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纳米材料发展现状与规划

时间:2022-08-22 02:12:27

我国纳米材料发展现状与规划

摘 要: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是当今新材料研究领域中富有活力、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对象,是纳米科技中最活跃和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纳米材料;发展现状;规划

中图分类号:TB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二十一世纪信息、生物技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技术和国防高速发展对材料提出新的需求,元件的小型化、智能化、高集成、高密度存储和超快传输对材料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小;航空航天、新型军事装备及先进制造技术对材料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创新,是未来十年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力增强有影响力的战略研究领域,纳米材料将起重要作用。纳米(nm)是长度单位,1纳米是10-9米(十亿分之一米),它是一个很小单位,如人的头发丝直径为7000-800Onm,人体红细胞直径为3000-50OOnm,一般病毒的直径在几十至几百纳米大小,金属的晶粒尺寸在微米量级;又如原子、分子等以前用埃来表示,1埃相当于1个氢原子的直径,1纳米是10埃。纳米材料的条件:材料的特征尺寸在1-1OOnm之间;材料具有区别常规尺寸材料的一些特殊物理化学特性。

一、纳米材料的性能

使纳米材料具有微波吸收性能、高表面活性、强氧化性、超顺磁性,以及特殊的光学、催化、光催化、光电化学、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物理机械性质。纳米材料的应用将是传统材料、功能材料的一次革命。

纳米材料用于复合材料中,将使复合材料的发展产生巨大变化。纳米复合材料分两大类:由金属/陶瓷、金属/金属、陶瓷/陶瓷组成的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由聚合物/无机、聚合物/聚合物组成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无机纳米材料有:SiO2、TiO2、Al203、CaCO3、ZnO、黏土等。纳米材料能大大提高环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韧性、抗划痕能力,达到提高耐热性和韧性效果。当前环氧纳米复合材料研究重点是,纳米材料在基体中均匀分散方法、复合方法、效应、规律和机理研究;环氧纳米复合材料应用研究。纳米材料和技术为环氧涂料、胶粘剂、电子材料、塑料、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发展增添了高科技含量,将使环氧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产生巨大变化。

二、纳米材料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在功能纳米材料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果,一是大面积定向碳管阵列合成。利用化学气相法高效制备纯净碳纳米管技术,该技术合成的纳米管,孔径一致2Ourn,长度1OOpm,纳米管阵列面积达3mmX3mm。其定向排列程度高,碳纳米管之间间距1OOpm。这种大面积定向纳米碳管阵列,在平板显示场发射阴极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二是超长纳米碳管制备。首次大批量制备出长度为2~3mm超长定向碳纳米管列阵,它比现有碳纳米管长度提高1-2个数量级。三是氮化嫁纳米棒制备。首次利用碳纳米管作模板成功制备出直径为3-4Ourn、长度达微米量级的发蓝光氮化像一维纳米棒,提出了碳纳米管限制反应概念。四是硅衬底上碳纳米管阵列研制成功,推进碳纳米管在场发射平面和纳米器件方面的应用。五是唯一维纳米丝和纳米电缆,应用溶胶-凝胶与碳热还原相结合的新方法,首次合成了碳化或纳米丝外包覆绝缘体S10Z和TaC纳米丝外包覆石墨的纳米电缆,以及以S江纳米丝为芯的纳米电缆,当前在国际上仅少数研究组能合成这种材料。六是用苯热法制备纳米氮化像微晶,发现了非水溶剂热合成技术,首次在3000C左右制成粒度达3Oum的氮化锌微晶。还用苯合成制备氮化铬、磷化钻和硫化锑纳米微晶。七是用催化热解法制成纳米金刚石,在高压釜中用中温(700C)催化热解法,使四氯化碳和钠反应制备出金刚石纳米粉。

三、纳米材料存在的问题

目前纳米技术还存在着没有攻克的难题。纳米有很多理论上设想的特性没有开发出来。其瓶颈:怎样采用有效方法把材料由大颗粒粉碎到纳米级的颗粒,虽有电弧法、等离子法,但效果不好,所得到微细颗粒直径很难分布在一个窄的范围内,纳米级颗粒所占比例不高;即使得到了纳米级的颗粒,但在应用过程中颗粒是否还是以纳米形式存在,因为纳米颗粒表面有很强的活性,颗粒和颗粒之间易粘结到一起,变成大颗粒,失去了纳米特性。

这两大问题制约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目前还没有得到解决。实验室可以得到小量的纳米材料,但不具大量生产能力。有一些产品尝试纳米材料,其中大部分用的不是真正纳米材料,而是比纳米大很多的微米级颗粒。应用纳米技术的产品在实验室出现了,市场上没有。

皮肤对纳米材料的吸附和毒性;纳米颗粒进入饮用水时的后果;纳米颗粒对操作者肺部组织影响的研究和在通风道中纳米颗粒对动物的影响;已变成海洋或淡水水域沉积物的纳米颗粒对环境的影响;在什么条件下,纳米颗粒可能吸收或释放环境污染物。专家认为,美国政府正努力评估纳米技术的生物和医学影响。

四、纳米材料的发展

我国纳米材料研究始于80年代末,纳米材料科学列入国家攀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分别组织了8项重大、重点项目,组织相关科技人员分别在纳米材料各个分支领域开展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还资助了20多项课题,国家“863”新材料主题也对纳米材料有关高科技创新的课题进行立项研究。1996年以后,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出现了可喜形式,地方政府和部分企业家的介入,使我国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入了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研究的新局面。目前,我国有60多个研究小组,有600多人从事纳米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我国纳米材料基础研究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已采用了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制备金属与合金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化合物纳米粉体,装备了相应设备,做到纳米微粒的尺寸可控,制成了纳米薄膜和块材。在纳米材料的表征、团聚体的起因和消除、表面吸附和脱附、纳米复合微粒和粉体的制取等方面都有创新和重大进展,成功研制出致密度高、形状复杂、性能优越的纳米陶瓷;在世界上首次发现纳米氧化铝晶粒,在拉伸疲劳中应力集中,区出现超塑性形变;在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磁光效应和自旋波共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纳米类钙钛矿化合物微粒的磁嫡变超过金属Gd;设计和制备了纳米复合氧化物新体系,它们的中红外波段吸收率可达92%,在红外保暖纤维得到了应用;发展了非晶完全晶化制备纳米合金的新方法;发现全致密纳米合金中的反常效应。

参考文献:

[1]张立德.我国纳米材料技术发展现状、挑战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2(16).

上一篇:使用VFP6.0表单创建登录界面 下一篇:多摄像机标定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