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时间:2022-08-22 03:39:53

高校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摘 要 本文从高校仪器分析的教学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入手,对仪器分析教学的改革方式及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仪器分析 教学改革 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大部分的高校仪器分析课都只是针对以往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教学效率,从根本上却达不到仪器分析教学的改革目的。如很多高校都将多媒体渗透到仪器分析教学中,看似新颖了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也提升了,但仍然没有实现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完全转变。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继续探索、研究、改革。

2 高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仪器分析教学内容繁多

高校仪器分析课程涉及的基础学科很多,涵盖化学化工、材料科学、生物、药学等,①而且分析手段多样化(色谱分析、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将多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但就目前而言,仪器分析课程偏少,学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吸收过多的知识而导致学习效率低,学习困难。

2.2 仪器分析教学内容落后

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仪器、分析方式层出不穷。但当前高校用的仪器分析教材内容相对落后,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就不能展现出最先进的研究成果,也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3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成效低

很多高校的仪器分析课程都是理论与实验教学由不同的教师教授,由于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存在差异,就容易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其次,每一所高校对仪器的投资不一样,有很多一台仪器多个学生使用的情况,这样就容易造成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吸收所学知识。再者,多数的仪器分析实验都是教师提前将实验所需物品准备齐全,学生直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方式容易让学生形成“依赖性”,缺乏“独立性”,遇到实验不会自己动手准备所需物品,也不知道该用哪些物品,在实验设计、实验准备等方面都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3 当前高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

3.1 理论教学的改革探索

由此看来,学生只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教师必须要将科技的发展融入仪器分析教学。如在讲解仪器分析的基础内容时,就可以将仪器领域的科技创新融入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探索欲和积极性。另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仪器分析课程与网络连接起来,或是运用“演绎法”进行讲解,做好知识点的衔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达到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形成创新思维的双赢局面。

3.2 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

这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仪器分析实验层层深入,逐渐了解、掌握、运用。同时,在教学中适当增加设计性、开放性实验,②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考评,从多方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对学生的实验操作量化打分、对其分析能力实时考核等,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实验的习惯。

3.3 制定适合的考试制度

传统的教学中,往往重视考试成绩,这就让学生养成了一种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可以制定适合的考试制度,以便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如将学生的考核情况列入教学课程中,采用口试和实操相结合的考试方式,③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考能力制定适合学生的考试制度。这样不仅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自己也可以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弥补和完善。

4 当前高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实现途径

4.1 重视课前准备

(1)明确教学目标。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教学,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了目标才能设计完善的教学程序,也才能让学生有计划、有层次地吸收知识。高校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无非就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且将二者紧密结合,发散自身创新思维能力,最终成为一名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2)明确重点教学内容。高校仪器分析教学的重点内容就是仪器分析的主要内容、仪器分析的原理以及仪器分析的运用。因此,教师要着重准备这些内容的教学设计。难点主要是仪器分析的主要内容和原理,教师可以选用较为实用的资料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力争将难的内容简单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仪器分析课程的鲜明特点就是“变化快”。实际的仪器分析新技术和新理论都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教材的内容往往跟不上脚步。因此,就需要教师将这些不断“变化”的知识和技术引用到实际教学中,避免学生所学与实际发展相脱节。

4.2 重视课堂教学

(1)调动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一件事情有了兴趣才会有想学的欲望和冲劲。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设计好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完全融入教师的教学计划中,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持久性。通常而言有三种方法:一是充分利用背景资料。一般来说,直接让学生对仪器进行分析,效果是比较差的,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状态,教师可以利用背景资料的讲解,让学生对仪器分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探索的兴趣,经过这样的一个缓冲过程,学生就可以很快进入状态。二是重视知识拓展。教师可以将分析内容跟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如针对紫外光谱法的讲解,教师可以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进行分析,让学生意识到仪器分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三是重视多媒体的利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作用,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将“生硬”的知识“灵活”化,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丰富教学方式。单纯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比较枯燥,学生也很难完全融入进去,因此,教师必须丰富教学方式,紧抓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让学生完全融入到课程中。仪器分析课程涵盖了很多复杂的仪器原理、结构应用、操作方法等,在实验室跟学生讲解固然效果好,但在实际情况中很难满足。因此,教师就需要从课堂着手,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仪器,如空心阴极灯、酸碱滴定管等,帮助学生掌握简单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构造,为学好大型仪器奠定基础。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仪器的构造图、具体操作、实际用途等视频,边播放边讲解,不仅可以提升学习效率,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合理运用对比强调法。不同仪器的讲解都会有其独特的讲解方式,尽管讲解的方式存在差异,但其中还是隐藏着联系,因此在实际讲解中教师要注意区分,避免学生认知上的混乱。此时,可以采用对比强调的方法,④如在讲解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法时,将两者的原理、固定相、色谱柱等进行对比,并多次强调,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和区分度,避免学生在思维、知识等方面产生误区。

(4)运用比喻方式将抽象知识具体化。仪器分析课程中存在许多专业术语和抽象的原理,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用简单的道理来诠释抽象、复杂的知识,而运用合适的比喻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教师在讲解火焰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造时,可以将原子化器比喻为日常生活中的打火机或点火器,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5)适度提问。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频繁提问,只会让学生应接不暇,思维出现混乱;如果不提问,学生学习起来也没有激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提问的度,适度提问可以增加学生的激情、自信心。如教师在讲解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离子的仪器分析实验中可以伴随着适度的提问,如 “在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到氯化亚锡溶液?实验中存在哪些问题?”等,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集中精力进行实验。

4.3 加强仪器分析实验

实验教学是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的有效途径,因此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所在高校的实际条件进行实验教学,精选实验教学内容,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让学生尽可能独立参与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并掌握操作仪器的技能。

5 总结

高校仪器分析教学的改革探索与研究是一项复杂、长久的工程,在改革探索中,必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同时,加强高校间的交流合作,采取实践教学、跨学科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高校仪器分析教学的改革和突破。

注释

① 叶美英,邱瑾,王园朝.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

② 潘自红,陈丽华,刘巧茹.普通高校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设计与装备,2011.1.

③ 尚永辉,岳立志.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J].食品工程,2009.1.

④ 徐鹏.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7.

上一篇:缺失的女性独立意识 下一篇:政府驱动高校发展的动力、模式与成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