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时间:2022-08-23 06:52:25

浅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兴趣,才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培养学生审美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之一。

【关键词】音乐 欣赏 兴趣

一、将音乐与其它学科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多表现机会

提倡学科整和是新的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这一理念运用于教学中,我以《大海啊,故乡》这一课为例。

1、与文学相结合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歌词。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生长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漂流四方/……

2、在教师朗诵完之后请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大海的画面,体会身处大海之中的无限情感。

3、教师讲音乐同样具有诗歌一样的魅力。(展示课件)导入欣赏,边听边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用表情和动作展示出来。

4、学生通过自己表演,欣赏课件中栩栩如生的画面,深刻地体会到乐曲中那祥和、浪漫的气氛,同时也深刻体会到身处大海之中的喜悦。这时候,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要求学生将自己平时积累的、关于描写大海的诗词作品配乐背诵给大家听。这样不但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还使学生在自我理解中,能更深刻体会到歌曲的情感。

5、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借助多媒体手段自己动手搜集关于《大海啊,故乡》的相关知识,下节课集体汇报。这样就将课堂不仅仅局限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而达到了延伸的效果,更加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达到了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的完美结合。

二、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共鸣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我记得一本书里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而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我告诉学生,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所处生活环境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而一首优秀的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也应该不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然后,我要求学生欣赏《保卫黄河》,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音乐播完以后,我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给乐曲起名字。并同时说明了自己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虽然有的同学在欣赏过程中断章取义,但需要肯定的是他们确实动了脑筋,展开了想象。因此,在我的音乐课上,每道题都有无数个答案,都是学生想象力的火花。

三、改变教学观念,要求学生大胆表现音乐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不注重表演、创作技能的发展,而侧重于感受、体验音乐的热情和能力的发展,这就使课堂变得沉闷、凝重。针对这一事实,我在音乐欣赏课中大胆地加上体态律动这一项,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浓郁、活跃,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的运动。学生通过走、跳、跑,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能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于不同的欣赏内容,学生动作缺乏时,教师就会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各种提示动作。例:1、双脚轻轻跳;2、双脚重重跳;3、单脚跳;4、跺脚;5、踮脚轻轻跳;6、走步;7、爬行;8、躺下闭上眼睛假睡;9、打呼噜由轻渐响;10、慢慢起身、伸懒腰等,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音乐做上面的动作,每个人都有超过别人的意识,这就充分调动了大家感受音乐的能动性,勇于大胆地表现音乐。

四、改变传统的师徒模式,追求无权威的学习机制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的探究过程。

例如:我在请同学们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时,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背景,它是描写红军长征路上发生的故事,一并引出长征组歌的系列乐章。在欣赏完之后让学生谈自己对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学生肯定是各述己见,教师不要对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想法进行批评或评价,因为他们能用自己的视角来认识世界,这是十分可贵的。音乐课就应该把主动权教给孩子们,让音乐课上永不结束真理。

《中国教育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个例子: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题问到:“雪花变成了什么?”有个颇有创意的学生写道:“变成了春天。”这分明是一个极有诗意、极脱俗的回答,可他偏不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上赫然写着“变成了水!”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语文、数学等工具学科,也经常发生在最具创造特点的音乐学科。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音乐教学习惯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要方式。这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学的传承式的教学牢牢地禁锢着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唯命侍从,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个“标准答案”,而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显然,这种死记硬背、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已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精神,更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因此,音乐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是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问题。只有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上实行深刻变革,才能使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五、改善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感

音乐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的“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欣赏乐曲《瑶族舞曲》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得“优”的机会。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会问一些很专业的问题:“乐曲的主题旋律是什么?三个主题旋律的速度是怎样的?”而对于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教师就会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请同学们注意倾听乐曲的速度变化,听到用手势表示,如:渐慢时伸出一个手指,渐快时伸出两个手指。”……一旦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教师立刻送给学生一个激励性的动作或肯定性的语言。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中学体育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