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体育有效性的策略简谈

时间:2022-08-24 04:56:26

提高高中体育有效性的策略简谈

摘要:体育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项目,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进行有效教学,保证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取向。作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体育有效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体育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 体育 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一、影响体育有效教学的因素

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我总结归纳出以下因素直接影响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效果。首先就是淡化运动技能教学,使体育教学变味了。在"淡化运动技能教学"口号的影响下,一些体育课上成了"玩耍课"。一节课游戏占了绝大部分时间,而把体育教学根本的东西,即运动技能的教学丢到一边。另外还有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然而,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为体育课只要是能迎合学生的兴趣就行。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时,教师基本不参与、不引导,使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也有只求表面的热闹,忽视体育教学的实践。很多老师为使课得到好评,授课中采取了拙劣办法是:教学内容少一点、难度低一点、形式活一点、花样多一点。这种"热闹"和"精彩"的背后,却是华而不实。

二、改进体育有效教学的措施

1、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再则要根据不同对象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也要多层次设计教学。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实施区别对待、分层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讲,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知识基础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根据评价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发展区",然后循序渐进的向高层次迈进。在教学当中,教师要注意分层教学的隐蔽性,轻意不让学生发现被区别对待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2、教学目标要恰如其分

一节课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是导致体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各种形式主义的一个直接原因。如果学生对教学要求大多模糊不清,一堂课学下来不知道自己学了些什么。因此教学目标必须科学合理,制定时要明确而具体,便于操作、便于检阅,让人一目了然,也便于观摩者在观摩时知道学生到底有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灵魂,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此外,还要懂得新旧体育教法的合理整合。传统体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已无可厚非,为此新课改提出了全新的教学方法,但传统教学毕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也普遍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所以传统教学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应当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将新旧教法完美结合。这个结合点具有对学生启发性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特征。

3、教学内容要合理精选

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放手去选择一些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实效性的内容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等,教学时将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练习时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恰当得开发校本体育资源。合适的体育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与发展。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地具体环境,恰当得开发适合学校的体育课程。只有将学生熟悉的资源作为学习内容,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切合学生的认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一般来讲,学生获得的有效知识量越多,在进行创新研究时所能提取的知识量就越丰富。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体育技术知识,还要的扩大他们在体育方面的有效知识量,使他们具备研究体育学习规律的能力以增强知识的再生力。最大限度提高学生有效知识量是学生有效性学习的必要基础。

4、学生兴趣要充分激发

激发运动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体育课中运用分层的教学有很好的效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有,要把教学内容组织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新颖。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出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竞争是体育的最大魅力所在,学生们争强求胜,渴求表现自己,在教学中应创设竞争情境,为他们提供竞争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竞赛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

5、教学评价要科学有效

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首先激励要适时。激励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厉;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让他振作起来。其次激励要适度。把握好表扬的分寸,表扬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是向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表扬要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最后激励要讲策略。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学生鼓励,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杨涛,方建新.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与提高策略研究《体育教学》 2000 第5期

[2]祁建刚.新课程下提升模块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实践《体育教学》 2006 第6期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在生物课堂教学的利用 下一篇:谈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