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藩散文作品分析

时间:2022-08-23 06:47:07

陈之藩散文作品分析

摘 要:陈之藩先生(1925-2012)的散文作品文字简洁而有内涵,字里行间感情充沛,充满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文化发展的高度关注。他对所描写的事物观察细致深刻,对人生的分析有着独特的感悟,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又不失对人们生活的关心。因而其作品感人至深,深受读者喜爱,陈之藩本身是一位科学家,而在散文的创作方面有着独特的思路,在文章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感情的流露和理性的思考相结合,使他的散文篇篇如同珠玉般,引起读者内心的激荡,留下无限回响。

关键词:陈之藩;散文作品;分析

一、陈之藩人物介绍

陈之藩(1925一2012年),字范生。河北霸县(今霸州)人,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电机系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副研完员,休斯顿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波士顿大学研究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荣誉教授。著有电机工程论文百篇,《系统导论》及《人工智慧语言》专书两册,且深具人文素养,擅长写作散文. 散文有《大学时代给胡适的信》、《蔚蓝的天》、《旅美小简》、《在春风里》、《剑河倒影》、《一星如月》、《时空之海》、《散步》、《谢天》、《失根的兰花》与《哲学家皇帝》等,散文作品入选的中学国文课。他的散文作品带有透彻的理性,取材常由生活体验出发,融入丰富的人生阅历。

二、陈之藩作品分析

陈之藩的散文,在文字的使用上非常考究,他将中国古诗的创作风格融入了散文中,即使作品是散文,但却立意于每一个字,在语言的控制上精妙准确、组合完美。文学理论家陈子善在对陈之藩作品评价是说:“最大特点就是浑然天成,他比较讲究怎么把白话文写得漂亮。他的文字很干净,就算是抒情也是很含蓄,非常节制,但一看就被打动。所以他的文章被选入课本是非常好的。他的写作,受到的最大影响还是来自于胡适,但后期的散文有很多哲学理念。”在文学理论家的看法中,《剑河倒影》和一些散文集反映了陈之藩在外游学的思想变化,是一个不断摸索的灵魂与文化和历史发展在碰撞中产生的火花。陈之藩在其散文集中探索和思考的,不管是长期的社会发展,还是细腻的情感变化,都深刻地体现一个自然科学家的文学素养,一个海外知识分子的真知灼见。将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哲学的辩证思想相互融合,将深厚的文化与先进的科学同时注入散文作品的灵魂之中,使作品在创作中得到了升华,发出了夺目的光彩。时间的长河奔流不止,人间世事也在沧桑变幻,文学创作领域的新生力量层出不穷,而陈之藩散文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称得上是文化范围中的常青树、不老松。

三、陈之藩散文结构脉络清晰

陈之藩出生在中国近代,战乱频生动荡不安,其早年的生活非常艰辛,饱受流离之苦,在美国留学时进行的创作,当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安慰漂泊孤独的内心。在这段时间里,他已有了在北平、天津、台湾、美国等地丰富的生活经历,于是他将这些感受融入了《在春风里》文集中,从《谢天》和《春联》等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上来看,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创作的主要方向。从《大学时代给胡适的信》中可以看出,回忆与胡适先生(1891-1962)成为忘年之交的过程与感受也是他创作的重要方向,在这些文章的创作中写作手法以倒叙为主。之后的《旅美小简》和《剑河倒影》两部文集,开始着眼于眼前的生活,而其中也会伴有很多的回忆,从整体上看,开始以顺叙的手法为主。可将《钓胜于鱼》一文为例:

每天早晨我在湖边整顿小艇,常有位银发的老教授蹒跚的走来……

我抬头目送他远去,眼前的景色,令人欲醉……

日已正午,老者的扁舟又悠悠划回来了,照例的提着他的两条小鱼……老者的背影消失在山坡的绿丛里,惟日光照去,他的发色与鱼的鳞色偶闪银光。

这篇文章的脉络非常清晰,整体上看是描写的是一位老者垂钓的过程,其主旨在于说明,能不能钓到鱼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能够享受钓的过程。文章在内容中从清晨写到了午后,这个过程很短暂,作者在对风景欣赏的同时又在对人生作出思考,再将思想的结晶与现实的生活融合,在文章的最后一句中写道“我人生不过是在并不幽静的水边空钓一场的玩笑,又哪儿来的鱼?”有人曾经在评论中说道:句中“并不幽静的水边”所指的是喧嚣的人世,“又那里来的鱼”体现了作者希望浮华世事中追名逐利的人能够拥有豁达的人生态度。从文章结构的组织方式上讲,这句话与文章中的论述相呼应,举例反证了题目“钓胜于鱼”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篇采时间顺叙法又在结构上相互呼应,最主要的是,文章有着深刻的内涵,在平铺直叙中生活的哲理自然流露,是读者回味无穷。

