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高职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8-25 03:22:17

基于“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高职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课程改革现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将“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团队学习”等方式引入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进行实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养成乐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任务驱动 项目教学 团队学习

近年来,众多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课程改革,尝试着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模式进行转变,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教、学、做”成为课程改革的根本,“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技能性课程教学中被广泛认可和采用。然而,该模式很多仅停留在形式上,如何深入理解并彻底执行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是每一位高职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尝试将“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团队学习”等方式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等。

一、课程现状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在:采用“零起点”教学模式,忽略了地域、城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导致有基础的学生学习兴趣不大,而无基础的学生跟不上;采用单一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实践方式,仅能让学生机械操作,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模式会导致基础较差的学生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等。

根据对我校部分往届毕业生、企业员工在办公应用能力方面的职业岗位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适用性较强。因此,如何实施本门课程对于学生的后期学习和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解决思路

针对本课程面临的现状,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规律与特点,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精神等,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团队学习”等方式。

1、“任务驱动”的内涵

任务驱动主要体现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路,要求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使师生更加清楚该教什么,如何教,该学什么,该做什么,如何做,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与体验提高对学习的认知及兴趣,将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从而非常适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项目教学”的内涵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以项目为载体,这样的项目一般是一次性的、多任务的工作,师生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而开展教学活动,需要参与者明确项目的相关信息,制定相应的计划,确定解决问题的决策方案,参与具体实施与制作的过程,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控制与检查,最后进行评价与总结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合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3、“团队学习”的内涵

团队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团队学习强调同学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真诚的合作,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通过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佳化,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团队学习的实现需要组建科学合理的团队、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建立有效的反馈与评价机制等。

三、课程实践

本课程的实践思路主要表现为如图1所示,包含了授课前的课程内容设计、课堂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等。

图1 课程实践思路

1、准备工作

在开课前,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企业调研数据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为了让课程内容体现出趣味性、应用性、设计性及创新性,要就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工作过程思路等设计出相应的学习任务或项目。

同时,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基础情况进行了解,如: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课外了解等,包括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根据这些信息组建学习团队,并安排团队成员的分工。

2、实施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将实践环节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基础(应用)阶段与实训(提高)阶段,基础阶段主要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实训阶段将以“项目教学”与“团队学习”结合的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两个阶段根据教学模块交叉进行,主要内容如图2所示。

在基础阶段的“任务驱动”模式下,让团队负责人担负起帮助该团队中基础较薄弱学生的责任,这种帮助让团队负责人充当着教师的角色,不仅要会做,还要会表达与指导,这样对团队负责人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挑战,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团队成员学习的速度跟上了,学习的效果提高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扎牢了。

在实训阶段的“项目教学”模式下,让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一些项目,这就要求团队成员需要事先通过各种方式去搜集相关的资料,从而确定项目的实施方案,然后再具体分工,各自完成任务后,汇总并一起修改与完善。

当然,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是多重的,对于基础阶段,教师需要教学生如何操作、如何设计,在实训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图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内容

3、课程评价

对于每一次教学任务或项目完成后,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将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评价标准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并在课程教学完成后,每一次任务或项目完成后,要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涉及完成任务或项目过程中用到的知识与技能,总结出经验与教训,教师要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与认可,让学生能够更有信心去学习,开拓思维,创新学习方法,提高技能等。

四、教学效果

根据课程改革班级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于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模式非常认可,其中有93%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非常好,7%的学生认为还可以改进,有91%的学生认为学习收获很大,9%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收获;学生参与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课程改革对于学风建设、学生素质与技能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许晓安.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7).

[2]杨光松,严嘉瑛.团队学习模式在嵌入式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高教论坛,2011(4).

[3]李亮.基于团队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2012(17).

[4]任云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09(1).

本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季员会2013年课题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133265/13KC02)

上一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问题研究 下一篇:社会资本与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