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着“爱”孩子

时间:2022-08-22 06:09:27

〔关键词〕溺爱;严爱;纵爱;真爱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分别是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位列第一,可见家庭这位“雕塑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孩子成长的首席指挥官,我们的责任重大。在孩子充满快乐与艰辛的成长历程中,爱是贯穿其中的一根线,牵动着父母与子女的心。会不会爱?用什么方式爱?付出多少爱?这些感性与理织的问题成为考验家长和孩子的一个个现实的难题。作为一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笔者从咨询与疏导的众多个案中,梳理出关于家庭爱的教育的一些误区与良径,与家长朋友们分享。

一、溺爱——家庭教育中最糊涂的爱

很多来咨询的家长,几乎都有这样的疑惑:父母一心为了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只要孩子提出来,父母想方设法都给办到,可是孩子就是不听话,不体谅父母,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看到他们苦恼的表情,我会请他们思考这样的问题:你爱孩子吗?你会爱孩子吗?他们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掏心掏肺”的爱。其实这种爱就是满足孩子一切需求的溺爱,其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轻易满足型

此类型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不会拒绝孩子的要求。甚至有些家长还很“大方”,总怕孩子在外面为难,随便给孩子过多的零用钱。孩子享受这样的“优惠政策”,久而久之必然会变得不珍惜钱物,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不懂得体贴他人,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心智不成熟,辨别能力低,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决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乱花钱的欲望,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请求,一定要理智地拒绝。

2. 包办代替型

这是家长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一切由家长承包。在家里,孩子一点家务都不会做,而且也没有做家务的意识;在学校,打扫卫生有畏难情绪,总是粗枝大叶,草草了事;在外面,更是什么都不敢做,生怕有危险,不安全。前段时间听一位家长说,孩子大扫除时,玻璃没擦干净,老师让重擦,孩子哭着打电话回来,让奶奶赶快去帮忙。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能长大吗?常言道:没有尝试就没有见识。家长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孩子有独立尝试的机会。尽管在起步的阶段孩子可能会走弯路,但是这些经历可以让孩子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这会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3. 害怕哭闹型

哭闹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整人招数,特别是孩子小时候,拿哭闹吓唬家长是所有孩子的法宝。尤其是在商场或有亲友在场时,看到想要的东西,这个法宝非常管用,往往此时孩子都能得逞。大人都比较好面子,孩子虽小但是会抓住大人的这个弱点。殊不知,家长的迁就、依从、投降,不仅会让孩子的贪欲、自私、霸道膨胀,也为自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当孩子哭闹却不能满足欲望时,真的无法预料心理不健康、不成熟的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

4. 当面庇护型

这种情况在当今的独生之女时代屡见不鲜。在家里,父母忙于工作的有爷爷奶奶护着,爸爸在外打拼的有妈妈护着;在学校,如果同学间闹了点矛盾,多数家长都会护着自己的孩子,责怪他人,更有甚者还无理取闹。这样的教育方式,纵容了孩子的不良习性,使孩子原本缺乏的责任感荡然无存。

5. 财物许诺型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总是把孩子考试的分数与奖金、奖品等挂钩,孩子考上满分奖励多少钱,考90分以上买什么名牌。还有一些家长许诺孩子,双科班级第一奖手机,年级第一奖笔记本电脑,全校第一外出旅游等等。这种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想法没错,但是做法欠妥。因为,在利益驱动下的学习带有铜臭味,而不是学生通过个人努力经历艰辛,感受快乐、发展能力的人生体验。

溺爱是家庭教育中最糊涂的爱,是中国家庭教育模式中最普遍、最有代表性的一种错误的爱。父母要学着爱孩子,不能让溺爱成为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一块顽石。

6. 陪伴服务型

曾有这样的戏言:当今的家长是全陪,陪吃、陪喝、陪读、陪写、陪考试……虽是戏言却也是真话。大清早,马路上到处是爷爷奶奶背着书包拉着孙儿去上学;学校里,个别班级总有家长坐在教室里陪儿女读书;一二年级部分家长不但陪孩子吃饭,甚至还要给孩子喂饭;三四年级的孩子不敢独立睡觉,还要父母陪伴的大有人在;晚上九、十点钟,还有不少家长陪着孩子写作业;考试陪伴是中国独有的,每年中高考有多少家长等待在校门外,让孩子感受“家长的力量”……细数孩子从出生到上大学的整个人生历程,每个环节都有家长全身心的陪伴。家长的全心陪伴,使很多孩子即使考上了大学,也离不开父母。这些爱的举措,渐渐折断了孩子自由飞翔的翅膀,使孩子始终离不开家长,总是长不大。

二、“严爱”——家庭教育中最残酷的爱

还有一部分家长扭曲了爱的教育,近乎残酷的“严爱”,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1. 吓唬打压式

这是与溺爱完全相反的爱的方式,这类家长绝不是惯着顺着孩子,而是“严格”要求孩子,常常用吓唬和打压的方式教育孩子。家长会严厉地告诉孩子,如果他考不好将会有什么后果;如果做错事,孩子不仅会受到语言上的暴力,还会挨打。这样孩子的心理产生了畏惧感,渐渐地越学越差,什么事都做不好。再如,有的孩子成绩进步了,可父母会说比谁谁还差很多;如果孩子告诉父母他独立完成了什么事,父母会不屑一顾地说他在显摆。孩子的进步得不到父母的赏识与认可,反而遭到奚落,这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有多大啊!孩子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会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也会和家长产生对立。

2、自责自戒式

有个别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喜欢用自责自戒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这种“爱”的杀伤力太强,是对孩子致命的打击。孩子出现一点小毛病,家长就会把责任全部揽去,一个劲地自怨自责:都怪爸爸妈妈怎么怎么样,不关你的事。有时还会自我惩戒。小林的学习不太好,每次家长会或老师来家访后,父亲都会坐在客厅,阴着脸,默不作声地自我反省几个小时。小林虽然在房间写作业,但是眼前总是父亲呆坐而无表情的面孔,心里始终惦记着父亲,内心无比煎熬,根本就无法专心学习。笔者与小林交流了几次,他说从一年级开始父亲就这样,自己的学习越来越差了,很愧疚。实际上,父亲一声不响的自责行为是最残酷的冷暴力,他把责任全部揽去,是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在伤害孩子,弄得两败俱伤,太不划算了。

上一篇:给你的大脑搬个道岔 下一篇:速读界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