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为什么需要体育

时间:2022-08-24 03:53:47

城市为什么需要体育

2014年11月2日,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0名选手从上海外滩出发,参加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

一流的城市总是与一流的赛事相连,这种关联自体育产业诞生之日起便是如此。

在城市为体育提供社会和经济条件时,体育也给予了城市丰厚的回报。体育本身是一个巨大产业,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体育是极佳的传播媒介,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创建著名体育俱乐部和培养优秀运动队,可吸引全世界的眼光,塑造城市品牌;体育是城市环境提升的利器,城市的基础建设、地理生态、人文环境都受益无穷;体育是生活方式,可以激发城市居民热爱生活,享受快乐,增强体质。

对城市而言,体育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更是一种生活模式。2014年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组委会所做的微博调查便是很好的诠释。

在调查“喜爱‘上马’的十个理由”的近3000份回收问卷中,排名第一的是:“喜欢‘上马’的沿路美景,从外滩到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商业街,再到静安寺、徐汇滨江,最后到上海体育场,城市美景一览无余。跑过‘上马’,就能感受到上海的日新月异。”

显然,运动的快乐已与城市融为一体。

因此,在发挥体育公共服务特性的过程中,政府角色无可替代。

从世界范围看,体育发展模式大体分为两类:市场主导型和政府参与型。前者以美国、英国为典型,政府对体育产业的发展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后者以韩国和日本等后发市场经济国家为典型,政府对本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设定目标,利用多种手段引导、调控和规范体育市场主体的组建和运作。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意见》具有里程碑意义。根据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副司长陈恩堂的解读,这是以国务院文件名义下发的体育文件,是以“产业”和“消费”作为主题词,强调体育的经济属性,并且明确了产业目标:到2025年中国的体育产业要达到五万亿元,对经济的贡献率从0.5%上升到1.3%。

显然,通过市场方式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进而带动体育事业目标的实现,已经纳入政府的长期战略。而在这个战略版图中,城市要抓住机遇,以体育产业新的切入点,提升和促进城市转型,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上一篇:为什么是王选 下一篇:城市如何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