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高职艺术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新局面

时间:2022-08-24 11:33:46

开拓高职艺术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新局面

1 整合高职艺术教育资源,搭建影视实践平台

在整个20世纪,电影艺术以其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技术综合的绝对优势而引人瞩目。在成功发展的过程中,它不断地吸收文学、戏剧、音乐、绘画、舞蹈、雕塑、建筑、摄影等多种艺术的成就和经验,渐渐成为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和“最大众化的”艺术之一。电影是众多知识门类的综合,是一门技术性和艺术性相融合的学科,为综合艺术院校的资源整合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实践平台与载体。在影视业高速发展、传媒支配下的当今世界,影视的影响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影视成为社会传播面最广的艺术形式,影像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比过去丰富得多。作为浙江省唯一国办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有着50年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资源。在新的形势下,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凝聚力量,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了影视艺术创作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作用,同时凭借影视艺术的影响力、号召力和穿透力,使之成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向前迈进的重要突破口。

学院现设有影视表演、舞蹈表演、动漫设计与制作、影视多媒体技术等细分专业,传统艺术是我校的优势,但是从传统艺术走向影视艺术,则需要我们各个传统艺术进行重新学习,了解影视艺术的媒介特点,探索影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影视艺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性和艺术性相融合这个基础,影视艺术的对象是技术性和艺术性实践活动,它与研究自然和社会的其他学科不同,影视艺术没有技术性和艺术性创作实践,就没有研究对象,如果只是研究别人的艺术结果,并不能熟悉影视艺术过程的细节经验,研究也就变成纸上谈兵,空泛肤浅,所以要进行技术性和艺术性研究必须要进行艺术实践,在实践中积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经验。因此,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道路,是高职艺术教育发展的一条优质途径。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现有与影视艺术相关的各个学科,课程设置和实验室有:电视摄像、电视制作、演播室、多媒体、摄影暗房、高清电视制作、数字影视制作等,基本满足各个专业教学实践的需求,满足了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要求。但是,产学研教育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验量,同时,还可以提高设备和师资的使用效率,实现了对设备的统一和有效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教学实践项目和内容,有效弥补了原先单一的实践环节。通过电影《妈妈们的青春往事》拍摄,试图摸索与社会共建教学实验中心的新模式,新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学与企业结合,共同投入,共同开发,共同培养学生,共同获益。通过强化、整合这些相应主干课程的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使实践性活动形成配套,比如,针对艺术性质较强的课程,是否可以开设网络、三维动画、非线性剪辑、摄像等课程平台;而在每一门课程教学的内容当中,力图使艺术与技术的内容成为架构起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性的ABC的学习,让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逐步升华为理性认同,从而对规律性的原理有比较深刻全面地认识。

而数字电影《妈妈们的青春往事》拍摄,是学院实践一种新的教学媒介形式一次探索。该片拍摄过程中,不仅各环节都有学院师生参与,学院更抓住校内外资源,对校内专业资源、历届校友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创作创新带动工学结合、教学实践新模式,从而深入推动专业建设发展。学院现有六个专业系部和附中,专业覆盖面广。剧组与这些专业系部签订合同,为各专业师生提供“真枪实弹”的实地演练和全真情境的艺术实践,达到“让老师和学生到剧组里滚一滚”的目的。影视技术、影视表演、舞台设计、动漫设计、文管策划、道具灯光服装等专业的师生都有机会全程参与创作、演出、制作甚至后期放映。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学院影视技术系、美术系、戏剧系、附中等系部都参与进来,在影视艺术产品实践过程中,对影视技术性和艺术形式有了切身体会,了解了电影的美学规律。

对于产业市场来说,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能力扎实,富有艺术创新精神,同时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而这次成功的实践,有利于各个系部师生影视知识体系的建构,综合能力的提高。

