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初中诗歌教学质量

时间:2022-08-23 06:30:54

试论如何提高初中诗歌教学质量

摘 要:诗歌是和散文、小说、戏剧并列的四大文学作品样式之一,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诗歌教学质量没有得到的提高,教师只要求学生进行浅层次的诵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高。因此,教师应努力改变现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意境,教会学生轻吟慢品,细细品味,深入其中,认真感悟诗歌之美。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219-01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依然存在学生的学习激情不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该如何在时代潮流下推动诗歌教学的发展,获得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呢?本人认为,提高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有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有效的应急备案等诸多方法的配套才能够获得提高。为此,本人将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经验,详细地谈谈这个问题。

一、重导析,以导出趣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捕捉教材中可用来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由教师的正确引导分析来激活古诗中的形趣、情趣和意趣,是诗歌教学中激趣导学的重要环节。形趣,是教学中的直观形式所产生的一种审美趣味,它具有审美直观反应。由于诗歌与绘画有很多相通处。因此,绘画便是颇具“形趣性”的教学方式。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正道出了王维山水诗盛突出的艺术特色。所谓“诗中有画”即用文字代替绘画所用的线条色彩来展现具有诗意的画面,诗情与画意达到高度的统一。这也说明了许多动人的古典诗歌是融诗情画意为一体的,因此教学古诗可以把画面和为突破口,通过朗读分析诗句,将语言中包含的意象借助画面直观地表现出来。这种以诗作画给学生们提供了驰骋想象的机会,所以他们感兴趣,这样的活动激活了古诗中的形趣,加强了古诗教学的审美趣味情趣。情趣是指教学的情感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它具有情感体验效应。如果在古诗教学中导出诗歌的情趣,那么可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产生“乐学”的愉悦感然而如何导人情趣呢?不少作者在其成诗过程中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发生,如果在古诗教学中插入一些典故,这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趣,诱导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作品产生共振效应。这种情趣导入,可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产生最佳的美感效应。

二、要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点出了诗歌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这里的朗读并不是指学生毫无目的地去读,教师只有在诗歌教学中教会学生怎样读准、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这样的朗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卜迦丘说过:“诗人们在他们的作品里都运用最深刻的思想,这种思想就好比果壳里隐藏着果肉,而他们所用的美妙的语言就好比果皮和树叶。”也就是说,只有反复朗读诗歌,才能领会诗中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训练方式。

1、教师或学生范读,其他同学听读,想象诗句中描绘的画面,从而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我爱这土地》时,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可以想象到抗日战争时期国土沦丧,山河破碎,到处弥漫着战争硝烟的画面,感受到诗人艾青对祖国的一片赤胆之心。又如,朗读《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想象前几句的景物描写,感受诗歌意境,这样学生通过诵读就能领略诗人的思乡悲苦之情。

2、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歌朗读中的停顿、重音等。例如,教学九年级下册余光中《乡愁》一诗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熟读,然后让学生思考该怎样停顿和重音。教师可让学生朗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句,然后让学生回答停顿和重音,并要求学生指出“浅浅的”为何要重音。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正确朗读,而且也体会到了诗中所蕴含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点缀音乐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本身就与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代大多诗词都能配乐歌唱。“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胡儿能歌《琵琶曲》,童子能解《长恨歌》”,便足以证明。在诗歌教学中,用音乐点缀,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于是教学李清照的《武陵春》,就像走进音乐的殿堂。带领学生欣赏内容和把握感情之后,师生一道聆听并吟唱安雯演唱的流行歌曲《月满西楼》。此时,学生完全沉浸在优雅的诗词中,完全迷醉于空灵的音乐中。一曲音乐勾起学生对诗美的无限向往,效果比教者口干舌燥的繁琐的讲解不知好多少!还可以经常在朗读时,用乐曲搭配。

四、体会意境

在对学生进行诗意的讲解时,不能脱离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意象是组成诗歌的零件,而意境则构成诗歌的生命。意象在有些诗歌中比较朦胧,而在有些诗歌中却很清晰,作者的感情全部由意象来表达,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全由意象组合而成,而作者的羁旅之情也在这些萧然的意象中得到表达,思亲盼归之情也在夕阳西下的环境下显得尤为强烈。

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情感与现实或虚拟图景的高度融合,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音乐、视频、画面等形式让学生走进诗歌的意象之中并加以组合,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意境,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或者其他方式演绎意境。这样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也许会更加通透。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是作者归隐田园后淡然心境的真实写照,能充分表达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所在。

以上是本人平时诗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其实只要我们教师平时在教学中多做一些总结,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质量又何愁不能提高呢?

上一篇:探析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下一篇: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