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优化高校育人环境

时间:2022-08-24 04:21:52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优化高校育人环境

论文关键词:高校 学生社团 校园文化 社团建设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大。学生社团的出现和繁荣说明,现代大学生正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学生”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学生”转变。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则有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不仅数量多、学科覆盖面宽,而且学生的参与也非常活跃。学生社团开展了一系列集思想性、学术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生社团以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和符合学生个性的丰富实践,正在成为丰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

(一)加强社团建设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环节

1 社团建设是高校实现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 学分制的实行和学生宿舍的公寓化管理,为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等能力提供了机会。但是,这两项制度的实施也淡化了班级概念,这就需要一个新的组织载体来协调这种状况。而学生社团可以加强同学的交流和群体的凝聚力,遂成为最佳选择。

2  学生社团建设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各类学生社团无不包容了思想教育的内涵,且使之更多地体现于学生的自发要求、渗透于学生乐意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从而使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有利于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学生社团因其浓郁的趣味性、广泛的参与性和明确的目的性,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学校团组织延伸工作领域、扩大组织覆盖、构建新格局的重要支撑。

(二)学生社团是推动校园文化、学生全面成才的重要载体

1 学生社团是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载体 高校教育要不断适应社会对多样型人才的需要。高校的社团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发挥潜质、培养自信、塑造个性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学生社团建设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客观要求 学生社团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之中,成为大学生校园课余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能促进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

二 当前高校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应当看到,社团在发挥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组织松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很多社团在管理机制上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数字成员多、实际成员少;经费管理不力,账目混乱、使用不当;内部机构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缺乏环环相扣的监督职能;很多社团缺乏稳定性。

虽有规范的章程,但很难充分落实。

(二)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 开展社团活动,需要相关领域的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目前,虽然社团都配备了指导老师,但缺乏适当的奖励机制和管理机制,影响了老师的积极性。同时,社团干部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三)开展活动的质量不高,不能调动社员的积极性,社员流失严重 能否举办高质量的活动,是社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些社团活动无计划、组织松散,活动的主动性、系统性不够;个别社团长期不开展活动,形同虚设;一些社团的活动领域有待拓宽,形式有待创新,格调有待提高。各社团在招收会员时风风光光,但开展活动时参加的人却寥寥无几,社员流失现象严重。

(四)物质条件匮乏,经费得不到保证 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学生社团发展的难题。学校对学生社团的财政支持十分有限,多数社团自筹资金的能力和渠道也有限,满足不了社团正常运转的需要;很多社团缺少基本的活动场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团的健康发展。

三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优化高校育人环境

对于高速发展的社团文化,关键在于加强引导,以“三个代表”思想为动力,形成机制健全、领导有力、生动活泼的高校学生社团体系。

(一)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明确社团建设的价值目标 思想教育是社团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引导社团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要在一些发展成熟的社团中构建以共青团组织为主体、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为两翼的共青团组织体系。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组织建设,保证社团建设的规范性 学生社团的规章制度还应为相应的经费、硬件配置提供保障,从而使社团在制度保障下良性运作。例如,可以在章程、档案、财务等方面加强对各社团的管理,使社团建设更趋规范化。

(三)加强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社团建设的合作互补与良性竞争 社团的发展和成长,既需要加强社团合作、“走出去、引进来”,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促进社团的发展;又需要在社团之间开展良性竞争,以便在竞争的机制下使社团的独立性得到更大发挥。

(四)加强社团骨干建设,增强社团的凝聚力 要加强学生社团骨干的培养,建立科学的社团负责人选拔任用制度,对社团骨干进行定期系统的培训。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增强社团的凝聚力。

(五)加强精品社团的建设,实现社团工作的创新性 社团工作应做到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之有机结合,大力建设精品社团;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繁荣校园文化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促进专业学习为切入点来开展活动,各社以自己的特色开展一系列活动。这样,社团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学生,而且还有机会创造出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一篇:关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下一篇:允许剥削、限制剥削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