高职艺术院校从实际运用出发,从整合舞台艺术,对影视艺术、影视技术进行合理嫁接、合理渗透,从影像艺术角度切入,对影视艺术类别逐一进行研究,探索影像本体能展现的美,探索如何发展影像艺术这一新兴艺术门类,从艺术发展角度建构我们的影视艺术学科体系,为浙江影视艺术的发展,打下理论研究基础,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2 尊重影视艺术生产规律,积极开拓产学研教学思路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全球化经济、文化多元化、知识信息化的时代,电影、电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传媒手段,任何的电影、电视教学都离不开制作教学的环节。首先,电影、电视专业高等教育要确立制作为主的体系,这是对电影、电视专业教育需要深刻认识的重要问题,也是电影、电视教育的重要领域,因此,在高等艺术职业学院开展电影创作实践,其实是更好的掌握影视艺术的生产创作规律,总结、发展属于高职艺术教育产学研的教学新思路。

通过电影《妈妈们的青春往事》的拍摄,我觉得,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毕业的学生,不单单是一个电影行业从业的艺术人才,更应该是电影生产和创作的产业技术人才。高职艺术职业学院的毕业生通过全流程的艺术和生产实践,才有可能在日新月异的电影技术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安身立足之地。因此,把握影视艺术的生产和创作规律,积极开拓影视艺术的产学研教学新思路,应该成为我院高职教育的现实课题。

作为《妈妈们的青春往事》电影的策划和创作成员,我们将对《妈妈们的青春往事》的前期筹备、中期拍摄、后期制作等电影生产的制作流程进行总结与梳理,为学院以后的影视创作实践提供经验。

首先是对电影题材的选择。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经过认真的艺术论证和市场论证,我们选取浙江作家王槐荣的红色军旅题材系列小说《红军巷的老兵们》作为学院第一部影像作品创作题材。《红军巷的老兵们》以军队干休所老军人的遗孀这个独特的叙事视角,通过塑造一系列具有生命质感、极具各异个性的女性形象,从不同角度再现了一批为我党、我军建设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老一辈军人、及其家属们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她)们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历时性地透视我军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

剧本完成以后,学院联合中国电影报社,在北京召开了高规格的研讨会,有关专家对浙艺高起点抓出一部优秀电影剧本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评价说:“这是一部有文学底蕴的电影剧本,熔铸了作者对共和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的独特体验,对前辈军人的尊敬与缅怀。剧本视角独特,以一个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孩子作为切入点,反映其作为军人的父母辈的经历、情感,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审片组组长、中国夏衍电影文学副会长高尔纯说:“看了剧本非常感动,它让军事题材剧本有了新面孔,加以认真拍摄,将会是军事题材影片中的精品。”

其次是电影班底的搭建。此次电影实践给予学院师生足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共同参与到电影的制作当中。在《妈妈们的青春往事》拍摄过程中,我院影视技术系2010级影视多媒体1班的吴快同学,参加剧组工作担任摄影助理,他总结道:“不是所有的人来到摄影组就可以掌机成为摄影师的,就拿我所学专业来说,虽然学过摄影摄像,但是要我拿阿莱和REDONE机器去拍摄,肯定会遇到各种麻烦,以前我学到的很多机器都是自动模式,可电影摄影不一样,完全都是手动,连曝光也要手动去跟,所以这对我的经验和技术是有很大挑战的。在打光、构图和轴线问题上也缺乏很多实际经验,特别是影视摄影用光,要根据现场环境情况和演员演戏的要求来变化,要求很高,在课堂里根本无法理解这么专业的打光。”

戏剧系的2008影视表演专业很多同学参加了《妈妈们的青春往事》演出,摄影机让他(她)们明白了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区别,一位男生自告奋勇出演干休所里的老干部,缠着化妆师花了两个多小时化了一个老年装,结果一到现场就被我否定了,因为摄影机最大的要求就是还原真实,这就是电影与舞台的区别,我让他自己站到监视器后来看,他一看马上什么都明白了。

在电影的班底的搭建中,我们还充分发挥著名校友的社会影响力,以建设影视艺术学科为平台,邀请国内知名艺术家加盟,参与学院出品的影视剧的拍摄。《妈妈们的青春往事》邀请南京前线文工团著名演员陶慧敏校友出演女主角;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副教授、画家杜晨鹰担任美术设计;音乐系副教授、国家一级作曲孙建国担任作曲;浙江金匣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飞存参与投资、出品,他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舞台美术专业,出于对母校的深厚情谊,这次与母校联手出品电影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他的一段话表达了他最深的感触:“这部影片汇聚了各路英豪,形成了以张导为核心的强力而有激情的团队,相信一定能有完美呈现。很高兴更够与母校合作,很感谢母校对自己的培育和教育。”

