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的种子在每个学生心中发芽

时间:2022-08-25 08:33:43

让音乐的种子在每个学生心中发芽

摘 要:“每一个学生心里面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教师的任务就是让这个种子发芽。”怎样才能更好地使种子发芽,就需要我们做到不用专业的口语对学生说话,教师的口语应具有描述性,而不是解释性,做到:“言之不足而歌之,歌之不足而舞之。”其次, 用听唱法学唱歌。这样降低了学生难度,学生先通过听,解决节奏、音准的问题,再回过去唱谱子时只要添上音符就能演唱,所以学生学得也很快,这样的做法,教学效果非常好并受到学生的欢迎。

关键词:种子;技巧;专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30-01

奥尔夫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心里面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教师的任务就是让这个种子发芽。”但是现在很多学生都表现出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样的态度。这是我们每位音乐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原因是:在现在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孩子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和发挥创造力,所以在课堂上设计了大量的枯燥独立的技术性知识贯串到教学中去,试图“难倒”学生。因此,这种脱离音乐性的知识,在课堂上很难让学生接受,从而抹杀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就是很多音乐课为什么让孩子望而生畏的原因。

以下是我在近几年教学实践中,尝试着对有些教学方法探索性的进行改革,并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不用专业的口语对学生说话

唱歌前要练声,是每节音乐课前所必须的环节。科学地练声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发声技巧,保护学生幼嫩的声带,本身并不错,问题是某些教师过多的强调了一些发声技巧,并用专业的口语对学生说“声音圆些”、“声音打开”、“音的位置好些”,结果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却无动于衷,这种专业性的语言,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很难接受与做到,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想:为了获取一些不太巩固的发声技巧而丧失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孰失孰得。因此,我认为:教师的口语应具有描述性,而不是解释性,做到:“言之不足而歌之,歌之不足而舞之。”在平时的歌曲教学时,教师应用形象的东西让学生学会歌曲进行发声,在平时教学中不断贯串对发声的要求,而不需单独设立发声练习这个步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声音的训练。

二、用听唱法学唱歌

在以往的唱歌教学中总是先学谱后添歌词,对于一些比较难的歌曲,很多教师在进行学谱时,因曲谱难,一遍又一遍枯燥的练,结果不仅花去很多的时间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长期的探索我发现:通过听来学习音乐,比通过乐谱来学习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于某些简单的歌曲不用唱谱,听几遍,就可以轻松地唱出旋律;对于某些曲谱比较复杂的歌曲,先唱歌词,再反过来学歌谱,学生仍然唱得非常好,谱也很快学会,并且所花的时间很少,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原因是:这样降低了学生难度,学生先通过听,解决节奏、音准的问题,再回过去唱谱子时只要添上音符就能演唱,所以学生学得也很快,这样的做法,教学效果非常好并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把音乐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体验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在学生学会唱歌之后再对其歌曲进行歌曲艺术处理,把学歌和歌曲处理分成两课时。其时,有音乐的同时就需有情感,不能等技术成熟之后再进行艺术处理。我的做法是:先讲完歌曲中新授部分,就把歌曲的旋律弹出来,让学生欣赏,加上教师的范唱,能让学生在一到二次完整欣赏歌曲亲身体验的机会,在学生能很好体会歌曲的整体感觉后再进行演唱,并在演唱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感有所要求。也就是说通过音乐体验一音乐研究一音乐再体验这个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改变以往枯燥学歌的过程,也通过学生对歌曲的不同情感体验来讨论怎样表演演唱歌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外歌曲也可以进课堂

学生在校,教师是不要求唱课外歌曲的。但我想,课外歌曲也是音乐,学生演唱一些适合自己演唱的课外歌曲没什么不好,这不仅学生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歌曲上去,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学生也突出了自己的个性,开拓了音乐视野,丰富了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对音乐的兴趣,这样又有何不好的。基于上述考虑,我不仅提倡学生平时可以演唱适合自己的课外歌曲,而且考试的时候也可以演唱课外歌曲,结果在考试时由于学生演唱的歌曲多种多样,纪律比起以前来是出奇的好。

五、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一节课中学生有了兴趣,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有创新活动时,给予支持和夸奖,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红蜻蜓》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准备一些教具,把课文中的红蜻蜓画在一张大白纸上,还画了几个不同姿态和颜色的蜻蜓,在学这首歌时,学生都有较高的热情,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让有兴趣的学生自制面具,下课后许多同学制作了面具,歌曲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鼓励学生踊跃表现自己

在每节课中,尽量给学生时间,让学生体会歌曲的含义、乐曲的寓意。在教学中,我示范表演,一边演唱,一边做动作。例如:在教《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祖国像妈妈一样》时,让学生对歌曲的演唱处理一下,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同学建议用口琴为歌曲伴奏;有的同学建议用打击乐来烘托。我采用了学生的想法,让他们参与、配合,为歌曲伴奏,这节课我们上得竟忘了下课。

多年来,我们始终受以往的教学方法束缚着,似乎不去那样做就是错误的、是不科学的。而我想,在提倡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育,减负的今天,我们为何不试图尝试改变一下以往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呢?我们的教学方法还有待探索研究。但所有的教师目的都是共同的,那就是让音乐的种子在每个学生心中发芽。

上一篇:论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下一篇:推行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