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8-22 08:32:34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策略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初中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通过思想品德活动课对他们进行教育,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思想品德。本文尝试研究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特点及教学策略,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

目前,我国迎来了新课程改革,新课改对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教师在活动课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和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结合他们的具体情况开展思想品德活动课,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先分析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此为根据提出开展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对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体和心理都以加速度发展和变化。

1.自我意识开始萌生

少年期是人的第二个自我意识发展高峰期,绝大部分初中生希望快速摆脱童年的印记,进入成人世界,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希望真正体会人生的意义。

2.人际交往欲突出,社会适应能力脆弱

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家庭和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力开始弱化,社会、学校和同伴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所以,他们渴望人际交往,但由于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因此,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3.情绪波动起伏大

初中生心理不成熟,情绪波动大,容易冲动,如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遇到挫折也易悲观丧气。

初中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承担着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使命。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呈现出实践性、互动性和创新性等一系列特点。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成人”的教育,这既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二、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策略

1.用社会时政热点点亮课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可以为教学内容“抛砖引玉”,为提升教学效果功不可没。运用社会热点问题导入,它“新、热”等特点,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思想品德》八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的新课导入中,我引用了当时的社会热点:醉酒驾车入刑作为新课导入的材料,我先让同学们观看了几张酒后驾车的漫画及醉酒驾车造成交通事故伤亡的数据,以此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了在我们公共生活中存在的危险行为以及带给我们社会的危害,从而展开本课的学习。由于醉酒驾车是社会热点,同学们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同时,公共交通同样也是大家都知道与参与的公共场所,因此,当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与数据时,都纷纷发出感叹与想法。当了解到醉酒驾车已列入刑法,同学们便很自然地接纳了这一措施,也形象生动地理解了法律规定的性质及作用。从教学实践中可见,通过这一事例的分析使同学们能生动地了解到法律是保护公共生活安全有序的法宝,同时也为整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2.使用多种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中应该转变教学的方式,从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思想品德课中时常会出现讲道理的内容,然而面对学生,如果仅以单一的方式讲道理,想必教学效果一定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让学生们在不同的体验与感悟中领会知识与道理。例如。课堂讨论、小组学习、辩论、游戏等方式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生动深刻地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学有所获,更乐于学习。比如我组织的课前五分钟新闻演讲活动就是出于这一目的而开设的。学生可以选取本周以内国际国内时政热点新闻作为演讲内容。并简单谈谈自己对这一新闻的看法。当新闻演讲结束,我进行简单的点评与讲解。这样做,不仅能指导鼓励学生对社会时政的关注,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生成性的素材。班级中的同学轮流进行演讲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方面提供了一个平台。

3.教师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未知领域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教学课堂,还必须让学生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在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很多同学认为老师是万能的、无所不通的,把老师看作权威,看作高高在上的智者,而自己却扮演着遵从者、钦佩者、服从者的角色。很多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在教学中不敢或不会承认自己的未知领域或在教学中的过错,在教师的权威下,学生在老师面前没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也就没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自己的未知领域、自己的无知或学习中的过错,更不敢对老师提出挑战或怀疑,也怕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丢了面子。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师生都会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着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影响着快乐的教学课堂,影响着师生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和教学相长,更不用说创新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教师并非也不可能无所不知,即便是专家也不可能通晓一切。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不仅仅是来自教师和课堂。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师生间相互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大胆地、勇敢地承认自己的未知领域,不怕在学生面前丢自己的面子,就为W生创造了一个具有情绪安全感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愿意并公开地承认自己的无知,承认自己知识的漏洞或学习中的过错,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敢于提出各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也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合作伙伴,学生有了情绪的安全感,教师抛去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课堂中就会充满活力、充满快乐。

“教学无法,贵在得法”,改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措施有很多,值得教师不断探索,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文静,张锦屏.思想品德课教学与时代意识培养[N].伊犁日报(汉).2010年.

[2]天水市秦州区牡丹中学 邓爱芳.谈思想品德课教学[N].甘肃日报.2010年.

上一篇: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感谢食物让故事有所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