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垦利华滩中原景观一期方案设计

时间:2022-08-23 04:19:48

浅谈垦利华滩中原景观一期方案设计

摘要:华滩凭借独特的湿地资源及滨临黄河的景观优势,承担着打造区域重要旅游节点的功能。在遵循“自然、和谐、生态”的原则下,实现生态、社会和旅游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休闲湿地郊野湿地城市湿地原生态湿地生态社会旅游城市绿肺

Abstract: China beach with a unique wetland resources and the the Yellow River lake landscape advantages is responsible for creating the important node of the regional tourism function. Under the "natural, harmonious, ecological" principle it is to realiz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logy, society and tourism.

Keywords: leisure wetland country city wetland wetland ecological wetland ecological social tourism city green lung

中图分类号:S791.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区域环境概述

华滩位于东营市垦利县城北侧,滨临黄河,处在黄河大桥与黄河口文化公园之间。其中一期位于华滩东南侧,紧邻黄河大坝堤顶路,于231省道和荣乌高速之间,是东营市一条重要城市轴线廊道的北端头,亦是东营市唯一的滨黄河城市空间。

华滩公园总面积约13000亩,其中一期面积约为2640亩.湿地1560亩 ,滩涂1080亩。

华滩现状湿地机理状态保存较好,又因地处黄河入海口而深受黄河流域文化影响,底蕴丰厚。

2设计原则

作为湿地公园,维护生态,彰显文化,展示产业,创造生活,成了当下必须做的事情。生态上,维护和持续原生态,保护河滩湿地自然环境,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入丰富的湿地动植物,奠定基地整体的绿色理念。文化上,秉着传承和发展的思路,把黄河文化和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相结合,体现华夏文明。产业上,因着现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推动,除了现有的的葵花种植,吸引旅游,还要运用高科技生态种植手法,引进各种农业生产,与旅游休闲一体发展。而在当今社会和政策下,最凸显特色和吸引经济的,是休闲生活。用和谐的生活方式去吸引人群,形成更多经济互动,发展地方经济。这些都是本项目要遵循原则。

3设计构思

在广阔的黄河滩地上,打造以花海与湿地为生态基底,兼具中华文化和现代设计感的生态文化公园。提炼黄河文化元素,除了花海大地景观特色公园以外,还要设计功能齐全的大众游乐园区和湿地丛林为景观基底的多元商务运动休闲区。

4设计布局

构建华滩整体景观体系,依据未来周边项目和城市对接关系,将一期用地分为四大功能板块:城市湿地,休闲湿地,郊野养身湿地,原生态湿地。

根据功能板块能级,场地自身条件及区位交通要素,确定主次入口广场,分析人流向,依次定位项目区域。如图

由宏观到微观,在定义出整体构架以后,再对节点进行详尽的具体设计,并在沿袭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彰显片区特性。

总体设计中通过多主题,多亮点的结构功能划分,以特色景观节点串起整体游线,形成“华滩项链”型景观结构,并通过四大主题来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场所,实现华滩生态文化公园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旅游价值。打造一个自然生态的天然氧吧.具体景观节点布置如下:

4.1休闲湿地

休闲湿地位于湿地西侧,分为两大主题片区:

①鱼乐园区,它位于公园主入口西侧,设有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食堂、茶馆、酒吧、烤鱼店(现钓现烤)、码头等公共服务场所,为游客提供用餐、喝茶、观景展览、烧烤、娱乐、休闲等特色服务。

该区处在湿地和湖泊的周边,设计主要采取规则式布局为主,在湿地以及栈桥附近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给游客提供舒适的游览环境。

使用红色亚克力景墙贯穿整个区域,使其统一整体,为游客提供了鲜明的游览导向路线,景墙高低错落,间或有镂空的设计,在空间上给游客展示了不同的空间穿插变化,形成了对景、借景、阻景、透景等不同景观效果。并有木栈桥和湿地的结合,营造出生态自然的游览环境。靠近湖泊的区域设置了休息平台及休息座椅,以及供游客垂钓的场所。同时,餐饮区域提供游客自助烤鱼特色服务。木栈桥的端头设有码头,内含售卖厅和休息厅,为游客提供坐船游览和休息的服务。在植物造景上,项目滨水区以低矮湿生植物为主,视觉上营造开阔大气的远眺景观,临近堤顶路区域采用乔,灌,草多层次种植的绿化手段,展现不同空间层次。

