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使用姜桂附特点讨论

时间:2022-08-22 03:47:20

中医使用姜桂附特点讨论

笔者选取 5 位扶阳派医家( 吴佩衡、徐小圃、祝味菊、范中林、唐步祺) 运用“扶阳三味”姜( 生姜、干姜、炮姜等) 、桂( 桂枝、肉桂等) 、附( 制附子、生附子、乌头等) 治疗疾病的医案共计 424 例,处方 969 个,包括初诊处方 424 个,复诊处方 545 个,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伤寒论》理论对扶阳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伤寒论》与扶阳派之间既一脉相承又发展创新的关系; 并对扶阳派医家运用姜、桂、附的用量、用法、使用比例、配伍、加减变化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了相应的用药规律及特点。现就其中一些问题作如下探讨。

1 对附子与甘草、附子与磁石配伍的探讨

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 3 位四川籍扶阳派医家均常用四逆汤或其类方,使用附子多与甘草配伍,对甘草的运用尤为重视。从各位医家处方主要用药中可以看出这一规律,甘草在吴佩衡处方主要用药中使用频数居第 2 位,在范中林与唐步祺处方主要用药中使用频数皆居第 1 位。而祝味菊、徐小圃 2 位非四川籍扶阳派医家在使用附子时,极少配伍甘草。祝味菊 123 例医案、331 张处方中仅在 2 例医案的 2 张处方中使用了甘草,且用量小,一方用制附子 6g,炙甘草 2. 4g,另一方用制草乌9g,炙甘草 4. 5g。徐小圃 159 例医案、274 张处方只有8 方使用甘草,这与四川扶阳派医家明显不同。从处方主要用药中亦可以看出相应规律,磁石在祝味菊处方主要用药中使用频数居第 2 位,牡蛎、龙齿、酸枣仁、茯神均为使用频数较高的药物。而磁石在徐小圃处方主要用药中使用频数居第 1 位,生龙齿居第 3 位,酸枣仁、茯神亦为使用频数较高的药物。四逆汤中附子温心肾,干姜温脾胃,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相互充养,阳回气暖,阴寒自退。该方尤妙在炙甘草一味,甘温守中,与姜附辛温大热相得而益彰,《医宗金鉴》云: “甘草得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 姜附得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力[1]。郑钦安更为强调甘草在四逆汤中的重要性: “阳气既回,若无土覆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继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正气。缓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又得重生也,此方胡可忽视哉[2]。”甘草补土伏火之功,在刘力红教授《思考中医》中讲得非常透彻: “土的藏性可以将火的烧炎灼烈之性转变成持续的温煦作用,所以,火经土的作用后,则既能温物、熟物,却不焦物,炎物。四逆汤中为什么要用甘草呢? 起的就是这个土的作用[3]”。而且在煎服方法上,张仲景使用附子并未指明先煎,多与姜、草同煎。现代研究也表明,附子与姜、草同煎足以达到解毒并增效之双重目的。可见,甘草益气温中,既能缓姜、附辛烈之性,又能解附子之毒,姜附草合用令阳气回复而不致有暴散之虞。祝味菊、徐小圃虽极少使用甘草,但另有妙法,即擅用“温潜法”,使用附子常与磁石、龙骨、牡蛎等重镇潜阳药及安神药酸枣仁、茯神等配伍,温阳潜降,益肾纳气,引火归元。关于此种配伍之奥妙,《伤寒质难•少阴下篇第十六》中讲到: “苏生曰: ‘温药温和强壮,为虚者所宜。热药兴奋急暴,何能制暴为良? ……温热之药,总是扶阳、补阳之果,甚易躁热妄动。夫子治伤寒,常用桂、附,初非温煦之药而亦收温壮之功者,何也?’祝味菊曰: ‘此之谓善用温热而不为温热所乱也。单用热药,可能造成急暴之果,去其急暴,即善良之性存。……附子兴奋,配以磁石,则鲜僭逆之患; 桂枝辛窜,佐以白芍,则无散越之忧。方剂之形成,每因配合而异其用。制暴为良,不外处方之得宜而已[4]。’”说明附子与磁石配伍,意在制暴为良,善用温热而不为温热所乱。杨殿兴教授认为: “阴盛格阳或阴盛戴阳之证,阳气大虚,浮阳外越,此时在温肾回阳的基础上,伍以磁石、龙骨、牡蛎等,既可以收敛浮阳不致外脱,又可重镇携虚阳下潜回归本位,正所谓‘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5]。’”重镇潜阳药可制附子慓悍不守之性,令其直趋下焦温肾阳,益命火,有温下之功,而无热上之弊。从祝味菊医案来看,附子与酸枣仁、茯神配伍常用于治疗心脏方面疾病。祝味菊认为附子与酸枣仁同用具强心之效,对伤寒及杂病病人的心脏衰弱,多在处方中重用附子、酸枣仁。酸枣仁归心、肝经,味酸性收,能潜肝风,所谓“温潜”实际上还有这样一层含义。酸枣仁防热药引动肝风,与附子同用则资助心阳,扶阳强心而无肝风内动之患; 茯神入心,《本草纲目》谓: “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茯神与温肾之附子相配,令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能更好地发挥附子的温阳作用。可见,温潜法较之附子与甘草配伍,诚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对半夏与附子、天雄、乌头同用的探讨

