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会计的职能

时间:2022-08-23 09:50:26

浅谈新形势下会计的职能

摘要:每个市场主体都需要对自身的经营过程进行全面、有效地掌控,并对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和规划,这就在客观上对会计的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在传统会计职能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和拓展会计的职能,包括:预测和规划的职能、决策与控制职能、分析与评价职能等,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主体经营、发展的需要。会计人员要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会计信息,对市场主体的经营状况、经营成果、资产结构、发展趋势、市场形态进行分析、评价,保证市场主体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有效规避风险,规范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经营;会计;职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在市场竞争中,每个市场主体都需要对自身的经营过程进行全面、有效地掌控,并对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和规划,这就在客观上对会计的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在传统会计职能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和拓展会计的职能,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主体经营、发展的需要。

一、核算和监督的职能

这是会计固有的职能,最基本的职能,是会计发挥更多职能的前提和基础。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每个市场主体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者提供信息的功能。各市场主体必须严格按照《会计法》的相关规定,真实、准确、及时的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经济事项发生以前、经济事项进行当中和经济事项发生以后,会计利用预算、检查、考核、分析等手段,对单位的货币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控制。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

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不能分割的,对经济活动的核算过程,也是履行会计监督的过程。

二、预测和规划的职能

会计的预测职能就是要求会计工作者充分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充分考虑一定时期各方面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科学规范的专业方法,对市场主体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具体地说,财务预测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明确预测目标

财务预测的目标也就是财务预测的对象和目的。预测目标不同,预测资料的搜集,预测方法的选择及预测结果的表现方式等也有不同的要求。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根据管理决策的需要,明确预测的具体对象和目的,如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加速资金周转等等,从而规定预测的范围。

(二)搜集相关资料

根据测算的需要,要广泛地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包括内部信息资料和外部信息资料。内部信息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市场主体近几年的经营发展状况、市场主体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及其之间的差异等相关资料;外部信息资料包括本行业近几年的经营发展状况、市场供需情况,市场价格变动、国家相关政策等等。以上信息资料必须进一步予以归类、汇总、整理等处理。

(三)实施财务测算

将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资料,运用统计学的适当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测算结果。

会计的规划职能就是为市场主体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又符合实际的较长时间内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的经济发展计划。它的形成当然不是凭空想象的,它实际上就是会计测算的延伸。没有科学的会计预测,就不可能产生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这种规划为市场主体的经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了实现规划的目标,就必须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财务计划。

三、决策与控制职能

首先,会计人员要打破传统的“记好账,收好钱”的出纳型的会计观念,树立积极主动参与经营决策的意识,从单纯提供会计信息向运用会计信息参与决策转型,为领导提建议、出点子、做参谋。

财务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保市场主体及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实现财务目标的过程。财务控制是以价值形式为控制手段,以不同岗位、部门和层次的不同经济业务为综合控制对象,以控制日常现金流量为主要内容。它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内部控制在资金和价值方面的体现。所以,它对实现财务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财务管理中,如果仅限于确定合理的决策,甚至制定有切实可行的财务预算、财务计划,而对实施预算、计划无有效地加以控制,预定的财务目标是难以实现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是为财务控制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而财务控制则是对决策、预算的落实,并起着保证、促进、监督和协调的作用。

财务控制要以消除隐患、防范风险、规范经营、提高效率为宗旨,建立全方位的财务控制体系和财务监控措施,必须渗透到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及岗位、员工。既有事后监督,更要有事前、事中监控,既要有约束手段,更要有激励措施。

四、分析与评价职能

(一)财务分析

是以市场主体的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市场主体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财务分析是评价财务状况、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是挖掘潜力、改进工作、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实施投资决策的重要步骤。

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相应的分析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

1、偿债能力指标。具体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带息负债比率。

2、运营能力指标。具体包括劳动效率、周转率。

3、获利能力指标。具体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等。

4、发展能力指标。具体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率润增长率等。

(二)业绩评价

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市场主体的获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经营增长等经营业绩和努力程度各方面惊喜综合评价。业绩评价包括财务业绩定量评价和管理业绩定性评价。

1、财务业绩定量评价。即对市场主体一定期间的获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等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对比分析评价。

2、管理业绩定性评价。即在财务业绩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评议的方法,对市场主体一定期间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定性分析和综合评价。

经营决策实际是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是对实际情况、实际问题不断分析、客观评价、不断修正的过程。会计人员要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会计信息,对市场主体的经营状况、经营成果、资产结构、发展趋势、市场形态进行分析、评价,保证市场主体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有效规避风险,规范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滨州市中心医院结防院财务科)

上一篇:浅谈作业成本会计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试论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