再次是摄制过程的精益求精。电影进入到实质性摄制阶段,作为导演,统一影片各创作部门对导演创作意图以及未来影片概貌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影片的基调、结构、风格和艺术处理的要求与设想;对主要人物的分析及形象塑造的要求;对影片主要矛盾和重要场景的处理设计;对影片各创作部门,包括摄影、录音、美术、音乐、剪辑等方面的基本的与特殊的要求。在拍摄前做好充分的沟通。

例如对《妈妈们的青春往事》这部电影的影像的要求,因为这是一部怀旧的电影,影像一定不要太光鲜,是那种带有一点颗粒的,泛着黄色的影调。因此,摄影师在前期调白平衡时,尽可能往暖色调去靠,为后期调色确定一个明确的基调。叙事段落的镜头运用上尽量以沉稳、舒缓的镜头为主,忌那种大张大合,视觉冲击力极强的不稳定镜头,只有战争场面,我们可以做一些短镜头,营造气氛为主,将战争推到故事的后景,同时又达到藏拙的目的。用光方面,既要考虑环境气氛,人物性格塑造等等艺术追求,也要兼顾数转胶的技术因素问题,不要走极端,要反差,但画面也要保持通透。以上这些都是要与摄影师达成共识的。

在美术方面,剧本中人物生活的每一个场景,人物成长的每一个烙印,服装、道具、发型……对或错,都将接受部队官兵的检验。当然我们的任务不能停留在写实主义上。场景的选择,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还要做适当的提升,突出军营色彩,营造出艺术的氛围,而且还要有历史的纵深感。因此,希望美术部门根据剧本提示,对故事所发生的年代、人物性格、军衔、道具和象征物等等做一些认真的查证,找到一些有意思、又有代表性的元素,把它提炼成我们作品中独一无二的东西。

演员的选择方面,我认为,把那些难度较大,内心复杂,可塑性强的角色让给有经验的演员。让他们用自己的经验,把剧本里那点东西演绎的比你想象的还要好;另外,就是让没有太多经验的演员从外形和气质的方面,找到对应的角色,让人一眼看上去就对,就是那个人,即使不太会表演,也能弥补很多不足。这部戏不用说,就是一部考演员的戏。角色人物内心活动非常丰富,人物状态时有激昂之处,也有低盘旋……没有一点阅历,没有一点人生经验,很难诠释好作品赋予人物丰富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对演员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剧中的几个主要角色,迟敏、于阿金、王司令、周政委、王闽西都是非常鲜活、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希望角色的灵魂能在演员身上附体,那就全有了。

这是一个关于“怀想和荣耀”的主题,这是一个跟军队相关的故事,因此,那若隐若现的军号声时时帮助我们进入军队的氛围……当然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音乐还要有主要人物的命运主题,煽情段落该要的还是要的,催人泪下,直逼内心……剧作还是提供了很多这样的段落的,希望在音乐的帮助下能够真正获得这样的效果。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孙建国老师担任了电影的作曲,为影视配乐通常流程是这样的:1)阅读剧本和分镜头,了解电影想要表现的内容;2)观看毛片抓住电影要呈现的影像;3)开会讨论音乐方向、听取导演构想等。

接到任务时只有一个参照,那就是剧本(且要调整)。由于是军事题材,尽管是退伍女兵,首先给音乐定了基调依然是:深沉。写电影音乐有几种写法,一是剧情复杂人物性格反差强烈的影片及动画片,多依据主题及人物搭配音乐,不同人物出现都会伴随着鲜明的音乐主题。好莱坞大片多以这种类型配乐,这样,在影片中会出现大量的音乐。二是单主题或双主题展开。由于这部电影的群体是单一的,而更多的冲突则是情感的、内心的。因此,在音乐创作时,用了第二种手法。除片头片尾外,写了六段不同情绪的音乐。

上一篇:心时代背景下的空间情感体验 下一篇:基于MVC设计模式的音乐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