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之探讨

时间:2022-08-23 02:11:36

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之探讨

摘要:为了保证地下工程在峻工后的正常使用,以及减少维护费用,解决好地下工程的防渗漏工作是关键。防水层质量不过关,主要是材料方面和施工方面的原因,也有设计方面的问题等等。本文着手从提高混凝土本身防水抗渗能力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 施工

防水质量

前言: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改进和完善并向有关人防工程发展,地下工程的数量及面积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加,尤其在民用建设项目的建设中,,防水混凝土的自防水施工质量是地下工程防渗漏工作的关键, 要解决好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当今社会地下工程发展的需要。

一.选用合理结构形式、优化构造节点设计

1、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结构自防水(含外加剂)为主的防水主导思想在《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结构自防水法是利用结构本身的密实性、憎水性以及刚度,提高结构本身的抗渗性能,通常被称为刚性防水。设计中在结构选型方面,应根据防护要求、平时和战时使用功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能方的不长、能整的不散,避免结构突变(或断面突变),尽量使结构选型规则、整齐,借以提升结构的整体刚度,减少裂缝开展及变形缝的设置。

2、构造节点设计变形缝、施工缝和其它(例如穿强孔、阴角等)构造节点的设计在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防水薄弱环节,在设计中应尽量不设或少设。

3、长期以来就有“十缝九漏”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却也充分暴露出变形缝防水存在的问题。变形缝的渗漏问题是地下工程的通病之一,已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解决好它们的防水设计是铲除这一病害的根本。十缝九漏,究其原因,除变形缝防水施工难度较大外,防水设计中的单一防线也是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在变形缝的防水处理上加强重视,变单一式的防水设计为复合式防水设计。目前,应用最广的复合式防水设计有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中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嵌逢材料复合使用;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使用。

4、关于施工缝的防水设计,传统的凹缝、凸缝、阶梯缝、钢板(橡胶)止水带,其原理都是延长渗水线路,等于加大了混凝土的厚度。这一原理除本身不完善外,施工起来也不好处理,因此不再提倡单独使用。建议采用外贴式止水带与中埋钢板(橡胶)复合使用,其中以遇水膨胀胶条或腻子条与中埋钢板(橡胶)复合使用最佳,但在防护结构中宜采用钢板,以确保工程的防护效果。

5、穿墙管、线、螺栓宜采用止水环与遇水膨胀腻子条复合使用,且应采取防止转动的措施,如将止水环平面外形改为非圆形。

二、防水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一)主控项目

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二)一般项目

1、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正确。

2、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3、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为+15mm、~10mm;迎水面钢筋保护层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lOmm.

三、防水混凝土一次浇筑量不能过多

浇筑分层过厚,振捣器作用有效半径长度不够,易发生漏振、欠振现象。混凝土因振捣不密实容易产生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而影响其防水抗渗性能。

防止措施:根据防水混凝土采用的振捣方法来确定其浇筑层的厚度。施工时还应注意,每层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h,气温高于30℃时不得超过1h。

四、防止混凝土养护不良、不及时

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及时,或拆模后即暴露在大气中,不采取养护及其他防范措施,轻易造成早期脱水,不仅使水泥水化不完全,而且游离水通过表面迅速蒸发形成彼此连通的毛细管孔网,成为渗水通路。同时混凝土收缩增大露在大气中,不采取养护及其他防范措施,轻易造成早期脱水,不仅使水泥水化不完全,而且游离水通过表面迅速蒸发形成彼此连通的毛细管孔网,成为渗水通路。同时混凝土收缩增大,出现龟裂,使混凝土抗渗性能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抗渗能力。

施工时采取的措施: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及时养护,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进步四周环境的湿度,延缓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时间,使水泥得以充分水化,由水化产物堵塞毛细孔隙,从而形成不连通的毛细孔,使混凝土抗渗性得到进步。