②家庭活动区,它位于公园西侧。设计了多处微地形,局部私密空间和开放空间的相结合,既保证家庭活动的私密性,又能提供家庭活动的共同参与。

该区由下沉休闲广场、帐篷露营、房车露营三部分组成。下沉广场部分,提供游客休息场所,设有亲水平台和观景平台,结合平静的湖面,提供游客休息、遐想、静思的空间和视野。帐篷露营场所,利用微地形形成相对私密的露营空间,在临近湖区设计钓鱼台,为家庭活动提供垂钓的乐趣。房车露营场所,设有篝火广场,为游客提供夜间篝火晚会服务。另外,在靠近湖的区域设计了沙砾滩,提供儿童亲近浅水滩的戏水服务。在植物造景上,靠近湖区主要以低矮的湿生植物为主,形成开阔的观湖视野,其他区域以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为主,由于土质的酸碱性质,大乔木种植量相对要少。

4.2郊野湿地

郊野湿地以五觉体验为主题,通过郊野休闲的特色项目体验,强调人与自然互动的野趣体验,形成多节点的特色活动空间。

①听觉公园节点,它位于中心园区东北侧200米外,场地以观景木桥和塑胶活动场地为主。滨水景观桥形体自由变幻,衔接各景观道路,引导游人登桥观景。并有设水上活动场地,动静结合,增加人和景观的互动。塑胶活动场地采用明亮色彩铺设,是专门为儿童提供的活动场地。有波形活动场和听觉装置区,并设有儿童活动设施,满足活动需求,寓教于乐。

②休闲餐饮节点,它位于听觉公园区东北侧200米外,分子结构状的自然肌理,水,湿地,草坪,组合成自然生态的休闲氛围,木质的餐厅或立于场地,或静与水面,或半掩草丛,为游人带来闲适的餐饮环境。场地南侧设有码头,也为人流疏散起到缓冲作用。

③野餐露营节点,它位于休闲餐饮区东北侧300米外,沿水边的木桥过去,就是迎水的开放草地,映乘着后面的背景林,划分出本区域开阔的景观特色。小组团的烧烤区散布在草地边上,半地下设计,在不破坏整个草地大感觉的同时丰富了景观。区域中间的道路用白色碎砾石铺设,自然,简洁。

④木栈道区,它位于野餐露营区东北侧400米外,场地是码头和木栈道的结合,通行于水面,面对大水面,最大程度的享受亲水的自然感受。

⑤垂钓台节点,它直接接木栈道区于东北侧,以钢木景观亭为开端展现了一个连续的可走可留的景观步道,钢木的景廊贯穿场地,结合景墙、木椅和扶手等,与变化中引导游人感受不同景观。四个钓鱼台布于不同方位,满足专门的需求。

4.3原生态湿地

原生态湿地通过生态保育、生态普查检测、野生动植物饲养、自然景观生态维护与维系等系列手段,达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本区域位于场地的最东北方向,只设置了基本的观景平台,尽量减少有人工痕迹的构筑,感受该区域以水路为主。区域设计以保护还原最自然生态的环境为目的,增加依水为生的禽类养殖,打造野趣生态的自然环境。

4.4城市湿地

城市湿地位于公园正中,以核形景观湖为主,打造郊野运动休闲场所,设立游艺项目嘉年华,水上乐园等主题项目与活动。目前该片区是游客进入华滩区域的主要入口,区域内主要包括游客服务中心、电瓶车换乘等候站、休闲餐饮与户外茶座、纪念品商店等服务设施:作为整体华滩片区的主要形象入口,本节点以现代大气的设计手法勾勒出华滩公园自然生态并富有趣味性的设计风格。

5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除了具有城市绿肺所有的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以外,同时也会拓展延伸使周围用地的土壤状况得到改善,为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从而使城市更加富有生命力。

而华滩之于东营的意义却不仅仅如此。华滩凭借独特的湿地资源以及滨临黄河的景观优势,还承担着打造区域重要旅游节点的功能。在遵循“自然和谐生态”的原则下,实现生态、社会和旅游的和谐发展。赋予湿地公园更具意义的使命。

上一篇:景观园林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下一篇:浅谈咨询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