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言论自由及其法律规制

时间:2022-08-23 08:04:36

网络时代的言论自由及其法律规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已经成为言论自由的一个新领域,网络这个虚拟的开放式空间给了言论新的方式,为促进言论自由向多元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法治社会,网络言论自由却也如同一把双刃剑,网络的虚拟性给公众、社会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在保护和限制之间,既要使公民充分的享有言论自由权,同时公民的言论也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从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关键词:网络时代;言论自由;法律规制

一、网络时代言论自由概述

人类社会前进的每一步都与言论自由密不可分,作为宪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之一,言论自由几乎出现在所有国家的宪法条文当中,世界各国均以这样那样的表达形式,确认了人民自由表达的权利,以此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权。虽然因社会、文化、历史和经济等因素权利实现的方式和程度各国有所不同,但各国公民从观念上讲言论自由视为理所当然则是共同的。

但是,在我国,对言论自由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言论自由是一种公共选择或社会选择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它具有一种逻辑上的先在,因而具有优越地位。另一种观点认为:在言论自由和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天平上,二者不是平衡的,发生冲突时,法律应当是向隐私权倾斜,着重保护隐私权不受侵法。还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当言论自由与其他权利发生冲突时,对言论自由的保障并不是绝对的。[1]也就是说,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即构成侵权。这种观点在我国法学界占主流地位,同时也得到司法实践的支持。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第一,不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否则就可能构成诽谤;第二,不能侵发他人隐私权,否则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第三,一定限度和一定方式上的猥亵、性的言论必然受到限制和禁止;第四,不能煽动或教唆他人实施违法的行为;第五,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坏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这一法律制度说明了我国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有宪法界限的。宪法既要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也要保护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利,应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这也是新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

二、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延伸

21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重大革命,网络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方式,渗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在博客、微博火爆的背景下,个人的言论自由的空间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种新的言论传播方式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带领我们进入了言论自由的网络时代。

在前网络时代,言论影响力所及的范围往往根据说话人的社会地位而有显著区别,政治、娱乐等领域内的公众人物的言论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言论传播的方式落后,传播速度较慢,所带来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小。而且,普通人的言论也只局限于自身工作或生活的范围内。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这种传统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通过微博、BBS、博客、论坛等各类信息化工具,将自己的言论传达给互联网,也就意味着向网络上的的所有应用者开放。一方面,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扩大了言论的手中,另一方面使得非公众人物的普通人的言论具有了更大影响力。因此,受众范围广、数量庞大、传播速度快,使网络时代下言论自由行使的首要特点。

网络时代下言论自由行使的另一重要特点是人们匿名行使言论自由成为可能,即“匿名性”是网络言论自由的第二显著特征。“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的特点,许多网络运营商经营的网站,允许用户具有匿名发表言论的自由。因此,互联网用户进行网上注册时既可以使用真名也可以使用假名或匿名。”[3]

三、我国关于网络言论自由规定的不足

(一)网络言论自由受到严重遏制

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自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世界各国均通过宪法、法律和国家公约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加以保护。“我国宪法也不例外。我国宪法对言论自由作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但实际上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却并未得到很好的保护,言论自由的现状尚也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4]同时,我国现行的关于网络的规范中,大部分是政府从方便管理的角度为出发点指定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对网络从业或者网民苛以义务,少数条款严重限制了公民的言论自由的实现。这些规定限制了网络在言论自由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二)网络言论自由权的立法缺陷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适用于网络的法律法规,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5],但是相关法律规定过于笼统不具有可操作性,法律体系不健全。如宪法对于表达自由知识进行了宣誓性的规定,没有配套的执行措施,不能通过法律获得相应的救济。其次,行政部门多头立法,且多以零星的法规方式出现,条块分割,不能构成严谨的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的规划与设计,导致网络立法开始出现乱象。“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作为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定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但是纵观整部法规,仅仅对网络表达可能引起的犯罪行为进行了规定,而没有对网络表达自由本身作为一种权力进行明确规定,也没有对网络表达可能引起的不构成犯罪的普通侵权行为进行规定。”[6]最后立法内容雷同,缺乏实际操作性和针对性。如《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32条和《出版管理条例》第26条,《电影管理条例》第25条等条文中有关传统媒体对表达自由内容的相关规定,互联网表达内容的规定和对传统媒体表达内容的规定是一致的。一方面说明我国在对待互联网表达的态度上采取的是一种和对待传统媒体表达相似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立法制定上存在的不足。