2、加强早期养护,特别是7d内的养护对混凝土极为重要,也是混凝土获得强度和抗菌素渗性的必要条件。一般养护期不少于14d,采用火山灰硅酸盐水泥配制的防水混凝土不应少于21d,天天浇水2次~3次,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表面。

3、炎热季节防水混凝土拆木模板前应先往木模板上浇水,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有充足的水分。拆模后应立即浇水养护,并覆盖湿草袋、塑料薄膜或喷涂养护剂,以避免和延缓混凝土失水过快。

五、 墙体分批浇筑防水混凝土

墙体分批浇筑防水混凝土时,振捣深度不够,振捣器未前一层已振实的混凝土中,这样轻易导致先后两次浇筑的混凝土界面间结合不严密,形成施工缝或局部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影响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整体性,成为防水工程渗漏的隐患。

防止措施:消除分层浇筑的混凝土界面间的任何不密实缺陷。

1、若采用式振捣器振捣时,浇筑分层厚度一般为300mm左右,分层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2h,气温超过30℃时不超过1h。

2、第二层防水混凝土浇筑时间应在第一层初凝之前,将振捣器第一层混凝土中深约50mm~80mm,并充分振捣,减除第一层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气泡,使两层混凝土混为一体,形成均匀整体的防水混凝土结构。

六、地下防水工程施工中应遵循的原则

1、自防为主的原则

工程自防水结构通常采用C30防水砼,在外加剂方面一般选用PNC砼早强膨胀剂。PNC属于硫铝酸钙砼膨胀剂,除具有膨胀功能外,对砼还有显著的早强、增强、低温硬化、抗渗、防冻害、抗硫酸盐等性能。

2、多道设防、刚柔相济的原则

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就是,在工程围护结构的迎水面上粘贴防水卷材或涂刷涂料防水层,然后做保护层,再做好回填土和地面防水,达到多道设防,刚柔相济的原则。

七、应留意施工缝的处理施工缝是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也是地下工程易出现渗漏的部位,假如施工缝处理不当,极易形成渗漏水的通道。 防止措施: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尤其是顶板、底板更不宜留设施工缝,墙体必须留设施工缝时,只准留水平施工缝,并应留在高出底板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墙接缝线以下150mm~300mm处。1、在施工缝的迎水面抹20mm厚聚合物防水砂浆,并在其表面粘贴3mm~4mm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涂刷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2、采用中置式钢板止水带时,止水带应垂直放置于施工缝的正中间位置并固定牢固,其翼缘应朝向迎水面,以更好的起到止水作用(见图1)。

3、施工缝两侧的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不能太久,以免接缝处新旧混凝土收缩值相差太大而产生裂缝。 4、为使接缝严密,浇筑前应对缝面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浮粉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再展20mm~25mm厚水泥砂浆一层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5、施工缝处的模板应后拆。

八、应注意问题

1、蜂窝、麻面的造成原因是振捣不当,脱模早,模板干燥,模板缝隙偏大跑浆。

2、孔洞的造成原因是漏振,在管道密集预埋件和钢筋稠密处浇灌砼困难,应采用细石砼浇灌。

3、渗水、漏水是由于施工缝接槎处未处理好或施工中漏振,随意加水,水灰比不准造成,应严格控制计量,认真振捣,认真处理好施工缝。

九、成品保护

1、保护钢筋模板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和模板。

2、在拆模和吊运其他构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企口及撞动止水带。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器盒及预埋件的位置,防止振捣时挤扁或预埋件移位。

十.结束语

本文着重讨论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自防水能力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并提出相关操作方式。在施工中,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及时掌握新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工作中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共同探讨新的施工工艺,进行技术交流,以提高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自防水能力施工,使施工防水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并有利于今后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⑴ 陈 哲,李建楠.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实践[J].山西建筑,2006,32(2)

⑵ 沈春林.地下防水工程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上一篇:关于室内装饰材料的探讨 下一篇:工程造价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