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缺失透视

时间:2022-08-24 09:05:13

大学生诚信缺失透视

[摘要]本文以诚信历史考证为依据,以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为切入点,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四个方面对其成因进行阐述分析,期望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达到德智双修,最终催化社会诚信之风。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尽管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今天现实社会中诚信缺失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不诚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诚信的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够。大连轻工业学院2003年对在校的1―4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对“诚信是一个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一题回答中,竟有22.76%的学生选择了“难以判断”。而且,大多数学生认为道德修养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爱国、爱党等政治性色彩较浓的方面,而对待像诚信、尊老爱幼、团队合作等问题则看得比较淡。

第二,作弊现象严重。1998年,某高校为了解大学生作弊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有32.4%的学生认为作弊很普遍,4.2%的学生认为作弊是取得好成绩的捷径。据某高校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考试前准备作弊以及考试过程中可能随机作弊的学生各占45%和2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严重性。

第三,论文抄袭普遍。撰写论文时顺手在刊物上摘抄几段或是上网下载几段搞“大拼盘”是家常事,甚至整篇文章“摘抄”也不足为奇。在日前上海某重点高校的一次抽样调查中,竟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同意“天下文章一大抄,只在会抄不会抄”的观点,近半数的受访者对此表示能够理解。

第四,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是以资助家庭经济贫困子女顺利完成大学阶段学业为目的,以大学生自己的身份、人格和信誉为担保的贷款,是完全意义上的信用贷款。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却被少数不讲信用的学生抹上了一层阴影。据调查,在北京其他个人消费贷款群中,不还贷的比例低于1%,但从2001年12月20日始,北京工商银行有1250名大学毕业生进入还贷期,一年后仍有119人未还款,占总数近10%。《文汇报》报道,对复旦大学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的调查显示,甚至有近两成的学生对如何还贷并不关心。

第五,虚假求职。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大学生“自我推销”的意识逐渐增强,但往往缺乏长远眼光,陷入表面“包装”的误区。一些学生为在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在个人履历表上做手脚。有一家用人单位在某次招聘会收到的自荐表中,发现竟有6人同时为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据报道,重庆某大学一名毕业生,在制作简历时把学习成绩全部改了一遍,他还编排了许多子虚乌有的实习经历,并将同学的证书借来,改头换面复印。

第六,合同契约观念不强。大学生中任意变更、不履行合同规定义务的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不履行就业协议的情况更是突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三方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双向选择的权利和义务,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信用意识和合同意识。但是,某些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契约意识淡薄,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找到条件更好的单位便不辞而别,而且想方设法逃避违约责任。2002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针对北京地区大学生在求职与就业过程中签约与违约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显示,16.3%的毕业生有过违约行为。违约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不仅严重影响用人单位用人计划的完成,也给学校毕业生的整体信誉及今后的就业工作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成因分析

1.社会原因

(1)传统道德文化价值的丧失。除了现实的竞争和生存的需求之外,还有深层次的观念的影响。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道德自由个体主义的价值观随着开放的大门一起传入国内。道德自由个体主义强调个体利益的存在,抹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割断个人与历史传统的联系,只讲个人权利至上、个人自由选择,轻视社会制约和道德规范。这在某种意义上更使诚信的道德原则呈现出边缘性特征。

(2)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以及维系市场经济信用关系的制度和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导致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失信现象严重。如欺上瞒下、假数字、假政绩,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企业财务失真,逃避银行债务,商业欺诈等等失信行为屡见不鲜。再加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等问题,使得守信者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和收益,失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在客观上助长了唯利是图的意识和急功近利的心理。这对一些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3)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诚信失去了坚实的保障。制度是秩序形成的重要基础和约束的主要途径。过去几十年整个社会的信用完全维系于政府的调节和控制,尽管人们道德生活的环境相对较安逸和安全,但是其中许多观念屏障却是很脆弱。改革开放之后,原有的、简单的和脆弱的诚信观念和信用关系马上就出现了危机,在观念和运作上的分流也是必然。

(4)历史遗留的负面影响。诚信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专制统治下,也出现了“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老实人容易吃亏”等俗语古训。加上在“”、“”等政治运动,使得诚信意识存在某种扭曲,其恶劣影响至今仍很强。

2.家庭原因

一方面,有的家长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诚信缺陷对子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这种影响有时甚至可以抵消学校、老师对学生进行的诚信教育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有的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好坏,而忽略了对子女日常行为的规范和矫正,对孩子偶尔发生的诸如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说谎等不良行为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和及时矫正;另外有些家庭虽然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有意培养,但方法不当等等,这些都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

3.学校原因

(1)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将道德认知当作道德行为的认识偏差。在目前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中,缺乏对学生如何做人的足够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德育工作的误区,即错把道德认知当成了道德行为。实际上,道德认知要通过内化为道德情感,再通过道德情感才能外化为道德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它的因素,因而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是不能简单地划等号的。

(2)学校德育的简单化、一般化,忽视个体道德的培养。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不强,即教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低。目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者只管“教”不管“育”,由此在道德教育上出现两张皮,未能做到知行合一;教育只有知识教育,而无情感教育,未能做到知情合一。没有情感教育,培养不出善的情感,没有善的情感,就谈不上健全的人格,诚信则无从谈起。

(3)过分注重知识、技能、证书的教育也使诚信失去了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学校成为制造教育繁荣“泡沫”的大工厂,更有甚者,有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蓄意破坏别人的学习条件或者作弊造假。所以,教育工作一方面企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现实的功利性冲击着传统的办学思路,使得教育本身也在诚信和虚假的二律悖反中不能自拔。

(4)部分教师素质不高,造成了学生对德育教学的反感。德育教师应该是学生的道德楷模,他不仅应用知识的力量去说服学生,更重要的是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但遗憾的是,我们有的教师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主要表现在教师自己对所讲的内容不认同。有的人嘴上讲马克思、社会主义,但心里想的却未必是这样。这就造成其不得不照本宣科的心态,因此他们的课就味同嚼蜡,让人听得想睡觉,更加谈不上效果。其二是言行不一。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滔滔不绝,声情并茂的讲解,但“他们信奉马克思,却不愿实行之,或不愿完全实行之”。这种讲台上的道德家,行为上的失范者,给学生造成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

4.自身原因

一是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对外的依赖、要求多,而对自己的要求就少,不同程度的存在个人主义心态。二是由于其年龄特点,思维敏捷、活跃,开放性强,容易受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对道德失范的后果还没有足够认识,因而容易放弃诚信原则。三是绝大多数学生在认识上是积极的和正确的,并且在努力追求内在品格的自我完善,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弱,自觉性往往又比较欠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造成观念和行为上的差距。一些人虽然崇尚诚实守信,却又在追求名利中不知不觉地放弃了这一原则。

上述情况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声誉,也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和严峻的课题。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未来的建设者和参与者,是未来社会经济生活的脊梁,其道德品质对社会的影响远胜于一般的群体,其诚信品质如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在大学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我们正走在信用中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高等院校作为社会“首善”的主阵地,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塑造学生的诚信素质,将对社会诚信氛围的养成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进而促进社会信用体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上一篇:高校诚信教育教学方法探析 下一篇:新形势下公路企业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