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谐思想探微

时间:2022-08-22 03:27:46

老子和谐思想探微

[摘要]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等方面对老子哲学中的和谐思想作了探讨,认为和谐不仅是老子的最终价值原则,也是现代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在实践上,它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

[关键词]老子哲学;和谐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092-02

老子,字聃,今河南鹿邑人,曾长期任“周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多次向他请教。后退隐,著《老子》(《道德经》)。老子的思想体系可以说是以形而上的道为根本依据,以“道法自然”为宗旨,以自然无为为纲纪,以依道修身为中介,以治国安民、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生理想为归宿的理论大厦。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是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然和谐,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中最显著的特征。这里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或大自然,而是指万物人事的一种存在状态、运动规律、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即自己如此,自然而然,也可以说是一种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生存状态。

老子认为,整个宇宙在其形成过程中及其形成后的最初形态都是和谐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25 章)。这个先天地生的“道”,在老子那里具有很高的价值,这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7 章)。“道常无为”是指作为宇宙之根本的“道”,总是顺乎自然,而不与之对抗,所以称其为“无为”; 但是,宇宙间万物又无不依赖于“道”而产生、发展,所以就其与万物的关系来说,道又是“无不为”的。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2 章)意思是说,道产生最初混浊的元气,元气生出天和地,天地生出阴气,阴气及和气生出千差万别的物质,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激荡而生成新和气。显然,这里的“和气”就是讲的和谐。阴阳和谐或对立统一是宇宙的初始状态,又是万事万物发展必备的条件。

老子自然和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道家关于天人或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本观点。只有“天”自身是一个和谐的整休,天人合一才有可能。换言之,只有有了“天”之和谐,才会有“天”与“人”之和谐。同样的道理,有“天”与“人”之和谐,才可能有“天”自身之和谐。

在老子看来,要保持人际和谐,对于统治者来说,应该“以正治国”( 57 章),这也是先秦道家的政治伦理思想。正即清静无为,“清静为天下正” ( 45 章)。怎样才能达到清静呢?那就必须摒弃各种贪欲,顺大道,法自然,不干扰,不强制,不胁迫,不妄为,使百姓安居乐业,自然而然地生活,达到无为而治的结局。

与此同时,老子也注意到了人际失和的危害,从反面强调了人际和谐的重要。“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8 章)老子又指出:“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79 章)老子反复强调的是:孝慈、忠臣是社会失和的产物,其出现是为了恢复和谐,如果等到大怨发生而枉图和解,那必然还会残留下余怨。在此基础上,老子看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民”与“上”处于阶级对立的两极。如何调节“民”与“上”的紧张关系,保证社会生活的和谐呢?老子把希望寄托在能“以百姓心为心”( 49 章)的圣人身上。因为圣人有一种仁爱之心,他们“常善救人,故无弃物”(27章)。正是有了这种无私的爱,圣人与百姓之间,人与人之间才能保证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

老子不仅看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且还提出了人的身心和谐思想。“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 10 章)河上公曰:“营魄,魂魄也。”意思是说,拥魂魄以守身,身与心能永久相离失吗?老子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精神和形体是不能分离的,故又指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22 章),圣人守身自洁,才能成为天下的楷模,其出发点就在于解决人与杜会,人与自身心灵的冲突与矛盾。在此基础上,老子指出了要达到人的身心和谐必须注重修身养性,圣人也是如此。那么,修养的方法是什么呢?老子指出了他理想人格的修养方法:“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56 章)要求人们不露锋芒,消解纷扰,收敛荣耀,混同尘世。

老子认为,那种身心和谐的理想社会应该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80章)这种理想社会是建立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阵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80章)的经济基础之上。

如何避免身心失和呢?老子提出了自己的“三宝”,其中之一是“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含有谦虚和不争二重义蕴。老子说:“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 41 章)所谓“若谷”、“不足”,都有含藏内敛、谦虚容物的意思。具体表现为“不自见”、“不自足”、“不自伐”、“不自矜”( 22 章)。“不为先”不仅表示谦下之德,而且也表示不争之德。不争乃是天道的自然德性,“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73 章)人要效法天道,为而不争,利万物而不争,这样才能达致上善,具有最高的价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8 章)由不争又引发为:“功成而弗居”( 2 章)、“功成而不有”、“功遂而身退”( 9 章)等伟大的品德与精神。具备这样的品德和精神,就不会产生失意之感,就不会使心灵得不到寄托,而造成身心失和。

老子把“天之道”这一客观精神视为使人获得身心和谐的终极把握。因为在道家看来,“道”是无限大的,无所不包,在这个无限大的“道”的对比下,有限世界中的一切,永远不可能是真正的“足”。知足,就是知道了世俗社会的有限性,“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只有知足,才会“不辱”、“不殆”,也才可以进入真正而永恒的“足”的境界——“常足”,这就是庄子所说的“至贵”、“至富”。所以,道家反复强调“知足”,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常常保持“知足”的心境,不走极端,“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29 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9 章),守护着生命的本真,守护着“道”,才能实现由社会生命到超越生命的飞跃,才能永恒地保持身心的和谐。

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在充满欲望的社会中,以最清醒的生活智慧,保持一份独有的心绪宁静,保持一份自信、乐观,才能最终达到“功成”、“莫与之争”、“无不为”的超越境界。处在自然和谐的宇宙之中,则寻找到了精神上坚实的依托,“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3 章)。为此,宁静的心理环境是人类超越生命自身、超越一切困境的前提条件。道家与道和一的思想为人类提供了非宗教的、理性的、超越理性的生命关怀。面对深刻的人生困惑,道家以高度的内心直觉,以崭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生命的存在,将生命的存在定义为与自然和谐,以“道”观照万物,万物各适其性,各顺其情,互相平等,无分贵贱,是一种超功利的境界。

从宇宙进化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人类,怎样才能与天地万物维持其统一而不相互毁灭,并且发挥自己作为万物之灵的创造本质,对自然界的进化作出自己的贡献呢?在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个人,又怎样才能不与他人相互抗争和敌视,维护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并实现个人的自我呢?在这类问题上,先秦道家似乎比为各种欲望搅昏了头脑的现代人要清醒得多,高明得多。道家是在坚持人类与宇宙整体统一的前提下,是在把个人作为社会和自然有机体的一部分的前提下来确认自我、实现自我的。道家的生态智慧给我们的启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颠倒了世界本末,自我必须在同宇宙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去实现。

由此可见,老子的和谐思想不仅为现代人建构当代的和谐观念提供了价值参考和理论借鉴,同时在实践上,它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人的身心和谐。

[参考文献]

[1]崔仲平,崔为注译.老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

[3]于平主编.道家十三经[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

[4]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全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1.

上一篇:女性的缺位 下一篇:近30年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