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产品对外贸易形势分析

时间:2022-05-12 07:39:11

福建省水产品对外贸易形势分析

2012年福建省水产品贸易情况分析

据福建海关数据统计,2012年福建省水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量117.9万吨、总额55.02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0.16%和增加14.92%。其中:出口量68.95万吨,同比增长0.18%;出口额47.80亿美元,同比增加17.79%;进口量48.95万吨、进口额7.23亿美元,同比减少0.64%和1.04%。出口创汇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额的62.69%。贸易顺差40.57亿美元,居全国前列。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水产品贸易呈量稳价升的态势。其中出口贸易额增幅有所减缓,但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二是出口香港、马来西亚涨势突显。东盟、台湾仍为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香港、马来西亚市场增幅突出,而美国、日本市场分别呈平稳、下降态势。其中:对东盟出口30.98万吨,同比减少7.05%;金额12.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32%; 对台湾出口7.44万吨,金额7.9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87%和28.6%;对香港出口5.21万吨,金额7.4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95%和43.52%;对马来西亚出口4.72万吨,金额3.6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35%和61.63%。

三是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从出口品种看,鳗鲡、蟹、虾仍为主要出口产品,出口金额均超5亿美元。其中:水产品出口均价6934美元/吨,同比提高17.63%,其中,烤鳗、蟹肉罐头、对虾、鱿鱼等精深加工产品在出口中体现较高的附加值,如:烤鳗出口33160美元/吨,价格同比提高20.37%。

原因分析

2012年福建省渔业系统积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福建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持续发展。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海洋渔业环境污染监控,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大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力度,加强渔业生产全过程的用药监控,加大对企业渔药标准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通过欧盟、HACCP、ISO9000等各种质量体系认证。

二是加强水产品精深加工研发。在巩固与发展固有品种的基础上,加大力度优化养殖结构,突出发展鳗鱼、大黄鱼、斑点叉尾鮰、石斑鱼、对虾、紫菜、鲍鱼等具有国际市场潜力和资源优势的地方名特优品种。开发中高端水产品精深加工制品,改进烤鳗、贝类、藻类、低值鱼类等加工技术,积极提升水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是实施品牌带动策略。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创建具有福建特色的养殖品牌、加工品牌、市场品牌,打造具有全国性优势的品种品牌,产品品牌。着力塑造科学养殖、环保养殖的产业形象,带动福建水产品营销组合升级,营销布局升级,营销管理升级。目前,福建省着力打造宁德大黄鱼、莆田南日鲍、福州金鱼、福州鱼丸、漳州石斑鱼、连江官坞海参六大原产地品牌,这是福建水产品牌创新的创举,也是福建水产企业走向品牌化的标志性事件。

四是拓展国际市场,增强多元化市场体系。鼓励出口加工企业特别是省级以上水产龙头企业深化水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开发符合美、日、韩以外的国际市场需求的海洋生物制品和其他水产深加工品,努力拓展欧盟及东南亚等国家的国际市场空间。

上一篇:乳品安全引发“蝴蝶效应” 下一篇:对学校做好督导自评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