研究中发现,半夏是 5 位扶阳派医家都常使用的药物,使用频数均较高。吴佩衡、范中林常用法半夏,而祝味菊、徐小圃常用姜半夏。并且在吴佩衡、徐小圃、祝味菊、唐步祺 4 位医家的处方中,附子与半夏均为常用配伍。吴佩衡处方中,附子、天雄与各类半夏( 法半夏、京半夏、仙半夏) 配伍同用; 徐小圃处方中,附子与姜半夏( 或仙半夏) ,制川乌与姜半夏配伍同用; 祝味菊处方中,附子与姜半夏( 或仙半夏) ,乌头与半夏配伍同用; 唐步祺处方中,附子与半夏配伍同用。仅范中林医案中无一例附子与半夏同用,可见范中林用药严格遵照中药“十八反”规定。认为半夏与附子、乌头相反而不能配伍使用的观点,源于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之“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实际上,半夏与附子、半夏与乌头配伍同用非常普遍,早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就有先例。《伤寒论》小青龙汤方后加减之一: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噎,为阳气不足,阴寒凝滞,引起胸中气机不通的表现,治之以温阳宣散,加炮附子一枚,由此则成附子与半夏同用。《金匮要略》治疗寒饮腹痛之赤丸,即乌头与半夏同用; 治疗虚寒腹痛之附子粳米汤,亦是附子与半夏同用。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半夏与附子、乌头可以配伍使用,且这样的配伍还具备比单用其中任何一味更强的辛散开宣之力,即一般所谓的毒性,也就是药物的偏性,以偏纠偏正是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只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病机,半夏与附子、半夏与乌头是可以配伍使用的。傅元谋教授就指出“小青龙汤原方有五个加减法,均有深意。其中噎去麻黄加附子,即成半夏与附子同用,笔者遵从先师之道,用治小青龙汤证伴有胸闷不适者,未见不良反应。愿同道勿误信传言,遗仲景良法而不用[6]”。

3 关于“回其阳则津自生”的探讨

对 5 位扶阳派医家的处方主要用药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在运用姜桂附等温热药物时,各位医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很少用滋阴之药。充分体现了郑钦安在《医法圆通•卷三•用药须知》中提出的“阳虚一切病证忌滋阴也”这一观点。《伤寒论》治疗阴阳两虚烦躁证以茯苓四逆汤回阳益阴,治疗霍乱亡阳脱液证用四逆加人参汤回阳救逆,益气养阴,二证虽兼有阴虚,但皆用人参益气生津,而不配伍甘寒养阴之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生地、天花粉等,此仲景“阳回阴存”之学术核心。“回其阳则津自生”是清末名医陆渊雷注解《伤寒论》第 20 条(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时在按语中提出的,对仲景“阳回阴存”之理认识极为深刻,其原文是“故津伤而阳不亡者,其津自能再生。阳亡而津不伤者,其津亦无后继。是以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阳之亡。……若不知回阳,但喜甘寒生津,岂知滋腻之药,用于阳证则不能减热,用于阴证则不能运化。桂枝加附子汤之证,伤津而兼亡阳也,仲景则回其阳而巳,不养其津,学者当深长思之[7]。”桂枝加附子汤证虽是阴阳两伤的证候,但主导方面为阳虚,通过扶阳就能够固表,固表则可以止汗,止汗就等于存津液,此即“回其阳则津自生”。对此祝味菊分析说: “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阳之亡。所以然者,阳能生阴也。是故阴液之盈绌,阳气实左右之,……而况一切营养药物,未有不经阳气运化,而能自为荣养者也[4]。”阐明了阳生阴长的道理,阴津靠阳气运化,阳气回复则阴津能随之恢复。阳虚气化不及,津液不能蒸腾,才是病根。如郑钦安所云:“四逆汤力能回先天之阳,阳气一回,津液复升,焦枯立润[8]”。

