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思考

时间:2022-08-22 03:01:07

信息时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思考

一、信息时代下环艺专业教学方式的转变

相对其他传统学科而言,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综合性强,跨度大等特点,她涵盖了建筑工程学、装修装饰设计学、力学、园林风景设计学、园艺学、绘图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乃至人体工程学等诸多学科门类,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相比其他学科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更好的整体协调性思维能力以及更广阔的知识平台。长期以来环艺专业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式传授,师生间互动性差,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倾向于“保姆式”教育,而忽视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短短几年大学课程教学里很难牢固的掌握基础性以及专业性理论知识,更不用说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专业技法了。所以说,如何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角度出发,把环艺教学中实用部分不断强化,把基础教学中精髓部分进行提炼整合,以一种学生可以接受乐于接受,且能快速掌握的方式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并最终达到学生掌握终身持续学习的方法技巧这一目的,这是广大环艺教学工作者需要思索的课题。从另一角度来看,对于大部分环艺专业学生而言,顺利就业是其大学四年的首要目标,因此,这必然要求环艺专业教育要将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将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培养,与社会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使课程设置更加“接地气”。无论是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或是项目实践课,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师会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手段来实现教学目的。传统的环艺课堂教学往往专注于使用模型、挂图、标本和器材等单一刻板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过于单纯追求绘画写实技术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方面致使学生在写生、临摹上耗费过多精力,另一方面也容易遏制学生创造性和审美性的多样化发展,很难唤起学生鲜活丰满的思维。因此一个科学的开放式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立,必然要求环艺专业教育采用更为鲜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因此,信息化手段就顺理成章的进入环艺教育领域。信息时代下的环艺专业教育变革与改良不仅表现在学生可以通过掌握AutoCAD,3DSmax,photoshop等常用设计软件能够快捷精准的制图,也包括利用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学习平台等媒介进行授课,简言之就是教师可以灵活自如的运用信息化数据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的知识传播和吸纳的有效性。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其过程是先由计算机通过收集分析海量的教学数据(包括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案),再总结学生群体学习的模式及其规律,评价和改进课程教学研究的成果,最后有针对性地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将有利于教师对所授课班级学生进行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掌握,从而避免传统教学中出现的“千人一方”的弊端。

二、信息时代对环艺专业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在信息时代海量数据的强力碰撞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产生变革的火花,在这场的变革中,教育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随之发生巨变。环艺教师如不能及时更新观念,适应新常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则势必会被时代所抛弃。简言之,就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信息时代对传统环艺教学方式的冲击较大,能否将信息技术恰到好处的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将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低以及教学效果的优劣。“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只有具有过硬的信息素养,才能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及时正确获取有用的信息,进而对相关信息进行甄别、取舍、判定,最终利用加工后的有用信息来指导学生学习。二是要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突破与发展靠的就是创新意识,而学生创新意识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的创新能力强弱。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需要学校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提供一个宽松宽容的环境,能够充分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持续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把强化教师培训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能力。三是要不断提升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学中师生间互动合作是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授课手段控制整个课堂总体形势与进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组织教学。但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在进行教学时,有时会出现学生通过网络媒介所获得的知识信息远远超过课堂所学的现象,加之当今大学生个性中具有较强的独立色彩,时间一长就会冲击教师在教学中所树立的权威性,并直接影响课堂授课效果。这是就需要教师调整好自身心态,以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以及多年的专业教学知识积淀,来逐步引导学生。四是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时刻注意专业知识的储备与业务素养的提高。信息时代即是知识爆炸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知识每天都在快速更新,如果自认为知识够用无需更新,固步自封,必然不能及时准确把握社会当下需求和行业最新动态变化,也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僵化。

三、信息时代下环艺专业教师的角色定位

由于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总是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联系,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角色理念与意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着导向标的作用。在信息时代这一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去迎接这种角色转变,对传统的环艺教师角色进行批判性继承,使教师角色的定位与社会公众的期望之间出现良好的衔接,同时积极发挥自身角色特色,推动教学内容与信息化手段的有效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般承担着以下几种角色:一是领路者。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便捷的搜寻海量的相关专业信息。就犹如进入知识的海洋,却往往容易迷失方向,好像什么都可以学,什么都想知道,结果最后什么都学不精学不细,此时教师就应该及时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甄别取舍,确定哪些学习资源是有用的,那些是需要后期再进行学习的,诱导学生将有限的精力放在需要专注的学习资源上,进而指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方法也由传统的“填鸭式”转变为信息化的启发式,激发学生理性的求知欲望和学习主动性。最终顺利构建健全的专业知识体系。二是构建师。课程的讲授是实现知识传承的首要途径,作为教学第一线负责知识传输的教师由于具备最为直接的教学经验,能敏锐捕捉到教学知识与信息化技术的完美契合点,理所应当成为环艺课程制定的主要构建师。课程的构建应综合考虑知识的更新、社会的需求、时代的信息化烙印等要求,打破传统的单一封闭性的课程教育,丰富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形式,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参与作用,切实增强师生间交流互动,使课程内容形式更加灵活和具有可操作性。三是朋友。作为人本主义的杰出代表,罗杰斯曾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他认为教师应以诚挚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而非以长者或权威的姿态对待学生。在笔者看来,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他的这一理论更彰显出其重要性。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依赖于间接的媒介手段,对于传统的面对面直接交流方式甚至会出现回避心理。这样的回避心理容易引起情感上的隔膜和沟通上的障碍,是不利于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因此,就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在情感上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愿意充当学生学习过程中咨询者、合作伙伴,以朋友的身份去解决学生专业学习上的难题,这更为让学生接受,取得的效果也更好。在克服信息技术带来的情感交流障碍的同时,充分享受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所带来的高效便捷,这也是教育学界对利用信息化技术助推课程改革方面的殷切希望。

四、结语

环艺教师的职能转变是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每一位环艺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牢记自身的导向作用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业务素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科学利用信息资源,积极实现自身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职能转变。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不断进步。

作者:刘伟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上一篇:传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下一篇:机械工程专业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