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2-08-23 03:36:44

浅谈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预防 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元~3月在门诊进行体检的60 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其正常和溶血血清中的总胆红素( TBIL) 、 直接胆红素( DBIL) 、 总蛋白( TP) 、 白蛋白( ALB) 、 总胆固醇( TC) 、 甘油三酯( TG) 、 肌酸激酶( CK) 、 谷氨酰转肽酶( GT) 、 谷丙转氨酶( ALT) 、 谷草转氨酶( AST) 、 碱性磷酸酶( ALP) 、 酸性磷酸酶( ACP) 、 α-羟丁酸脱氢酶( α- HBDH) 、 钙( Ca) 、 无机磷( IP) 、 尿素氮( BUN) 、 肌酐( Cr) 、 尿酸( UA) 、 葡萄糖( GLU) 含量, 数据采用配对资料秩和检验的统计方法分析。结果 TBIL、 DBIL、TP、 ALB、 CK、 GT、 ALT、 AST、 ALP、 ACP、 α- HBDH、 UA、 GLU 的值溶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TC、 TG、 IP 的值溶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BUN、 Cr、 Ca 的值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标本溶血对很多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有显著的影响, 临床上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溶血的出现。

【关键词】溶血; 临床检验; 生化检验; 影响

【中国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68-01

标本溶血是日常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要求拒收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当抽血过快、 试管不洁、 血液流入试管时产生大量泡沫、 水浴温度高、 过度振荡以及离心血清时过快等原因会使红细胞破坏, 引起溶血[1]。从而标本因为含有红细胞内容物而影响检验结果。但就溶血对临床生化结果的影响并没有一个全面明确的评估, 所以对本院2012年元 月至3月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60 例正常人的血液标本进行溶血前后两次检测, 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溶血对大部分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大。所以要重视标本溶血的预防, 减少其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提高临床检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标本来源 选用的 60 例研究对象为2012年元月至3月期间, 随机抽取的在本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的空腹静脉血8 ml, 分装入两支试管, 各 4 ml, 一支马上进行检测, 另一支冻结30 min 后再融化检测。以离心后无脂浊、 黄疸、 溶血为纳入标准。

1. 2 试剂与仪器 检测所用试剂均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是 ci18200, 由美国雅培公司提供。

1. 3 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选择的 60 例体检者的120 例血清中的总胆红素( TBIL) 、 直接胆红素( DBIL) 、 总蛋白( TP) 、 白蛋白( ALB) 、 总胆固醇( TC) 、 甘油三酯( TG) 、 肌酸激酶( CK) 、 谷氨酰转肽酶( GT) 、 谷丙转氨酶( ALT) 、 谷草转氨酶( AST) 、 碱性磷酸酶( ALP) 、 酸性磷酸酶( ACP) 、 α-羟丁酸脱氢酶( α- HBDH) 、 钙( Ca) 、 无机磷( IP) 、 尿素氮( BUN) 、 肌酐( Cr) 、 尿酸( UA) 、 葡萄糖( GLU) 含量, 并进行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用 SPSS 13. 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数据以 “x ± s” 表示, 采用配对资料秩和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血液生化检验指标在溶血前后的测定值及比较结果:

TBIL、 DBIL、 TP、 ALB、 CK、 GT、 ALT、 AST、 ALP、 ACP、 α- HBDH、UA、 GLU 的值溶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TC、TG、 IP 的值溶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BUN、 Cr、Ca 的值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所有单位均采用国际标准单位) 。

3 讨论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是否能真实反应患者的实际状况十分重要。溶血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的诸多干扰和影响因素之一, 溶血[2]一般分为体内溶血和体外溶血: 体内溶血的原因有人工心脏瓣膜或大血管手术后、 恶性疟和药物毒性反应等; 而体外溶血的原因有抽血时负压过大、 机械性振荡、 水浴温度高、 突然低温冷冻、 血样接触表面活性剂、遗传病引起红细胞脆性增加等。由于一些物质在红细胞内外的含量有差异, 故一旦红细胞破裂, 其细胞内的成分势必进入血清, 对生化指标造成影响[3], 但究竟对生化指标分别有什么样的影响还没有明确。发现标本溶血, 应立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从方法学上对轻度溶血标本结果进行较正, 建立较精密的控制程序, 通过对统一发放的质控品进行测定评价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为减少误差, 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定要注意溶血的原因分析和对策[4], 在采血、 检验过程中必须注意: 压脉带不可扎得过紧过久; 注射器针头不能用酒精消毒, 在皮下反复穿刺3 次以上, 过度损伤组织, 抽出的血液带针头将血液注入试管, 或注入试管时用力过猛、 速度过快以免血泡过多引起血细胞破裂; 溶血会引起临床常用生化指标的误差, 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减少失误和误差,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旦发现溶血标本, 应主动与临床联系, 建议重新采集标本。因此, 在标本的采集、 运送、 分离和检测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溶血, 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提高医疗质量。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溶血可以影响生化检验的结果, 在检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溶血, 妥善处理和保存标本, 严格把握质量关[5]。减少误差, 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标本溶血应立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从方法学上对轻度溶血标本结果进行较正, 如规范化抽血步骤, 建立一个较精密和敏感的控制程序, 通过对统一发放的质控品进行测定评价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可以通过制定操作技术标准化来实现细胞外溶血: 抽血器和容器必须干燥洁净,尽量用一次性抽血器; 不用或短时间使用止血带; 不宜过快,以免产生大量的泡沫[6]; 抽血后取下针头再将血液沿试管口壁徐徐注入容器内; 若用血浆应轻轻倒转容器与抗凝剂混匀,切勿用力振摇; 采集后的血标本应立刻送检,不宜超过 2 h;血清或血浆与血细胞应在采血后尽快分离,不宜超过2 h, 一般血标本室温放置30 ~ 60 min 或37℃水浴30 min, 标本离心前自行凝集, 不用器物剥离血块; 离心机转数控制在 1000 ~2000 rpm,离心5 ~ 10 min; 血标本不能直接放入冷冻室,避免融化后溶血[7]。

参考文献

[1]邢培青, 刘玉振. 实用输血检验.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1: 7- 8.

[2]刘树文, 渠建军, 巩秀丽 . 溶血标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 2( 4) : 46.

[3]Tietz NW,Fineley PR. Clinical guide to laboratoryphia: WB Saun-ders Co, 1993: 20, 70, 20, 205, 310.

[4]张丽霞.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0, 23( 4) : 251- 252.

[5]Carraro P,Servidio G,Plebani M. Hemolyzed specimens: a reasonfor ejection or a clinical challenge. Clin Chem, 2000, 46: 306- 307.

[6]Rafmeyer D,Bondon M,Manchon M,et al. The influence of bili-rubin, haemolysis and turbidity on 20 analytical tests performed onautomatic analysers. Results of an interlaboratory study. Eur JClin Chem Clin Biochem,1995, 33: 31- 52.

[7]Lippi G,Salvagno GL,Montagnana M,et al. Influence of hemolys-ison routine clinical chemistry testing. Clin Chem Lab Med,2006,44( 3) : 311- 316.

上一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微血管并发症的... 下一篇: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