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高效课堂建构的实践与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22 08:21:43

问题导向高效课堂建构的实践与策略研究

山东省潍坊市教科院提出的“345”优质高效课堂精神以及目标教学思想启发了我们的教学思路,给教学带来了可喜变化。课堂上,学生们变活了,成了课堂的主人。但我们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感觉到课堂表面是活了,但学生缺乏静心思考;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但探究的深度不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但缺乏质疑的声音。学习从“问”开始,没有了问题的思考,缺失了问题意识,就丧失了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2010年9月开始,我们成立课堂研究项目组,针对我校的课堂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与创新,最后集思广益,多方考察,谨慎求证,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与我校学风“学习从问开始”相符的“问题导向”高效课堂建构实施策略。

一、基本内涵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问题导向”高效课堂建构的价值取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向课本发问,向作者发问,向自己发问,向同学发问,向教师发问,向权威发问,向生活发问;既在自主学习中发问,又在合作学习中发问,还在巩固练习中发问。通过生生、师生、组组间的交流、争辩、争论、反馈来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策略

1.设计“问案”,激情导学。“问案”就是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紧扣每堂课的知识点把学习目标问题化。这是学生学习的导向,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根源。激情导学要立足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这一节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激情和求知的迫切愿望。忌用脱离生活实际的空泛的导入事例、直接进入主题的方式,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2.自主学习,释疑“问案”。让学生根据“问案”阅读教材,边看边思,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并作出标记,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在此基础上,解决“问案”中的问题。对于个人不能解决的疑点、困惑问题、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做好记录。

3.合作学习,交流质疑。(1)对以下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①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案”中的问题;②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一是教师所提问题的延续和深化,二是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新的困惑。(2)小组合作学习中,后进生和中等生的问题由优等生来回答,有争议的小组成员共同商讨解决,小组能解决的问题不问师。把小组合作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小组交流中提出的新的问题记录下来,准备交流展示。(3)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之中,调控各小组的学习状态,及时掌握搜集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障碍,教师要适时适度地进行点拨。

4.精讲点拨,深度释疑。(1)精讲六点:①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仍未得到解决问题和困惑。②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③相似、相关的知识联系。④讲知识的合理延伸。⑤适当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⑥采取查点结合的方式进行点拨。(2)精讲四问:讲什么?老师讲还是学生讲?什么时候讲?怎样讲?怎样诱发学生再度质疑,要体现“教”,服务于“学”的教学理念;处理好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的关系。

5.应用创新,问题再生。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精选例题和练习题,纵横变式、拓展训练。

6.达标检测,反馈提升。教师提前编写定时定量规范化训练题,题目的设计要有梯度,围绕教学重点,注意疑点、难点和易错点,既利于大多数学生的达标,又能让学生进一步暴露问题,以便师生进行查漏补缺而进行补偿教学。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独立完成,不能交流。

三、实施效果

1.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变“教师为主体”为“教师为主导”,变“教师讲授”为“教师引导”,变教师宣布正确答案为学生主动探究正确答案,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学生提问多向解决”,教师的授课始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

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单纯地听讲转变为以思考为主,由接受知识转变为探究知识,由知识的信奉者转变为质疑者,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益。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素养得以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展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形成共识,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实践,素养在学习中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课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老师的工作热情,实验班级在测验中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

四、实践反思

1.进一步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的实践研究。在前段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发现,超课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这和我们的教学设计有关,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下一步我们需在如何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如何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合理展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2.进一步加强小组建设的策略研究。建立容易建设难,天卉中学校长如是说。这说明小组建设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共性问题。如何建立小组动态管理体系,通过小组建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上一篇: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