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小猛:让香云纱飘在世界的肩头

时间:2022-08-24 07:19:13

欧阳小猛:让香云纱飘在世界的肩头

“几百年过去了,草木、习俗、人情、世风都改变了,但是香云纱的基本工序没改变过,改变的是生产器材、工艺和人们的审美”,在香云纱服装品牌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欧阳小猛一字一顿的对记者说,“我希望让香云纱在新世纪里再放光彩,这是我的梦想。”

欧阳小猛是深圳市香云莎服饰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当香云纱这件广东地区特有的传统工艺产品经历岁月洗礼,欧阳世家从历史的箱底翻出了几近沉睡的她,并把她带到了海外,又传回祖国。如今,这个注定一生与香云纱结缘的男人,开始编制一个有关民族传统品牌的岁月梦想。

如果说,香云纱在过往多年里,更多代表的是一种情调与记忆,那么今天,欧阳小猛和他的家族与企业要做的,足要找回曾经失落的香云纱,让这出淤泥而不染的香云纱在经历时光磨砺后再现青春。

找回失落的香云纱

有关香云纱的记载可追溯到明代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香云纱”在近代走过一段曲曲折折的道路,曾经出现过相当辉煌的景象,但这种辉煌却在岁月中逐渐风流云散,“香云纱”度只成为了人们的记忆。

香云纱是广东的特产,源于明清时期,盛产于佛山。它以江浙一带的白色丝绸为胚材,以薯莨这一植物为染料,经几十道工序染整而成。它从广东风行全国,以它的清透舒适和优雅效果,一度成为大户人家夏天服装的首选面料。屈人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广之线纱与牛郎绸,五丝、八丝、云缎、光缎,皆为岭外京华、东西二洋所贵”,香云纱最早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我们要做的,是把这种凝结着几百年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传统工艺保存下去。”欧阳小猛把香云纱的制作过程比做酿酒。由于是纯天然染色,反复染色的过程不但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而且染成后的面料还需保存“发色”6个月甚至数年后才能使用,“且保存越久就越柔软”。欧阳小猛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卷褐色面料,“这是我们这里最久的面料,有16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每年它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颜色越来越浅、纹理越来越细,如同有生命一样。”

新时代的传承与梦想

2005年4月初,深圳市香云莎服饰有限公司申请注册“香云纱(香云莎牌)”原产地地理标志,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核通过,成为深圳首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这也是广东省第二家获得原产地地理标志的产品。原产地标志是对某种产品的来源地(生产地、出生地、出土地或生产、加工、制造地)作出明确标示的重要标志或符号,被誉为国际贸易中产品的“经济护照”。

在古老与现代,传承与创新之间,欧阳小猛和他的企业在做出自己的探索。“我们希望传承古老工艺,采取现代服饰品牌经营的模式,大胆创新,走品牌经营之路,宏扬民族服饰文化,开拓市场空间。”

据介绍,香云纱的染色过程不但是纯手工操作,且必须“靠天吃饭”。欧阳小猛介绍,这是因为香云纱源于独特的手工制作,其过程复杂难以复制。香云纱首先由上等的蚕丝织成布;再由广东特有的天然植物‘薯莨’汁液对桑蚕丝织物涂层浸泡;反复在烈日下暴晒30余次,尔后用广东某地河涌塘泥覆盖,面料染色采用纯天然染色剂;历时5―7天才可制成。

如今,香云纱已经开始走出国门,产品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但摆在欧阳小猛面前的路并不平坦,由于香云纱特殊的原料需求与生产流程,目前为止全中国大概只有3家企业在生产香云纱。更大的挑战是,曾经是上海富豪们的酷爱服饰及炫耀之物的香云纱,如何在新的时代和消费环境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笔者的疑问,欧阳小猛笑道,香云莎品牌服饰是传统与时尚的完美结合,用料考究、富于传奇,我们对它有信心!

岁月湮没了许多东西,有关香云纱,许多东西也已经改变了,没有改变的,是这一传统工艺品的工序和品质。当时光流转进入新时代,它的继承者――欧阳小猛和他的企业足以自豪的,是他们仍执着于对于香云纱的传承,但是他们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努力在古典风味的香云纱里添加更多新潮的色彩。

我们有理由期待,这轻薄如云,淡香悠长的香云纱,终有一日,定会飘在世界的肩头。

上一篇:唤醒沉睡的企业账户资金 下一篇:股指期货跨期套利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