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现代教学设施集中控制与管理

时间:2022-08-24 08:54:53

高职院校现代教学设施集中控制与管理

【摘要】近年来,国务院多次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把职业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任务,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各高职院校也加快了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在教学设施充实的同时,如何实现高职院校现代教学设施集中控制与管理、提高利用率,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本文以计算机类实训室为例,探讨如何加强教学设施的集中控制和管理,为保证调研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采用了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其中调查问卷囊括了面向设备采购人员、资产管理人员、教务人员、实训室管理人员、授课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因素,通过调研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本文也给出了建设性的方案。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模式

1 实验室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设备重复购置,检修和维护成本虚高。

各系分散建设和管理计算机实训室,容易造成同类设备重复购置,而且一般为通用配置,功能相似,小而全,甚至一些完全可以共同使用的系统软件,教学软件等,每个系也会要求各自配置,重复购置:同时,实训室的维护需要配备一些维修设备和备用配件,各系分开配备容易造成重复浪费。实训室建设必需的大型仪器设备难以添置,严重制约着设备的更新换代。

1.2实训室利用率低下

分系建设、管理实训室,在实训课程安排上一般使用本系实训室,实训室之间容易造成相互封闭、自成系统,难以统筹安排,缺乏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各系实训室负荷差别较大,使用不尽合理,效率低下,有些系的实训室负荷过重,有些则使用不足,实训设备得不到充分高效的使用。

1.3缺乏层次,功能相似,不能满足不同实训对象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各系分散建设、管理的实训室功能相似,虽然有些实训室的命名有所不同,但实质上其设备配置是大体相同的,不能体现出功能上的差别。有些系实训室较少,只要与计算机相关的实训都使用同一个实训室,这对要求较高的实训显得配备不够,对要求较低的实训又显得过于浪费,不利于满足不同实训对象的多样化需求。

1_4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

为了保障学校的实训室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学校实训室必须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促进学校实训室建设,实现实训室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提供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率;实施资源整合、共享;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质检能力的综合就业能力创造条件。

1.5管理人员匮乏、技术支持与保障不到位。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是专业性较强和较为复杂的一项工作,要求管理技术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由于实训室分散在各系,大多数无专人管理,导致实训室机器出现软硬故障不能及时处理,故障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科研的正常开展。

2 实验室集中管理模式

计算机实训室的分散管理存在诸多的弊端,这就要求高校计算机实训室必须改革将各系的计算机实验室由现在的分散管理,改为统一管理。以学科为主体,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打破院系界限,将全校计算机实训室合并到计算机中心。实行统一建设、管理。这样能形成一定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通过统一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明显提高实训室的综合效益,体现实训室集中管理体制的优越性。

2.1全校实训室统一规划、统一采购

通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现代教学设备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可大大提高实训室教学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共享,杜绝重复建设和重复购置,节约经费开支,可以将有限的经费更好地投入实训室的建设之中去。

2.2实现实训室的层次化建设

计算机实训室的统一建设、管理,有利于根据不同的要求建造分层次显特色的实训室,可充分调动现有资源,适应各系、各专业的专业性、特殊性,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科研需要,使实训室的总体结构更为科学合理。根据不同专业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同要求,建设不同类型的实训室,如平面设计实训室、多媒体实训室、软件设计实训室、网络实训室等。

2.3提高实训室利用率

实训课程的合理安排,提高设备利用率。打破以系为单位的管理格局,由计算机中心依据实验内容和仪器设备的配备情况,将学校内各实训室和实训课加以调整重组,合理分配。为不同的实训课提供合适的实训室,既可充分发挥实训室的特色优势,又可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通过计算机中心的统筹安排,可将一些计算机专业性较强的课程的理论教学也安排到实训室进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也使现有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闲置时间。

2.4提高实训室人员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

计算机实训室管理技术人员是一个重要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意义重大,关乎计算机实训室的正常运转。因此,管理人员首先要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交流,多学习,多进修,从而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要保证计算机实训室的正常运行,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去约束、管理。就难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实训、学习环境。所以管理人员应从工作的实际出发,认真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有了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维护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还是不够的,还需要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才能保证机房管理工作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总之,计算机实训室的集中管理,创建一个资源配置合理、功能结构完善、管理运行高效的实训室管理体制,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基于先张法预应力梁板施工的探讨 下一篇:探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