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中情境教学的问题探讨

时间:2022-08-24 09:59:41

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中情境教学的问题探讨

摘 要:英语教学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去的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方面的教育。现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英语教学中的新的教学模式,即情境教学。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对情境教学的策略做了简要的阐述,旨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情境教学

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国家向社会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作为高职高专的基础必修课程,承担着重要的培养任务。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一直是高职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而情境教学法比较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又符合教育部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原则。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一)教学对象英语基础较差

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对象有两种:一是经过正规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来自中专、技校、职高的学生。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不同程度相应地导致了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认为主要应该学习专业技术以适应工作需要,忽视英语学习。另外,由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绩是否合格对学生能否取得毕业证书并无影响,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总的来说,高职英语教学对象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但是整体水平较差。

(二)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基本知识,还要结合相关专业。而现今课堂中,多数教师依旧采用“教师教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一味地进行灌输性教学,忽略了语言学习的特殊性,淡化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偏离高职英语重视实用性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高职英语教材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现行教材依旧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如教材内容和要求在接口处安排不够合理;教学目标和内容不衔接;教材编写没有关注到地域间的水平差异;教材编写周期较长,更新缓慢;教材依然偏难、偏深和偏多。教学任务较重,英语所分配的课时较少,导致许多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评价单一

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成果都采用考试为评价方式。多数学校以笔试为主,通过学生对试卷的完成来考验学生的掌握程度。部分学校也在考试中加入了口试,但是所占分值较低,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考试内容以基础知识和教材为主,只有较少分值涉及实用英语。使得学生学习英语只为应付考试,重视考试成绩,忽略英语的实际应用。

二、情境教学法的定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要以“直观性”“自觉积极性”为基础。他说:“一切知R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放到眼前。”这样学生接受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过感知――理解――内化三个过程。对高职学生来说,他们在初高中时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学习英语的方法体系,因此进入高职院校后,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换一个角度体会英语课堂。夸美纽斯认为:“对青年的教育不在于把他们的脑袋塞满从各个作家生拉硬拽找来字句和观念,而在于使他们的悟性看到外面的世界,以便从他们的心灵本身涌出一道活流。”而情境教学法正是回避了填鸭式教法,它试图让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气氛。并以此自然而然的进入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状态。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展开情境教学法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开展情境教学

现代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各种影像、声音环境。大大改善学生的语言学习氛围。现代教学技术理论研究表明,正常人的听觉和视觉其实相互依存,与其他形式的信息相比较,听觉和视觉信息相结合会更加牢固持久地把信息保留在记忆中。所以教师应尽量把真实生活中的情景带进课堂,使真实语言自然的融入学生的视听背景中,为学生更直观地接触英语、了解英语国家公民的表达方式和举止行为创造条件,使学生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

(二)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开展情境教学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英语课上教师的语言示范一定必不可少。高职教师最应该做的就是在英语课上尽可能多说英语,即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英语气氛中学习。比如:教师可以找一些与英语课有相似句式的英语电影、动画片的一些小片段配音,教师先示范,再引导学生们看着视频自己来配,学生常常对即使是两三句的配音也兴奋异常。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和良好的课堂组织控制能力。一位知识渊博、才思敏捷、语言流畅的英语教师在学生中往往有较高的威信,会使学生因为对教师有好感而对英语产生兴趣,进而主动接近英语,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也会积极模仿教学的语言行为,这其实也是韩愈所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往往会将学生带入自觉忘我的学习境地。最后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目的。

四、小结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更注重行动胜过理论,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应该以“行动”为导向,英语课堂也让学生行动起来,以完成各项任务为载体,达到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技能的目的。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直观而生动的教学方法,就可以使学生在课上动起来,充分参与到具体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会知识。但教师也应该知道完美的英语堂课绝不是一种教学法就能达到,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几种或多种教学法结合使用,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姚瑞.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141-142.

作者简介:

谢晓慧,女,汉族,籍贯:福建三明人,硕士学位,单位: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方向。

上一篇:论如何学好高中英语 下一篇:海马的功能及其活性物质的提取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