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农村生活环境与居民健康调查报告

时间:2022-08-23 12:55:58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农村生活环境与居民健康调查报告

摘 要:目的:了解重工业城市――攀枝花的农村生活环境和居民健康状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攀枝花市盐边县3镇4乡,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资料搜集法,调查302户农村家庭(共1656人)的居室环境、村落环境、健康状况。结果:在房屋结构中以砖瓦结构为主(58.4%);家庭生活能源以木材、秸秆为主(45.81%);大都使用节能清洁产品,如太阳能(92.58%)、沼气(29.51%)等;居室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均很不错;家电使用以彩色电视机、电话、电饭锅、电扇为主(76.8%)。饮水方式以集中式供水为主(55.5%);每年当地产生生活污水约35.5万吨,生活垃圾约0.7万吨,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达67万吨;家里使用杀虫剂、农药、化肥占(78.4%)。当地居民对健康的理解往往仅局限于身体健康(62.3%);主动做健康咨询的仅占(45.2%),定期做健康检查的次数太少、频率过低;有7.7%的人经常锻炼,38.9%的人偶尔锻炼,53.4%的人从不锻炼;为数不少的人(1381人,83.4%)对“被狗咬伤才会得狂犬病,被其他的动物咬了不会得狂犬病”的问题认识错误;当地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血压普遍偏低。结论:盐边县农村的生活环境中电磁辐射污染、土壤污染和水污染较严重,当地领导应大力搞好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加强土壤污染和水污染的治理;当地卫生局应重视居民健康状况,普及居民的健康、卫生知识,特别是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和科学饮食的习惯。

关键词:农村 生活环境 居民健康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221-02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最南部,有着“钒钛钢铁之城”的美誉。近几年来,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也快速增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了解、分析攀枝花市农村生活环境和居民健康状况,对推动攀枝花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中的生活环境包括居室环境和村落环境。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选择攀枝花市盐边县进行调查。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3镇(永兴镇、渔门镇、桐子林镇)4乡(和爱彝族乡、惠民乡、高坪乡、国胜乡)的18个村,对其中的302户家庭共1656人进行调查。在被调查者中,25岁以下者占10.63%,26~45岁者占50%,46~65岁者占29.78%,65岁以上者占9.57%。

2.调查方法及内容:调查由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社会实践调查小组(共计23人)于2010年7月14日至7月20日进行。调查人员在调查前对问卷内容和调查技巧进行了统一培训后,以2~3人为一组,深入到户进行调查。此次调查的方式有问卷调查法、资料搜集法。其中部分问卷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剩余部分由调研组成员通过访谈形式把问卷题目融入到谈话内容中。另外,我们还通过访问村干部搜集一些关于该县的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个人情况、居室环境、村落环境和居民健康四部分。个人情况包括民族、性别、年龄、工作及居住区域。居室环境包括房屋结构、家庭生活能源、居室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家电使用情况。村落环境包括饮水方式、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水资源、土壤资源利用。居民健康包括居民对健康的理解、做健康咨询的方式、做健康检查次数和频率、卫生保健的意识和行为、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的防治意识和行为状况、居民饮食状况及常见疾病的种类。每小组调查后即时核对调查表,立即补充和更正信息;每日进行总结,进一步确保信息准确性和一致性。

3.统计学方法:对每一份调查结果进行逐一整理, 将数据录入Excel。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酗酒定义为至少一次饮酒量≥50克以上白酒或相同酒精量的其他酒;吸烟的定义为每天至少吸1支,连续吸烟≥1年;“偶尔锻炼”和“从不锻炼”为缺乏运动,即指每天的体力活动

二、结果

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18个村,302户家庭(汉族212户,少数民族90户),共1656人(汉族1160人,少数民族496人)的生存状况信息。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其中汉族为103.8,少数民族为107.5)。当地人口结构、劳动力分布,见表1。

2.居室环境现状。盐边县居民在房屋结构中以砖瓦结构为主(58.4%);家庭生活能源以木材、秸秆为主(45.81%);大都使用节能清洁产品,如节能灯、太阳能、沼气等;居室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均很不错;借助攀枝花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安置太阳能农户所占比例高达92.58%,安置沼气农户所占比例达29.51%。家电使用以彩色电视机、电话、电饭锅、电扇为主(76.8%),因此,家中目前存在最严重的污染是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污染。

3.村落环境现状。盐边县是一个由汉族、彝族、回族、傈僳族、苗族组成的一个多民族县。只有55.5%的农村居民采取集中式供水方式。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35.5万吨,生活垃圾约0.7万吨,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达67万吨。同时,城区工业污染向当地农村转移趋势增加,一些城郊接合部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其处于二滩水电站的核心位置,水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水资源除自然降水外,还有地下水资源总量占3.1亿m3,全县共有水资源量25.66亿m3,占攀枝花市总面积的60.84%。盐边县农业用水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大小水库、蓄水,引水工程等给农田补充,供农作物、林木吸收利用。据调查,现今大量的生活污水(有机质、洗涤剂),农业(化肥、农家肥)、工业废水,垃圾等排入湖水,而喷洒在农田里的农药、化肥等污染物,经雨水冲刷随地表径流有50%~70%进入水体,从而形成水体污染,使水质恶化。

