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25 09:49:45

关于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立足于社会的需求,积极主动探索行业本身的特色,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高职的最终目的。笔者,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行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Abstract:Based on social needs,Vocational Colleges actively explore the mode of training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social demand for composite,application and skills,continue to deepe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o improve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al training quality.

Key words:industry characteristics,talent training mode,applied talents

近些年来,人才强国的战略不断深入人心,虽然,高职人才教育水平不断的提高,人才队伍总量有着持续的增长,但是人才的投入不足和人才的环境不和谐,仍然是值得重视的教育问题!在人才竞争中,人才培养的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点[1]。高职院校应该把这一点放在首位积极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继续深化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高职高专学习人才奠定基础。

一、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1、知识面宽广。高素质人才不单单是具备本学科的文化素质技能,而且还能跨越不同学科知识领域,可以把本学科和非本学科的知识有机的集合起来,交叉融合,贯通起来成为多学科的综合知识。现在科技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信息量的快速增长和知识技术的迅速更新,所以要求高素质人才需要有综合学科的知识,把各个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除了具备本学科基础知识外,更需要宽广的知识结合运用。高职院校在教育内容要紧跟社会的发展,不断重视知识的更新,注重课程的配套,适当的结合一下和本学科以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学习,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具备夸学科领域的工作能力和研究。

2、知识运用能力要求强。现在高职院校出现这个现象,许多班里的尖子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基础知识牢固,学科领域知识面广,就是缺乏运用能力,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利用到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3、素质要求全面,学生不但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文化,而且还有更的思想品德。面对社会要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做到“真、善、美。”敢于坚持真理,热爱祖国的情操。学生本身要具备不怕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具备自信、乐观、合群的素质。

4、科学创新精神。同志曾明确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知识经济在要求人才拥有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人才科学的创新精神,创造新的知识、发现新的规律、丰富科学知识的新体系,形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不仅是产业优化升级与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产业优化升级与发展的主要力量,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能够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创新。

1、应用型创新人才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应用性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社科素养,即一定的知识广度。实践证明,基础知识越厚实,越能拓宽视野,创新思维能力就越强。宽广的知识面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形成能力、养成素质的基础与载体。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创新与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创新能力依赖于获得的知识。过硬的知识构架,便于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推陈出新。

2、应用型创新人才要具有将知识转化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操作实践能力,在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具有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的同时,更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实践的过程是能力培养的过程,能够深化对知识的认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3、应用型创新人才还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事知识创新和科研创新的人,不仅要保持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有自己的个性,能够对人们熟视无睹的权威观点提出挑战。不因循守旧,不唯书,不唯师,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不断探索创新的兴趣,追求创新,崇尚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修养。要敢于批判,寻找别人看来“完美无缺”的事物的缺点和与不足之处。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扑捉新事物、善于联想。尤其是信息加工的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新方法的能力,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探索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本身的特点:就不是通才的培养,更不是专才的培养,它是更具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构建一个新的模式。

1、加强完善教学的管理制度和课程的合理科学设置。首先必要性:①高职院校的专业课设置一般专业性很强,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和学业毕业,往往不能满足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具备的素质。所以专业课的设置和划分是以一定的社会背景为前提的,也要和相应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对应。②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陈旧落后,需要改革创新.现在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需要人才具备除了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各个领域的知识,因此原有的教学内容和体制需要改革,以更好的适应专业话向综合素质的发展。完善专业课程的综合化发展,高职学院的课程设置有着重大的意义,关于到学校教学任务的发展方向和人才质量的好坏,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工作的基础。高职学院在优化课程体系中,应该加强专业课的综合化,不光指关心专业知识,更重视综合素质,把传统的“对口”课程设置转向为宽广型,形成学科体系群,促使人才全面和个性共同的发展。

2、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近些年来,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老师的教学素质虽然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任课老师,往往学什么专业毕业的到岗之后就人什么专业课,这样处理不合理状况,理工类老师缺乏必要的教学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造成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学生与学生发生隔膜.教师上岗后没有积极参加培训,这样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3.在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占主导因素。因而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于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院校中组织能力培养主要表现在学生社团的广泛开展.学校中,一个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可以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积极向上的的思想。往往,在团队的活动中可以接触到社会活动,可以初步认识社里,培养学生有竞争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在社会活动中,学生的组织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组织能力基础。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作有力条件,支持.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老师不但积极参加更要做好指导工作,制定一些考核标准,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以社会听课,社会实践科技讲座等形象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4.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学习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边缘学科不断的涌现,信息网络一个化,科技的迅速发展,单一专业的知识已经不能解决广面繁杂的深层的问题了。高职院校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是应社会的发展了,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急迫了.。目前,高职院校存在两种多元化教学模式一种是:地域文化交叉式教学模式,另一种是:跨领域,夸专业文化交叉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模式在一定的时间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知识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质量的提高,学院应该更多的开展多元化学习模式,创建切实际多元化实验室。

四、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大培养体系协调发展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必须促进知识、能力与素质之间相互提升。

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能力和素质是创新的基础,素质是基于知识、能力的内化吸收与升华,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关健因素。通过多年实践,武汉轻工大学人才培养通过突出时代气息的课程体系和反映科技、学科前沿的课程内容,以及合理比例的通识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构成的优化知识体系,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启发式、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形成创造性思维,通过开设科研训练课程,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验)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同时素质教育融于教学整个过程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总之,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适应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不断的创新,探索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为国家的富强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为社会培养出立足社会活动中,应用型高职人才。这个历史使命,任重道远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创新学习。

参考文献:

[1]关乐原.新世纪中国人才战略发展的探索[J].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2)

[2]黄梅芳.新世纪我国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7)

[3]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师资管理改革相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

[4]杨文斌等.地方工科院校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

上一篇:关于岩溶路基勘察及病害处理的探讨 下一篇:教师角色定位的历史考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