此,晋江鞋业产业集群需要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走企业联合兼并或依附于龙头企业的道路,提升晋江鞋业产业集群竞争力,使其在国内领先,并走向世界。

例如,晋江的安踏鞋业联合二三十家中小型厂商,为其加工零配件,这种企业联合不仅提升了“安踏”品牌价值,也为晋江鞋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加强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延伸集群产业链。晋江鞋业产业集群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逐步形成专业化的细分市场并获取竞争优势,培育差异化的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市场拓展能力。

晋江鞋业产业集群可以依托本地专业市场,加强鞋业集群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创建区域品牌,吸引全球价值链中领先企业的入驻,学习其先进的技术、营销和品牌服务等。与此同时,在产业集群中建立和培育龙头企业,从而衍生出一批具有紧密分工与协作关系的相关企业,延伸集群产业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降低成本,充分发挥其低成本优势,提高鞋业产业集群的专业化水平。

(3)加强行业引导和监管,构建有序竞争的环境。晋江鞋业产业集群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构建有序竞争的环境,政府和市场中介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应当加强监督引导,通过法律和相关规章制度制止并惩罚市场内的不正当竞争。其次,充分发挥市场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对企业的经营方式和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再次,政府和市场中介机构共同引导企业,通过分工协作,降低企业的同质性,使竞争维持在有序合理的范围内。

晋江鞋业产业集群的升级需要优化集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为集群的制造升级、技术和服务创新升级提供一个优化的平台,从而实现链的升级。

【参考文献】

[1] 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资源—结构”观的分析[M].科学出版社,2007.

[2] 刘欣艳:福建省产业集群结构的风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3] 吴珠碧、陈莉平: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福建省产业集群的战略升级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2011(4).

[4] 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 孙锐、刘闲月:福建省产业集群升级路径问题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9(12).

[6] 曹丽莉:基于供应链的我国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探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4).

上一篇:洁净室行业的经济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下一篇: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社会根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