4.农村居民健康现状。(1)农民的卫生条件和就医情况。调查中发现,盐边县居民对健康的理解往往仅局限于身体健康(62.3%)而忽略心理和社会道德健康;主动做健康咨询的仅占(45.2%),定期做健康检查的次数太少、频率过低,就医行为少。对“看病费用可以报销多少”的问题,回答可以报销30%~60%的为92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6.1%;可以报销60%以上为3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2%。在“全家去年医药费支出多少元”中,1000元~3000元的为140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4.6%;而去年的医药费支出估计占全家的总收入50%以下的为136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2.1%。(2)卫生保健的意识和行为。被调查的农村居民的卫生保健的意识和行为(见表2)。(3)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的防治意识和行为状况。农村居民的饮食状况(见表3、表4)。(4)据义诊发现,当地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血压普遍偏低,这可能与当地海拔较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结构有关。除此之外,胃肠炎症、妇科疾病、肩周炎、皮肤病等疾病也是当地的常见病。

三、讨论

1.调查显示,当地农村的男女人数相差不大,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性别比无明显差异。这与当地大力倡导男女平等以及落实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有关。人口结构中汉族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少数民族,这与当地政府鼓励少数民族生育政策有关。当地农村的劳动力以务农为主(占65.9%),但汉族的外出务工高于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受教育的程度低于汉族有关。

2.调查显示,当地家庭生活能源以木材、秸秆为主(45.81%),与当地森林覆盖率高,木材产量大有关。太阳能普及率高达92.58%,与攀枝花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密切相关;当地的沼气的普及率(29.51%)超过四川省的沼气普及率(21%),主要与当地政府补助安置沼气的农户政策有关。推进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可以重点搞好农村沼气的推广应用,继续开发水能等清洁能源。

3.调查显示,当地的村落环境中主要存在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因此,当地应大力实施绿色环保建设,搞好植树造林、农田林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屏障,加强土壤污染和水污染的治理。(1)合理使用农药,重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农业生产中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使用范围、喷洒次数,提高喷洒技术,改进农药剂型,严格限制剧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重视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开发生产。可采用种子包衣、内吸药剂浸种、拌种、涂茎、滴心、撒施颗粒剂、定向喷雾等施药技术,减少农药施用量。(2)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严格控制有毒化肥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增强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改善微生物的流动条件,加速生物降解过程。推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主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施用各种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相应的施肥方法。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为农民提供确切的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时期,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平衡供应,减少化肥的浪费,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3)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的排放,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在工业方面,要求企业生产中排放的“三废”必须在工厂中进行回收、处理,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对于目前还不能综合利用的“三废”,务必进行净化处理,使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重金属污染物,原则上不准排放,固体垃圾,一定要经过严格机械分选和高温堆腐后方可施用。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厂排出的废水可能是无害的,但与其他工厂排出的废水混合后,就变成有毒的废水。因此,在利用废水灌溉农田之前,应按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进行净化处理,这样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4)实施乡村清洁工程。以村为单元,以农户为基础,通过配套建设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农村废弃物分类收集与处理利用设施、农田有害废弃物收集设施,综合集成推广各类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推进农药化肥减施,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与转化利用,以点带面,逐步推进,让全县农村达到“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的目标。

4.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对健康的理解往往仅局限于身体健康(62.3%),主动做健康体检的人仅占45.2%,定期做健康检查的次数太少、频率过低,从不锻炼的人达53.4%,就医行为少。在基本的卫生保健意识和行为中,41%~68%的农村居民具有正确的知识,但超过半数的农村居民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就医成本之高,从客观上对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造成了一定的限制,这样势必对农民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当地部门应大力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和科学饮食的习惯,改变其只注重身体健康的片面认识;通过增设心理咨询中心,注重群众心理健康;改善社区卫生条件、就医环境等,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定期开展义诊等实践活动,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利用人群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生活质量等调查问卷,提高农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初级卫生保健形成率,使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精神状况达到良好状态。

总而言之,农村卫生问题和农民健康意识不可能一蹴而就,任重而道远。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推广与教育,进行健康观念的宣传和卫生行为的干预,开展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居民体育锻炼和健康体检的积极性,增强农村居民对隐患疾病的认识,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讲座等,都将是今后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重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只有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加快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完善生活环境,也才能不断促进村民健康、快乐地生活劳动,进而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致谢:感谢攀枝花市盐边县领导和各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为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感谢此次社会实践的队友张凤、任思睿、苏文凤、何川、罗胜、汪于涵、唐妙、倪洪、伍雪梅、廖科、耿婷莎、陈露、田云宇、李帅、温双钰、严秀林、曹思源、汪沁为本文原始数据的获得提供了帮助,谨此一并感谢!)

参考文献:

1.焦淑芳,尹香君,王瑜等.北京市城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4):174-176

2.文华成,杨新元.当前农村沼气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生态经济,2006(11):70-73

3.黄晶晶,林超文,陈一兵,张庆玉.中国农业资源污染的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

4.顾东风,黄广勇,徐希胜等.北京房山农村8年健康促进对人群心血管知信行的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1):8-111

5.李卫华,丁洪.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1)

(作者简介:雷飞燕,封颖,张亮科,谢玉先,工作单位为: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通讯作者:汪辉文,工作单位为: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责编:若佳)

上一篇:关于青海省科技创新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对玻纤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