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统计学教学计算机化的探讨

时间:2022-08-25 12:56:46

高职统计学教学计算机化的探讨

摘要:统计学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随着统计应用和计算机应用的快速融合和发展,运用计算机的有关功能对统计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20世纪 80 年代以后,建立包括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内的大统计学,逐步成为国际统计学界的共识。首先,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多地介入了统计学;其次,以数理统计、特别是推断统计为基础的应用学科不断形成。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模式;计算机化

一、统计学教学的现状

1.学科的不断融合使教学内容日臻丰富。长期以来,在国际统计界存在两门相互独立的统计学,即比利时数学家阿道夫•凯特勒创立的数理统计学和美国统计学家瓦尔德创立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分别隶属于数学学科和经济学学科。20世纪 80 年代以后,建立包括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内的大统计学,逐步成为国际统计学界的共识。首先,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多地介入了统计学;其次,以数理统计、特别是推断统计为基础的应用学科不断形成。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需要,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

2.丰富的内容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对于高职生而言,统计学的学习难度之大尤为突出。首先,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的生源复杂,数理基础知识相对较为薄弱,且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很难针对一个层次实施教学;其次,统计学具有概念多且关系复杂、公式多且计算量大、理论深且数理性强的课程特点,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再者,《统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按照教学计划大都安排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研修,在这个学习时段也是大多数学生为将来就业需要忙于计算机、英语、营销、会计等许多资格证书的考证时段,并且在考证方面义无反顾。同时,二年级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压力同样也很大,所有这一切对于学生学好统计学课程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3.丰富的授课内容使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随着高职院校扩招速度的加快,专业课教师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专业也越来越杂。在大多数学校,一个教师跨越不同专业授课不再新鲜。同时,丰富的授课内容使课程难度加大,课程难度太大又有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下降,特别是统计分布、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统计决策等内容,对高职学生而言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领域要把统计课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应用向学生讲解清楚是由相当难度的。

二、计算机化改变了统计学教学的模式

1.统计计算机化使统计学逐渐从数学技巧转向数据分析。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统计计算技术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思想、统计应用才应该是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生动。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内容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例如方差分析,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的。现在我们只要讲清楚方差分析要做什么,为什么方差分析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判断有无条件误差,而原假设又是K种不同水平下总体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检验结果表示什么等等就可以了,大量的数理统计计算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

2.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统计实践学习统计理论。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先读后写再议、模拟实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去开展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例如根据同学们在学习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让他们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如以寝室为单位),在校园内真正进行一次诸如食堂饭菜价格调查、大学生月消费水平调查、学生工作满意度调查等实实在在的统计调查活动,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样本的抽取、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学生们自己来完成。这样,他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整个过程,会取得理论认识和应用实践的双重收获。

三、统计学教学计算机化的主要工具----EXCEL

让学生实现从烦琐的数理统计技巧向数据处理的转变,同时还要使广大学生容易掌握并有机会辅之于实践,要求必须选择容易获得而且普及性比较强的统计分析软件,并在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实践中能够被广泛采用,这一点对统计学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等其功能固然强大,统计分析的专业性、权威性不可否认,但是对于没有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院校这些软件并不常用,如果学生要进行自主性学习也比较难以找到相应的工具。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作为一款优秀的电子表格软件,其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虽然比不上专业统计软件,但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易学易用,便于掌握,无疑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对于《统计学》这门课程而言,利用EXCEL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已完全能满足统计计算方面的要求。

1.教学内容需重新整合。在教学内容上,依据EXCEL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结合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需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传统的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对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强调统计报表制度,在EXCEL环境应该更注重抽样推断,EXCEL提供的随机抽样工具使得抽样调查不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统计图也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对数据的描述。另外现有统计学教材在讲根据整理的数据计算平均数时,都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当用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进行计算。我们知道,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是假定各组变量值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如果实际数据与这一假定相吻合,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否则误差比较大。事实上实际数据往往就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都是近似的,而且相同资料编制的不同变量数列计算的平均数还不相等。

2.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对于《统计学》的考试,多年以来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距离考试内容和方式应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特别是应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之目的相差较远。在过去的《统计学》教学中,基本运算能力被认为是首要的培养目标,教科书中的各种例题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各类辅导书中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计算技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

总之,计算机化不仅赋予统计学教学新的生命力,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创新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极强的学习形式和专业拓展空间。

作者单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怀伟.统计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67-178.

[2]王维鸿.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4:82-83.

上一篇: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情感教学 下一篇:高职新生计算机基础学习适应性问题及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