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模糊语言在新闻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24 11:49:29

论模糊语言在新闻中的运用

吕叔湘指出:“新闻语言的首要要求是准确。”可见,新闻是非常强调语言的准确性的,而用模糊语言似乎是一个忌讳。实际上,在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运用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近些年,各类新闻文体尤其是预测性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社会认同度也越来越强。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模糊语言现象,了解其使用的合理性与恰当性,使之更好地为新闻写作服务。

模糊语言在新闻中运用的合理性

符合新闻报道的特征。新闻写作讲究时效性,特别对动态事件的报道,由于事件发展的随机性,使得记者在写作时,对新闻事件范围的大小、水平的高低、程度的深浅、影响的强弱等一时难以作出精确的判断,因此记者只能采用模糊语言对报道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表述。比如,在一些解释性、预测性报道中经常出现的“取得可喜的进展”、“作出令人瞩目的成就”、“相当于……水平”、“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影响尚难估计”等模糊语言,看上去不准确,但由于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留有余地,也更能反映事物发展的随机性,因此更客观。

模糊语言有助于突出新闻主题。新闻要求主要事实准确度很高,而为了重点突出,其他次要或繁杂的事实就可以运用模糊语言加以概述。一般而言,读者看新闻只是想对国内外发生的事情有个大致了解。除非他对新闻的内容有特殊兴趣或者新闻的内容与他的利益密切相关,否则他是不会要求了解每条新闻的细节的。一篇囊括了各种细节的报道,虽然十分精确,却拖沓冗长,这不但不会吸引读者,反而会使读者望而生畏。反之,作者如果能用模糊词语概括之,省却不必要的细节,则会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新闻政策、纪律和新闻策略的需要。新闻要求真实,表述的概念要求准确,但这并不是说新闻语言所表达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必须十分清楚。由于新闻的传播要受到新闻纪律、新闻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许多地方不得不使用模糊的做法,闪烁其词。这一点在外交事务方面的新闻报道中尤为明显。如“中美双方领导人进行了会见和会谈,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多次发表了重要讲话”。这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重要内容的讲话是什么,都没有清楚的表述,是有意将之模糊了,读者不会因为新闻中出现这些模糊语言而怀疑事实的真实性。另外,有些新闻报道中的细节出于特殊原因,也需模糊处理。如军事报道中的驻某地、某部官兵及军事演习的具体细节等,这是出于对国家军事机密的保护。

模糊语言有助于增强表述的严谨性。新闻报道向来追求文字和结构的严谨,而这种严谨不是靠数字的罗列和事例的堆砌实现的,事实上,任何一篇新闻报道都不可能把新闻的所有要素都作百分之百全面详尽的表述,适当地将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交错使用,不仅增强报道的客观性,也更能使新闻的表述达到严谨的要求。比如“英勇的”、“大约”、“广大地区”、“极其友好的气氛”、“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基本”等模糊语言的运用,都非常准确地反映了新闻事实。如果把这些模糊语言改换成准确语言表述,反倒不能显示出新闻报道的严谨性。

符合受众的阅读心理及思维特征。传播学的使用、满足理论证明,受众接触媒体都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的,是为了满足信息、娱乐、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受众只对那些能满足其某种需要的信息感兴趣。在许多情况下,记者只需在报道中使用一些必要的模糊词语,就能满足读者的这种阅读心理。例如这段文字:“今年以来,中国价格总水平出现明显上涨,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6%,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介绍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一轮价格上涨问题,总书记、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深圳新闻网》2007年8月21日)这是一则消息的导语,文中,作者用“今年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等模糊词语向读者大致勾勒了这则消息发生的背景,虽然作者并未详细说明时间、重要批示的内容,但对于读者来说,这些背景资料交代得已经够清楚了,所需要的信息已充分提供。如果片面追求精确,枝蔓过多,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

具有某种保护功能。我们经常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相关的人物姓名、时间、地点等信息被模糊处理了。这些信息与新闻主体关系不大,采用模糊处理,就可以避免因为过于详细具体而引出的不必要的麻烦。如记者不写出报道中受害女子的真实名字,是为了保护公民的人权(姓名隐私权);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过程的模糊处理,是为了避免引起负面的传播效果。在这里,模糊语言实质上具有了一定的保护功能。

