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教学

时间:2022-08-22 02:46:22

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主要依靠描述性文字和补充说明的图片、图表。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传统教学模式里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其快捷的政治信息组织方式、存储方式和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可以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时间和空间,激活学生的兴趣,与社会和世界接轨,从而改进政治课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1 多媒体的正确运用

1.1 不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其不是万能的

许多教师认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万能的,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过去旧教学模式,确实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殊不知,大量使用多媒体也导致课堂容量过大,短短一节课,教师连续不断地向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事例和材料,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一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却似懂非懂,如过眼云烟。所以,高中政治课教师不仅要运用多媒体增加学生的信息量,同时也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切不可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万能的,那种完全用多媒体演示取代教师讲解的做法是不妥的。

1.2 恰当地选择课件内容

现行的思想政治教材中,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克服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存在的选题不当的问题呢?首先,笔者认为教材中课程资源丰富的课题,最好用好教材的资源,因为如果再增加过多的材料的话,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在课件内容的选择上,最好不要重复教材内容。本来通过引导学生看书可以解决的问题,却把它搬到课件上,等于对教材的机械翻版和简单重复,从而淡化了教材的作用。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学生也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选择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时,首先要选好题,选题是成功的关键。

1.3 在课件制作上以学生为中心

在课件制作上,许多教师喜欢将自己所会的软件功能全部体现,将自己能收集到的素材全部用上,一味追求表面形式的新颖花哨和动感效果,无论什么图形、图像、动画效果、音乐都制作进去,结果导致课件内容主次不分,杂乱无章,导致上课时学生一味地注意课件中图案和动画效果而忽视了教师对具体内容的讲授,因而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很多多媒体课件常常被用来开公开课、示范课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它难得几次闪亮登场,所以,大多数教师都把课件做得好看但不实用。

1.4 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主次不能颠倒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只能辅助教学、服务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放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忽略,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的速度快,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忽视与学生思维节奏的合拍。另外,在多媒体教学中,不少教师“金口难开”,认为只要将课件演示给学生看即可。这样一来,教师根本起不到主导的作用,教学如同放电影,学生对教学目的不了解,对教材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没有把握好,也不理解,课堂教学最终流于形式。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不能颠倒主次,教师不可忽略讲解作用,要讲清讲透,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1.5 运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注意将德育溶入课堂教学中

政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政治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国情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在教学中,教师把相关的内容渗透到形象生动的课件之中,使之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激发学生对党、对社会主义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对学科教学整合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刻

许多教师对整合的理论虽有一定认识,但仍停留在“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就是整合”这种极为肤浅的层面上。甚至一些教师过分追求多媒体效果,把课堂上一些不应该“动”的文字和图片放到课件中,结果适得其反,分散了学生学习注意力。笔者认为学科整合的立足点应该是学科教学,而不是信息技术,应该是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学习的能力。当然,不能否认为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些地方的确建立起网络平台,提供了一些网址,但有的教师对信息素养的能力仅理解为网上浏览、提高打字速度、收发邮件等,忽视了学生对信息分析、加工、处理或综合运用等能力的培养。在网络平台的维护方面无法做到良性互动,讨论区的自由发言经常不围绕主题开展,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的教学资源

诚然,网络为学生的学习带来诸多便利条件,但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传统的学习资源就无法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众所周知,网络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过分依赖会迷失其中,舍本逐末。理想的状态是在传统学习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从学校到家庭进行全方位的引导,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3 目前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深度不够

部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把大量的素材罗列在一起,使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的资源没有层次性和系统性,从而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甚至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将学科教育的内容与网络资源有效结合,更需要教师做基础工作,引导学生做好对无关信息的筛选、过滤工作,有条件的可利用局域网,设立防火墙,以便防止学生受到不良影响。另外,不能停留在用课件、文字播放或“呈现内容”的层次上,应该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学习环境。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依据学科特点为学生设计多种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或协作交流的空间,实现学科有机的整合。

3 采取适当手段,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

整合的有效性

1)应该不断提高教育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包括更新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树立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建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良好使用习惯。2)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综合教学目标的能力;分析把握学生特征和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各内容之间相互关联的能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能力;等等。3)教育部门与学校应该建立起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综合考核机制,包括教学设计的考核、教学综合能力的考核等方面的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使教师能够自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研究掌握新教法、新模式,不断寻求顺应教育现代化自我发展的新思路,从而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课堂教学还存在教师操作不熟练问题,对课堂教学造成干扰。更有甚者,上课由于操作不熟练,不得不由其他教师帮助自己完成多媒体教学的操作。因此,教师要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切实提高政治课的教学实效,真正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以上是笔者对多媒体教学在政治课中运用的几点体会,尽管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但应该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中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笔者坚信,只要在多媒体程序的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要求,提供更大的灵活性,那么,不光是中学生政治课,任何学科都将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获得益处。

(作者单位:山东省桓台县鱼龙中学)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利用网络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