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图书室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时间:2022-08-24 09:59:16

农村图书室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摘 要】农村图书室的建立,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生产物,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图书室遍及广大农村,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地图书室的水平和作用都大不相同。怎样使农村图书室能够站得住并实现科学发展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农村图书室;科学发展;新农村建设

我国农村大部处于偏远地区,文化比较落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首先在城市附近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出现了一批图书室。在各级政府的号召下,图书室也曾一度迅速扩大,但真正巩固下来的并能真正发挥作用的有限。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文化事业也开始迈入大繁荣的新阶段,农村图书室乘此东风,获得快速发展,不论是数量和质量都前所未有的。

1 农村图书室的基本现状

目前,农村图书室虽然总体状况比较良好,不少省市已经做到全覆盖,各级政府也比较重视和支持,但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留守老人居多的地方,图书室还没有建立起来。已经建立起来的图书室备有的地方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有些则受经济条件限制,藏书较少而且陈旧,基本设备,如房舍、书架、桌椅等偏少偏小,满足不了读者的需要。没有专职管理员,虽然有但素质比较低,只能看堆,缺乏为读者服务的本领。这些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地影响农村图书室的生存和发展,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努力帮扶农村图书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终身教育以及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2 提高对农村图书室的认识是关键

村,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生产劳动和人居条件较城市尚存在很大差距。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新农村的建设,发放的各种补贴和减免农业税,使农民的收入开始超越城市居民的增长速度,城乡一体化也已经纳入政府日程。但是,城乡差距是几千年形成的,不能一蹴而就。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支撑,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继续学习的条件。在信息化的今天,信息往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这一切问题的解决,农村图书室都是最便捷、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图书室可以就地为读者提供科学种田、养殖、林木的各种知识,图书室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提供生产、销售、市场、价格实用的各种信息。从而可以最大化地克服农业生产线的盲目性。

随着农业生产逐步实现集约化、机械化、城镇化,农民对文化知识的需求日益提高,图书室是他们最好的活动场所。过去农闲的时候不少人从及赌博,极大地影响了社会、邻里、家属的和谐关系。图书室可以用高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有益的各种活动,取代不利于社会安全因素。

图书室能否巩固和提高解决,领导的认识是关键。因为图书室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人、财、物等各种条件,这些硬件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很难筹措到位的。实践证明凡是办得好的图书室都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帮助。

3 怎样才能办好农村图书室

农村图书室办起来容易,但办好办强则比较困难,需要大量经常性的工作保障才能取得实效。

第一,不少图书室的房舍设在村委会的房间里,也有的就设在图书管理员的家里,这虽然能解燃眉之急,但终非长久之策。因为,它不利于读者的活动和图书室管理人员工作。在这种条件下,图书室的必要设备如书架、阅读桌椅等都无处安放。因此,图书室必须是独立的,并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满足管理人员和读者的需要。图书室可以和还在兴起的文化大院入在一起,把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互利互动不失为一种良策。

第二,农村图书室很难找到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多数只能看堆,处理借借还还的工作。但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都直接的决定农村图书室能否存在、发展、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从市、县图书馆调配专业图书馆员到农村图书室工作并非现实,只能就地选材,培养自己的实用人才。农村退休教师、科技人员或初、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成为最佳人选。应该先派到市、县图书馆学习,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后,回到农村边干边提高业务水平。

第三,书、报、杂志是图书室的核心。由于经费的限制,农村图书室不可能购进大量图书杂志,尤其是不能将室内藏书适时更新换代,总是那几本陈旧书刊。图书室的生存也快结束了。这个难题应采取多种途径加以解决。譬如要将有限的资金购入和发展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新书报。资金不足,可以请市、县、乡三级图书馆借调一部分,以确保图书室藏品常换常新。各村之间也可以互通有无,所有权不变。另外,鼓励社会赞助、个人捐款、捐书也是农村图书室生存发展的渠道之一。

第四,农村图书室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农村图书室不同于省(市)、县大中型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来自各条战线。读者的层次和要求也千差万别。农村图书室面对的读者就是本村几十或几百家,读者比较单纯和固定。图书室的任务首先是为发展本村经济提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尤其是本村的主导产业为何保证它做大做强和预防风险的各种信息资源。图书室不仅是科学种田的传播基地,同时也是广大农民实现终生教育的基地。图书室还要把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较好的文艺作品推荐给读者,使他们在读书中受到拒腐向上的启示。

农村图书室只有贴近读者,才能具备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推进器的作用。

第五,农村图书室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农村图书室的读者和馆员之间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亲戚和朋友,这和大中型图书馆有很大的区别。借书超期甚至据为己有事时有发生,损坏丢失率也比较高。如果没有严格制度的约束,图书室很难发展和持久。

农村图书室的规章制度应该是简单易行,不必像大馆那样复杂。但也应该有馆员应遵守的制度和读者应该遵守的制度。由于馆员职责不到位造成的损失一般应由馆员负责赔偿。因读者丢失或损坏的藏品由读者负责赔偿。其它为作息时间、借书时限等也应明确规定,做到有章可循。

总之,农村图书室是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和实现终生教育的大事,只能做好,不允许只当摆设、可有可无。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图书室的发展纳入规划之中,定期检查指导,确保图书室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金喜,许萍丽.农村图书馆在农民政治参与中的功能价值探究[J].图书馆建设,1912(1):87-89.

[2]魏建林.农家书屋价值解读及长效机制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5):48-51.

[3]陈吴林.面向公共文化服务的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7):23-26.

[4]赵海青.农村图书馆的作用和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1(3):54.

[5]杨玉林.论农村图书馆的概念与职能[J].图书馆界,1999(1):24-26.

上一篇:基于矿井中LEACH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改进算法 下一篇:ISEC项目下微积分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