(三)网络技术措施低下

“技术措施”这个定义首次是出现在美国《千年数字化版权法》上,将其定义为“任何能够有效控制进入收版权保护的作品并能够有效保护版权人权利的措施。”即增大发展能够在网上“过滤”和清楚黄色、暴力和其他内容的软件技术。但是,目前过滤技术大都在网络处理的应用层实现,适应性和安全性较差。而且每个人的浏览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可能特别喜欢浏览一些冷门的网站,这就涉及一个个性化的问题。为了对这些访问进行控制和过滤,要求内容过滤产品本身还要具有一定的智能,要能够自动分析归类这些网站的内容,并对用户的访问进行过滤,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过滤技术的难度。同时,如果没有充分有效的应用过滤技术,还有可能导致有益信息的网络交流,带来一些消极后果,也很可能会使整个社会丧失参与营造信息社会的机会。

四、完善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措施

(一)法律措施

首先,对言论自由的保障和限制应该通过制定法律来实现。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互动的交流平台,从产生开始一直是超脱于政府管理体制之外的。并且,由于网络传播的高效性和广泛性,网络言论自由和表达适用范围更加宽广,如果对互联网上言论和表达的干预过多,或者超出了适当的范围,将会极大地影响人类向信息民主社会迈进的步伐。这就要求对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应该有区分与传统言论自由的差异标准。那么,从立法层面上来说,国家应针对网络环境下的言论自由问题单独立法,以适应其与传统言论自由的不同之处,达到因地制宜、因事制宜。

其次,我国网络立法过程缺乏民主参与,没有广泛听取组织、公民等的意见,大都数网络专门法多有部门机关进行立法。一方面与网络民主在民主生活中发挥很大作用的国际潮流不符,另一方面,这些专门法在处理网络案件应用上缺乏缺乏实际实际操作性。

再次,互联网不是单个的、独立的,而是由世界各国共同组成的一个跨国技术联盟,这就要求我国的信息网络立法和执法必须与国际惯例相适应。在网络立法上应当充分借鉴各国立法的经验和做法,例如美国的“绝对模式”和德国的“相对模式”。通过借鉴他国的立法经验,吸收先进的立法模式,同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不断完善信息网络立法。并且,因为信息网络也是国际化的,所以不仅需要国内法律的规制,还需要国际性规则予以调整,同时我国还应积极参与国际信息网络方面规则的制定。

(二)重视司法保护

我国宪法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网络言论的保护。“公共事务涉及公共利益,如果对有关公共事务的网络言论表达过多干涉,将不利于民主政治和社会进步;如果对有关公共事务的讨论限制过多,就会造成‘寒蝉效应’,网络的公共话语平台这一优势将不复存在。”[7]在司法实践中,因在网络中对政府及官员进行批评监督而受到处罚的案例时有发生,违背了宪法所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损害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因此,对于公民涉及公共事务的网络言论,应结合“明显而即刻危险原则”和“实际恶意原则”来综合考虑,加强对此类言论的保护,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三)普及网络知识和加强网民的法律意识

公民的言论自由权的保障最需要的就是公民的共同支持与参与,那么就需要对国民进行网络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充分的运用权力,维护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权利。通过普及法律知识,让公民能依照法律法规更好规范自己的网络言论,受侵害时能为自己找到法律依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对政策制定者进行因特网基本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也是有必要的。不懂基本的网络知识,政策制定者就无法制定正确的网络言论保护政策,公民也无法有效地维护自己在言论自由方面的合法权益。(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2]李忠:《因特网与言论自由的保护》,法学论坛2002年第01期。

[3]陈桃生《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贵州大学学报,2006,(1)。

[4]参见杨立心:《人格权法要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679页。

[5]秦前红:《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6]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7]徐显明:《国际人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79页。

上一篇:艾拉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与复发性研... 下一篇: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