四、陈之藩散文内容充实

以陈之藩《失根的兰花》为例,文章的主题很明确,写出了国破家亡的痛心,其内容中有很多作者的想象和思绪的迁移。从文章的开头“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小的大学里看花……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来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宫殿阶台,或亭阁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感情也落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这些内容是作者的想象,从生长在美国花园中的花想到了北平,由景物想起的自己的祖国,也由此渲染了忧郁悲愤的情怀。作者最终还是以理性的观点看待了自己的感情。在文中对伤感情绪的描写,不是宣泄,而是对自身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十几岁,就在外面飘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家乡完全相异的事物,也见过完全相同的事物。同也好,不同也好,我从未因异乡事物而想到过家到渭水滨,到咸阳城,秦岭,蜀中,我并未因而想起过家。虽然那些时候,我穷苦的像个乞丐,但胸中却总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励的精神。我曾骄傲地说过自己:我,到处可以为家(陈之藩《旅美小简+失根的兰花》)

这段话是作者的回忆和联想,思绪的迁移经过了人生的流离的很多地方,也回忆起了最初的自己,这些内容是文章的铺垫,在下文中提到自己辗转到美国“情感突然变了”,情节的发展也更进了一步。陈之藩写到辗转与他乡的时候“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在文章结束的部分,更是将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回忆的形式上是美好的设想,并将内心的情感放飞翱翔于想象的空间中。到最后的结尾,结合全文不断升华的情感,将“有根的花”和"失去根的花”进行了比较,重点地写出了,文章中所想象的种种事物,都凝聚于思乡的情感之中。应用想象的事物构成文章的线索,一步更进一步,其表现的思绪变化清晰,将很多事物串联在一起,在情绪上引发了一个个激荡,围绕着明确的主题,充实着文章的整体。因此可以看出陈之藩的文章在内容非常的饱满,在文章的每一个阶段都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事物描写融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并没有一部分显得多余,恰恰是多一分多、少一分少,体现了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

结束语:在台湾地区,大部分人都见过陈之藩,但对他的作品并不陌生,很多人从小就阅读过他的作品,在大学中也能够选读到陈之藩的文章。他的散文作品很多都成为经典在华人社会广为流传。2012年2月25日15时,陈之藩先生在香港威尔士医院逝世。在台湾,陈之藩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他的散文作品也受到很多人热爱。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陈之藩作为有名的文学家并不是他的主要身份,他还是一位科学家。这学电机工程专业出身的文人,他最爱聊的却是文学界的那些人和事,教学科研之余乐于舞文弄墨。陈之藩是个科学家,他的散文却有着诗一样的美感。他那些简明的文字与生活的哲理,让人不禁痴迷。其实,他的人生的内涵也非常的丰富。在陈之藩临终前,他的忘年恋人童元方轻轻地在他耳边问:“人生有没有遗憾?”几乎已经不能说话陈之藩用力摇了摇头。在他逝世后,许多著名人士都在第一时间表达了切实中肯、恰如其分的哀思。诗人余光中评论,陈之藩是“当代一流的散文家”。作家龙应台则称“陈先生的散文是我们好几代人的共同人文记忆,可以说,他和朱自清、徐志摩一样,代代相传,是我们的‘国民作家’。……陈之藩就在我们不灭的温馨记忆里。”

参考文献:

[1]严飞.青年陈之藩与胡适[J]书城,2007(11).

[2]雷雨远.书风雨一点灯――缅想陈之藩[J].扬子江评论,2012(06).

[3]吴志菲.陈之藩:百读不厌的散文人生[J].中国报道,2012(04).

[4]关碧柳.陈之藩:秋水章不染尘[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3(02).

作者简介:李世嘉(1995.07-),男,汉族,湖北武汉人,从事文学方向的研究。

上一篇:影响现代政治演说的词汇―句法手段 下一篇:从写作技巧看《木马赢家》赢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