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游戏 品评推进

时间:2022-08-23 01:38:30

快乐游戏 品评推进

摘 要观察记录能为教师正确评价和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基于观察的评价让教师对幼儿游戏情况有更为客观准确的认识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产生游戏主题更新规则激发游戏愿望本文旨在探索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与评价的方式方法以求以点带面探寻角色游戏的组织指导策略提升角色游戏的质量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关键词角色游戏 观察评价 推进策略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既是游戏的主人,也是游戏成效落实的主体,而观察和评价能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到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明确幼儿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及时调整游戏内容、规则与材料,真正做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使他们在快乐游戏的同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使幼儿园角色游戏发展达到最佳效果呢?

一、融合:在游戏与礼仪相融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我园目前正在进行省级规划课题《基于文明用语的幼儿交往礼仪研究》和市级规划课题《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中对幼儿观察记录与评价的研究》的实践研究。我们努力使两个课题的研究内容相互融合,不仅可以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研讨,教师们重新审视游戏中的观察内容,从中寻找新的观察视点,探索如何在角色游戏中渗透幼儿礼仪教育,并尝试以动态的评价提升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使幼儿逐渐实现从不会交往,不愿交往向会交往、敢交往、爱交往的跨越。如,在游戏中围绕礼仪交往与文明游戏和孩子共同商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义务,经过一次次的游戏实践与不断修改,最终形成一定的“职业标准”,设计评价表格请“顾客”对员工进行现场评价评选出“最美员工”。还设计了具有年龄特点的文明顾客标识,在游戏结束评价环节由“工作人员”现场打分评选“文明顾客”。同时,为了传递正能量,发挥孩子在同伴间的榜样作用,在下一次游戏时,中大班当选的“文明顾客”与“最美员工”可享受优先选择权和免费消费权或者给予一定量的游戏币奖励。所以,每个幼儿都把能当选“最美员工”和“文明顾客”看作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在游戏中会非常注意自己的文明交往行为,起到了很好的自律作用。

另外,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游戏中实行“礼仪语言代币使用”的做法,即:当额定的游戏币使用完以后,如果能正确使用文明用语或朗诵礼仪儿歌,就可免费继续消费。

在角色游戏中融入礼仪元素,更好地强化了幼儿在游戏中正确使用文明用语的能力,对角色游戏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改变:在观察评价策略转变中提升师幼游戏水平

观察记录能为教师正确评价和指导幼儿的区域活动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基于观察的评价让教师对幼儿游戏情况有更为客观准确的认识,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产生游戏主题,更新规则,激发游戏愿望。为了更好的推进游戏的发展,探索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评价的切入点,以点带面,探寻游戏的组织指导策略,提升角色游戏的质量,促进幼儿和谐发展,我们尝试在传统的观察评价策略上进行了一些改变:

1.观察和记录方式的两维转变

为了使观察的目的真正指向评价,起到品评结合的作用,我们在观察指导方面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以及观察记录方式的转变。前期,教师在如何观察、何时介入指导的问题上,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只要一发现“问题”,会第一时间垂直介入,“热心”的指导幼儿如何解决问题,限制了幼儿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由于教师一直处在高位指导的层面上,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客观的记录,只能在事后恶补,而记录的内容也往往是教师的主观判断加上艺术加工而成,缺乏一定的时效性与客观性。

为了改变现状,真正推进游戏的发展,提升幼儿各方面的能力。经过一次次的观摩、研讨,我们变教师显性观察为隐性观察,显性指导为隐性指导,拒绝出现因“教师监视”造成幼儿不敢释放自我的现象以及限制幼儿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行为。游戏中,教师不再穿梭于各个区域之中,而是寻找一个不被幼儿所注意的角落,安静观察,及时以白描的手法客观地记录孩子游戏中的行为表现,为后面的评价提供依据。对于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则更多的是等待,密切注意幼儿的行为,留给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但同时也会注意把控事态的发展,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2.观察记录工具的灵活多变

在使用何种方法进行记录的问题上,我们也经历了从最初的照搬网络或理论书籍中的记录表,到自己设计记录工具并不断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整与改进的过程,至今为止,我们的记录表历经了9次改动与调整,力图寻找更为便捷、更能反映问题的记录方式。比如,为了增加观察记录的目的性,我们现正在使用的观察记录表上增设了观察目的这一栏,既是对记录内容、结果的一种解释,同时也对教师提出要求,使每一次的观察都能建立在解决前一次游戏问题的基础上,使观察的目的性与指向性更为明确,更好地为评价服务。另外,我们在观察记录的呈现方式上也不拘一格:有文本、表格、照片、视频等等,力求以更多更灵活的方式客观地记录孩子真实的游戏表现,为后续的评价环节提供依据。

3.评价内容的基本框架梳理

关于评价,我们虽然认识重要性与推进游戏的作用,但前期也走过不少弯路,比如:以往我们的评价基本上围绕孩子游戏的秩序、玩法规则、礼仪用语的使用等等,评价环节冗长而繁杂,而且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深层次的推进游戏的评价内容。在经过多次研讨与实践之后,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评价点进行取舍,结合观察的目的把一些共性的或特殊的、有价值的点提炼出来进行评价,并能在评价过程中对幼儿做积极的引导语回应。以下是我们梳理出的角色游戏评价的基本框架:

(1)充分调动幼儿自我评价的积极性。如,你今天玩的是什么游戏?有哪些开心的事?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还有哪些小朋友和你一起玩的?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2)充分调动幼儿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如,遇到这个事情,可以怎么解决?大家一起想想看。

(3)充分调动同伴之间互评的积极性。比如在评选最美员工与文明顾客时,充分体现幼儿主体性,通过同伴互评的形式,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4)教师及时跟进幼儿评价中的问题。对于一些幼儿已解决的问题,要肯定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讨论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要给予鼓励,表扬他们能够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寻找解决的方法。

对于有些无法当场就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先让幼儿存疑于心或让幼儿请父母帮助解决。但不论何种解决方法,特别是延迟解决的,到一定时候应“有个说法”,否则,评价就会流于形式,而削弱它的实际作用。

当然,评价框架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意在让评价真正地指向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生动的表现,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和比较,使幼儿自然地获得经验,提升游戏水平。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机关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林菁.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指导与实施.福建人民出版社

[2]秦元东,陈芳等.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单敏月,王晓平翻译.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幼儿园阅读区活动组织指导策略 下一篇:打造阳光团队,与教师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