模糊语言在新闻中运用的恰当性

在新闻写作中,模糊语言的运用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当,可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增强宣传效果;运用不当,作品就无法真实、生动地表现事实,反而削弱了事实的新闻价值。因此,如何把握时机,在新闻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就显得十分重要。

用于预测性报道,表达策略性内容时使用模糊语言。现代社会的人需要大量的信息来指导工作和生活,预测性的报道以现实为基础,有分析、有判断地传播信息观点,系统深刻反映经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记者对预测内容、时间以及自身的知识程度还在不断变化,还要兼顾报道本身的准确客观,用太精确的语言显然不适宜。这时,适当运用模糊语言是必要的。

作动态性报道时使用模糊语言。新闻的时效性使得新闻报道总是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动态新闻中很多的不确定性,使得报道中的很多事实无法确定,真实性无法预知。所以在一些动态性较强的报道中作者只能用一些模糊的词语来表达。比如:“据悉,的士司机对出租车公司新出台的规定昨天已经反映到了市政府,并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市政府已派人调查此事,估计很快会有结果。”这里面有很多地方属于模糊性表述,它们看上去不够准确,但要比那些真正准确的表述更为客观、恰当。

叙述新闻背景和过程时使用模糊语言。模糊语言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便于用来交代新闻背景和概括新闻情景,做到言简意赅。如“基本上”、“绝大多数”、“较好”、“进一步”、“大幅度”等模糊性的词语,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情况说明,可以便于重点突出,避免新闻冗长拖沓。

受新闻纪律约束的政治、外交、经济、科技新闻的报道。对于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比较敏感的观点、数据或者结论,如企业产值利润、增民幅度的具体数据;专业性强的某些涉及国家机密的数据或信息;或者群众反映强烈,而又不能随便表态的问题等,适当的模糊处理就比较合适。还有一些大众特别关心又很难统一观点的问题,若发一组意见相左的文章,着意进行模糊处理,把问题交给读者去评判,就可以达到软化问题的目的。这样做的新闻效果,不仅更客观,新闻的倾向性也更加明显。

当然,模糊不等同于含混。我们主张在新闻写作中使用模糊语言,前提是必须而且合理,要用得恰当。就是说,模糊语言不可滥用。“模糊”是人们有意识为之或不得已而为之的,是为了满足传播效果的需要,或者符合新闻报道的特性而使用的;而含混则是指本来可以说清楚且应该说清楚的内容,由于作者采访不深入、水平欠缺或写作疏忽而造成的词不达意、语言混乱。含混是新闻语言中的大忌,它会使新闻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新闻写作要求记者首先有深入的调查研究,若只用“某某”一词代替一些必要的新闻要素,将新闻报道中不该隐去的名字及重要的新闻来源都隐去了,或者干脆搬出十天、半月前的旧闻,把“日前”、“最近”、“近日”等表示时间的模糊语言作为弥补时效性不足的手段,就降低了新闻的真实性,使得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得以鱼目混珠,这些都是违背新闻写作要求的。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是用事实说话,时效性、准确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新闻写作中,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模糊语言的存在价值,同时又要遵循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该模糊处方可模糊,不该模糊处是万万不能马虎的。信息社会,任何媒体记者如果责任心不强,用笼统的“模糊语言”来敷衍读者,而不能提供有效信息,迟早会失去大多数受众的。

罗素曾说“认为模糊知识是虚假的,那将是大的错误。相反,一个模糊的认识比一个精确的认识更有可能是真实的,因为有更多可能的事实证实这一模糊认识”。作为与精确语言相对立的一种写作语言,模糊语言是新闻写作中不可缺少的写作方法,而且只要运用得当,非但不会影响报道的准确性,还会与精确语言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使新闻报道更加接近新闻事实的本来。新闻语言准确正是新闻语言模糊的最终归宿和根本目的。用简单的一句话说,在新闻写作中,模糊是为了准确,模糊就是准确。

参考文献:

1.罗素:《论模糊语言――模糊系统与数字》,1990(1)。

2.曾祥平:《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岭南新闻探索》,2003(4)。

3.张:《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文学教育》,2007(5)。

4.王瑶:《谈谈模糊语言在东西方新闻写作中的应用》,《新闻记者》,2000(11)。

(作者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东北师大现当代文学硕士)

编校:施宇

上一篇:现代视觉传媒与字体设计 下一篇:儒家思想与典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