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提升研究

时间:2022-08-24 12:29:49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提升研究

(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100871)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学科馆员;数据素养服务;学科发展支撑服务

摘要: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学科馆员应努力提供基于数据获取与利用的信息素养服务,为学者提供基于文献信息和数据的学科知识发展支撑服务,为学校科研管理与决策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为深入科研一线的学者提供定制化知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4-0131-03

1大数据对图书馆发展的挑战

1980年,美国最早提出了“大数据”概念,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在2004年以后,以Facebook、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相继出现,互联网成为全世界网民实时互动、交流协同的载体。随着数字化、移动化、网络化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无处不在,使得图书馆用户的信息环境、信息行为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已经不再是用户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对用户来说,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数据挖掘和价值发现比信息获取更加重要。

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国内外商业数据库的迅猛发展,使得图书馆需要培养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数据管理与应用人才。随着采集存储数据的成本越来越低,分析工具越来越先进,个人隐私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风险,如何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对新时代的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要求[1]。传统出版社的电子出版、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及开放获取等,促进了科研资源的大数据化发展。为此,学科服务在大数据时代应积极探索信息服务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努力构建智慧学科服务[2]。学科服务是图书馆全馆服务体系的灵魂和有机部分,学科馆员是全馆最核心、最重要的资源,应当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优势与机遇,在算机软硬件操作、信息资源挖掘、读者隐私保护等方面提高服务质量[3],从而运用知识图谱整理馆藏资源、建立学科文献数据库、整合资源知识等。

2基于数据获取与利用的信息素养服务

数据素养主要体现为数据解读、数据管理、数据利用、数据评价等[4],强调对数据的操作和使用。另外,其还包括数据的伦理道德修养[5]、数据存取[6]等。学科馆员应具有发现、评估与使用信息和数据的意识和能力。

2.1数据获取与利用能力

学科馆员的数据素养主要体现为对科学数据的获取和再利用、数据库重组、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软件使用及培训等。预计到2020年,80%以上的公益性、基础性科学数据资源将通过因特网面向全社会共享。学科馆员应帮助用户群体提高数据获取能力,努力培养和提高用户群体的公共自助科学数据开放获取意识,帮助人们识别和查找科研数据的在线信息库。此外,数据重组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如: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和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建设学科服务门户,将购买的多个数据库(如期刊论文、图书、研究报告、数据、数字化馆藏、学位论文等)分装打包,并推送到各学科平台,不仅降低了用户查找相关数据库的时间成本,而且提高了各数据库的利用率;北京大学将古籍资源加入3D技术进行处理,添加古代地图,聚合其他人文景观信息,大大提高了古籍的观赏价值和利用率。

2.2学会和善于利用工具

在新时期,学科馆员应具有学科专才、情报能力,并能熟练掌握及利用相关的软件工具,如:信息导航、信息检索、检索查新、文献管理、知识发现、专利分析等工具。数据软件培训主要是指学科馆员根据用户需求,到相关院系开设数据分析软件(如SPSS、Eviews、Stata等)、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RefWorks等)、科研管理软件、商业统计软件等相关专题讲座、讨论会,帮助用户主动运用软件工具并提高科研效率。云计算正在改变人们对数据存储的看法,海量数据存档研究成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多的大学和研究中心开始建立科学数据仓储库,如Figshare、Dryad、PANGAEA等。因此,面对云架构,学科馆员需要对云存储等数据存储基础设施及数据组织进行必要的了解和认识,通过高度标准化的数据存储工具适应科研数据负载的变更,保证在可信赖环境中提供数据集的持续永久性访问。

3基于文献信息和数据的学科发展支撑服务

3.1学者成果验证

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是衡量其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学者作为其中的主体,其科研能力直接决定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和后续的发展优势。图书馆学科馆员可以根据学者需求,利用WOS、Scopus等数据库检索学者在某一时段的发文数量、被引频次、所投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分析合作者的影响和产出绩效,并基于学者个人成果,包括期刊、会议论文、专著等作品,提供文献收录和引用检索证明,方便科研人员进行职称申报、基金申请和评奖等。

3.2嵌入式课程教学

学科馆员以课程为主要服务方式,提供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促进用户通过课件学习、课堂研讨等方式全面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技能。学科馆员与专业教师进行合作,将信息素养培训内容嵌入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信息指导”和“嵌入课程教学”等方式,针对性地提供信息素养教育;借助虚拟学习环境,提供注册课程,获取课程学习资源、课程考试资源等内容,延伸教学空间与交流空间,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

3.3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知识产权服务主要包括:提升科研用户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专利文献检索、专利信息情报分析、评估机构研发投入产出和未来研发趋势等。学科馆员可以围绕科研成果是否可获得法律保护、通过何种法律保护、如何被授权保护、技术是否侵权或被侵权等方面,普及基本知识产权服务,提高用户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供诸如如何检索和获取专利文献、中国专利信息资源、世界各国专利文献检索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以及TDA、CiteSpace等专利分析工具的培训服务,提升用户利用专利文献的能力。学科馆员还可以利用机构的R&D投入、专利实施率等指标,借助SWOT分析法,评估科研机构的投入产出;利用专利增长率、技术领域的机构专利比率、当前影响指数、机构间专利指标的横向对比等,评估机构未来的研发趋势。

上一篇: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学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下阅读教学的变化及语文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