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时间:2022-08-25 05:54:03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的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42例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随机平分为干预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阶段评估和最终评估,并分析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影响。结果 干预组HIE患儿在智力发育、运动、适应行为、心理方面的测试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的护理干预如加强患儿的强化教育及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儿智能发育,改善预后。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04—02

Effect on prognoses of newborn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by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FAN Yan

【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about effecton prognosis of newborn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by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Methods 144 cases of HIE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random.Separate assessment and final assessment stage,and analyzed the results.Results Up to the 24th month,MDI and social competenc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palsy was lower.Conclusion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strengthen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strengthen children can improve prognosis of HIE infants.

【Key words】 Premature infant;Infant;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后病残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若患者的症状较为严重,其可引起婴幼儿的神经系统产生永久性损伤甚至是出现急性死亡[1]。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婴幼儿的相关监测技术也不断完善,但是因新生儿窒息而引起HIE疾病的发生率仍然保持一个较高水平。为了有效减低HIE疾病对新生儿期后的影响,笔者将选取2007年2月—2010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142例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进行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将选取2007年2月—2010年1月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42例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其中男85例,女57例,胎龄为38.47±1.35周;所有患儿均经过头颅CT检查,排除了患有遗传性先或天性疾病的患儿;本文所选病例均符合《HIE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诊断标准。为了验证临床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我们随机将患儿分为干预组(70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病例患儿在胎龄、性别以及Apga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程序和方法

1.2.1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在出院期间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而且患儿家属需接受一些较为简单的健康育儿知识指导,例如“母婴不宜分离”等基本护理常识,同时还积极地鼓励患儿母亲要时刻保持与患儿一起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念。

干预组:该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还进行护理干预。其临床早期护理干预流程为:初评估—护理指导—出院评估—出院指导[2]。临床干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争取每日定时给患儿播放一些轻音乐,时间大约为30min为宜;②对患儿身体部位进行按摩。按摩部位主要包含:头颅、面部、手足、躯干等等,护理人员需指导母亲使用较为轻柔的指法进行按摩。按摩顺序为:由上往下、先俯后仰。按摩时间2次/d,12min/次;③活动婴儿四肢。护理人员或者母亲将患儿的手、脚轻轻地握住,然后进行节律地反复的伸屈运动,4min/次,2次/d;④加强婴儿的五感刺激。根据《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0—4岁)》以及婴幼儿发育规律对婴儿的听、触、视等感知觉刺激和四肢活动能力[3]。具体方法:开展亲子活动,在进行哺乳时给婴儿以微笑、轻柔的声音和的眼神;在离患儿视线25—35cm范围内摆放色彩较为鲜艳的物件或者悬挂风铃等等;若天气良好,可经常抱婴儿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让其去感知和接触外面的环境;⑤水疗法,定期进行水疗,如游泳、洗澡等,刺激患儿IQ闪烁EQ发光和神经、消化、运动、呼吸、心血管系统成长。

1.2.2 出院前护理指导 在病例患儿出院前,护理人员需要教会患儿家属一些日常的护理常识。例如0—1岁婴儿主要是通过一些感官刺激和肢体运动训练,以此来锻炼婴儿的感知和运动的控制能力[4];而1—2岁婴儿主要是培养其语言方面的能力。若要达到上述培养目标家属需熟练掌握一些基础护理要点,这样才能在家期间完成患儿的干预治疗。

1.3 随访 两组患儿出院后,以出院时新生儿NBNA评分作为初评估,每隔6个月随访一次,即分别在6、12、18个月时组织随访。与此同时,对患儿进行身体检查,并向患儿家属传授一些基础的护理知识。在随访时,对2岁患儿需进行Gesell发育量表的测试。对于患儿的预后评估主要是采用NBNA,其评分若≥35分则为正常。由于患儿情况关系其之后的健康成长,对此患儿出院之后,详细叮嘱患儿家属密切关注患儿情况并定期复查。其随访方式采取电话随访和患儿家属来院复查等多种形式。

2 结 果

2.1 通过采用多种随访方法,对142例患儿进行随访并结合部分家属来院复查情况发现,两组临床评估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通过采用CDCC对两组婴儿的智力发育进行评估,在婴儿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时,干预组的PDI、MDI值均高于对照组,详见表2。

2.3 通过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两组2周岁时婴儿的语言、精细动作、适应等内容综合评估,干预组的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 论

通过本文的临床研究,在对所选取的142例HIE病例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评估数据分析来看,干预组患儿在智力发育、肢体运动以及心理发育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另外通过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两组2周岁时婴儿进行发育量表智能测试,其结果显示通过护理干预可有效锻炼小儿的正常运动模式,同时还可有效改善其预后效果。由此可知,当婴幼儿处于0—3岁期间时,其脑部发育是最快的,因而通过对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升患儿的智力,激发患者的潜能,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在对HIE患儿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时,我们需主要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由于护理干预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因而家属需得到正确的护理指导,以此来对患儿进行长期的训练与教育,进而才能有效促进患儿的智力发育以及改善预后;②在对患儿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时,可对患儿进行适量的按摩、爬行等方面的物理训练,这样不仅可调整患儿的肌张力,更重要的是还能矫正患儿的异常运动模式;③应加强随访的次数,这样可对异常症状进行及时处理,这也是提升HIE患儿生存质量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边德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关系分析[J].吉林医学,2011(01):77—78.

[2] 罗茂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1):45.

[3] 张春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0(12):103.

[4] 战晓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11):89—91.

上一篇:在日本吸烟不简单等 下一篇:顺德区大良街道托幼机构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