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各阶段施工的质量管理探讨

时间:2022-08-23 03:53:43

高层建筑各阶段施工的质量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也有了高速发展。尤其在城市,随着土地的紧张及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文章结合本人经验,阐述了高层建筑

的施工过程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城市建设;高层建筑;管理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construction project also have a high-spee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city, with the land of tension and further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high-rise buildings are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Combining with the I experie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igh-rise build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anagement. ,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Urban construction; High-rise building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2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在地基基础、上部结构、装修标准、消防疏散、使用功能以及施工组织、现场管理等方面,与多层建筑相比,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此,参与高层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人员应具备高层意识。以下从一些工程质量事故教训,谈谈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注意事项。

1 充分掌握工程地质情况

高层建筑荷载大,基础深。因此,从设计到施工对工程地质资料都必须透彻了解,正确分析和充分掌握。在工程地质复杂场地,应加密钻孔;遇特殊情况,每个基础位置均应有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

如某高层建筑场地尺寸为100m×200m,采用人工挖孔桩,持力层为区块的中风化岩层下有强风化夹层,部分埋深达75m。建设单位接受邻近高层建筑工程在成桩之后,才发现桩底有软弱夹层的事故教训,对417根大桩全部作“超前钻”,结果发现有50%的桩下持力层有软弱夹层。设计根据“超前钻”提供的地质资料,对每根大桩都作出了建议深度,并把桩长控制在35m以内。

2 按规范要求检验桩基

桩基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必须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94对成桩质量检查、单桩承载力检测以及基础和承台工程验收资料的规定。据1995年某市对最近几年的35栋高层建筑的施工统计,发现桩基质量问题不少。其中采用预制桩基的有13栋,因挖土不当造成倾斜的9栋;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的有15栋,因混凝土浇灌不当造成桩身缺陷的4栋,桩端有软弱夹层的4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的有8栋,混凝土桩身有缺陷的3栋,桩端发现沉渣的4栋,桩端未到设计基岩的2栋,桩端有软弱夹层的4栋。

3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必须满足基坑支护结构在施工期间各种动、静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稳定性要求;此外,还应考虑基坑降水对周围建(构)筑物、道路和管线的影响,确保其安全。但是,由于设计方案或施工措施不当,而造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失稳破坏的重大事故屡有发生。

4 谨防地下室在施工阶段上浮

南方地区由于下雨、停电、排水系统故障等原因,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地下室在施工中上浮事故屡有发生。我们要通过抗浮稳定计算,并包括采取注水等稳定措施,以避免水的浮托力减少对地下室各个施工阶段带来的不利影响,防止上浮。下面事故,应引以为戒:高层建筑采用天然地基筏板基础,底板置于强风化基岩上,中间设有沥青油毡隔水垫层。施工到一层时,为检验地下室渗漏情况,在地下室与深基坑之间灌水。试水60d之后才继续上部结构施工,此时地下室已倾斜16mm。经掏槽发现,地下室底板已局部脱空,泥砂、碎石冲入基层脱空缝隙内1~4m。

5 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按合同到位并认真履行职责

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按合同到位履行职责和实施工程监理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有些高层建筑施工,名义上由一级企业承包,合同规定施工管理人员是高资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实际派驻的管理人员素质很低,加上甲方代表临时凑合,结果事故不断发生。

如某高层建筑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共有131根钻孔灌注桩,抽芯检验8根,结果有3根未入岩,其余5根桩底有沉渣(最厚达150mm)。该批桩被判为不合格,经济损失100万元。桩基事故处理后,该工程的柱混凝土施工又用错配合比,C40混凝土强度仅达到C30,致使地下室2层、地上1层的柱须全面加固,经济损失50万元。又如某高层建筑采用预制桩基础,施工人员不懂得挖沟机直接“骑”在桩头上挖土,挖斗乱碰会损坏桩基,结果造成128根桩歪斜,补桩费用达60万元。施工至第五层时才查出,由于现场施工监管不力,141组混凝土试块中,有20组低于设计强度;160组钢筋及焊接试件中,有37组不合格。

6 外墙装修工程必须安全可靠

外墙装修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许多伤亡事故都是由于不按规范设计或施工造成的。高层建筑一般都是人流量大的场所,因此,其外墙饰面或幕墙工程的质量必须安全可靠。据某地对在建的9栋高层建筑工程检查,外墙抹灰厚度普遍超过40mm。其基层抹灰厚度超过40mm的占65%(其中40%厚达80~120mm),需“加钉挂网”处理。某些发达国家为了保障人身安全,混凝土外墙面不准抹灰。

7 注意成品保护

高层建筑的安装和装修,标准较高,工期较长,施工单位很多。如某38层大厦工程,建筑面积36000m²,无总包单位,均由建设单位直接发包。其土建施工单位3个,工期2.5年,造价0.4亿元;而安装和装修等工程项目多达48项,施工单位40个,工期2.5年,造价2.5亿元。因此,高层建筑的成品保护问题十分突出。如直接在抛光花岗石楼地面上堆放金属材料及作加工工场,各工种交叉作业、墙面污染、铝窗踩坏、地面碰坏等已是司空见惯。后来的返修工作不但花钱多,而且色差明显,影响装饰效果。

因此,高层建筑工程应加强工程总承包方的管理权力,由总承包单位协调各施工单位、各工种以及各工序的关系,才能最终交出完美的产品。

8 减少设计变更

高层建筑常常是城市的标志和景点,涉及面很大,其结构安全固然十分重要,但环境规划、交通布局、消防疏散、装修格调也同样重要。因此,决策者在工程设计审定前应充分酝酿,尽量减少在施工中途的设计变更。如:某大厦主体工程完工后,与外商合资经营,按外商要求的使用功能进行大“改造”装修:屋面原设计活载2kN/m²,现增设屋顶花园;9~15楼客房从原设计的3套并作2套,卧室开间加大,隔墙粘土砖从梁支承改砌到楼板上,不但受力改变,而且墙体增高、自重增大;0.8m深的桑那浴大水池从7楼改到4楼,楼板承受不了大水池的重量,便将之悬空“挂”在柱上;6~7楼原为办公室,活载2kN/m²,现改为厨房,因排水沟需要,楼面用混凝土垫高0.1~0.15m,荷载增加3kN/m²左右;凡此种种,均未征得原设计单位同意,结果结构明显超载,不能安全使用。

9 结束语

现代高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大批先进的仪器和施工工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施工中,这对设计、施工、监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强度、三线、裂缝、安全都是些门类科学,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以上仅是本人从实践角度对高层建筑的质量控制管理方面提些微薄的观念,望同行对本文不到之处多提宝贵意见。

上一篇:浅析卫生间常见渗漏成因及防控措施 下一篇:论公共服务性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