4 对祝味菊运用姜及姜制药物的探讨

作为沪上扶阳派代表医家,祝味菊除了擅用附子,对各类姜,包括干姜、生姜、煨姜、炮姜、姜炭、生姜皮、生姜汁的运用,更可谓一应俱全。且其医案中常用姜制药物,包括姜半夏、姜竹茹和用于治疗痢疾的姜汁炒黄连,姜半夏使用频数最高,为其用药又一显著特点。姜制法作为传统中药炮制方法之一,与其他各种炮制法比较,相对而言形成的时间较晚。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 “中半夏毒,以生姜汁、干姜并解之[9]。”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 “方中有半夏,必须生姜者,亦以制其毒故也[10]。”用姜制法炮制药物可以发挥以下四点功效: ①姜制解毒; ②姜制发散; ③姜制入脾;④姜制温散。即姜制可以调整药物偏性,对具寒凉之性、沉降之性、攻泻之性的药物偏性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由此可见祝味菊处方用药处处以固护阳气为重,强调“人以阳气为生,天以日光为明,……故善养阳者多寿,好戕阳者多夭[4]。”在临证中对姜的灵活广泛运用同样体现了祝味菊治病以人为本,用药推重扶阳的学术思想。

5 对范中林处方中桂枝与肉桂同用的探讨

研究发现,范中林医案处方中,各类姜、桂枝与肉桂、川乌与草乌常在同一处方中同时使用。其中,桂枝与肉桂同用 7 方,比例分别为 5∶ 3、3∶ 2、3∶ 1、2∶ 1、1∶ 1、3∶ 4、1∶ 2。桂枝、肉桂比例不同,功效有异,这在范中林医案中得以体现。肉桂、桂枝同用,桂枝用量大于肉桂时,起通阳化气利水之功。肉桂用量大于桂枝时,发挥益阳消阴,散寒止痛之效。例如以五苓散治疗寒湿凝滞之太阳证水疝,桂枝、肉桂同用,比例为 2∶ 1,桂枝用量为肉桂的 2 倍,于利水之中,大宣阳气; 治疗太阴证水肿,桂枝与肉桂、干姜与生姜皮同用,桂枝用量大于肉桂,比例为 5∶ 3,化气行水之力大增; 太阳证风寒湿痹,双下肢水肿,桂枝、肉桂同用,桂枝用量大于肉桂,比例为 3∶ 2,增强通阳化气行水功效。治疗少阴证寒厥,阳衰阴盛至极,肉桂与桂枝同用,肉桂用量大于桂枝,桂枝、肉桂比例为 3∶ 4,助阳散寒,温补命门。治疗太阳证风寒湿痹,寒湿凝滞、关节剧痛,肉桂与桂枝同用,肉桂用量大于桂枝,桂枝、肉桂比例为 1∶ 2,肉桂散沉寒,通血脉,对寒凝血瘀所致痹痛,以肉桂散寒止痛。肉桂、桂枝用量相等时,如治疗少阴证舌强,为心肾阳虚,津液不上达所致者,桂枝、肉桂同用,比例为1∶ 1,共同发挥益阳消阴,峻补命火之效。

上一篇:中医医治乳腺增生试验的质控心得 下一篇:针刺在中风医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