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方法浅谈

时间:2022-08-22 01:09:34

文言文教学方法浅谈

【摘 要】古诗文教学有传承民族文化,铸造青少年灵魂的重大意义。因此,教学方法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浅谈几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关键词】吟咏背诵法 创设情境法 课外延伸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95-02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几千年来丰富的文化遗产,绝大多数是用文言文记载下来的,文言文教学就是要弘扬传统文化,让青年学生从小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因此,古诗文教学有传承民族文化、铸造青少年灵魂的重大意义。那么,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本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吟咏背诵法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学积淀出一种优良的传统,那就是让学子们老老实实地读、抄、默、背,一篇又一篇、一本又一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语说得再明白不过了。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三味书屋里“人声鼎沸”的读书情况的描述,就是诵读场面的真实写照。宋朝欧阳修的散文继承了韩愈等散文大家的风格,语言平易清新,更富于抒彩。他的后人说他小时候是在背诵了古人许多优秀的诗文后才开始写诗的。长大后靠借书来阅读。对有些书则是边抄边读,细细咀嚼,如此,书未抄完,已能成诵。模仿——理解——创新,这是一种由感性积累到理性飞跃的过程。古今中外,文人大师,皆概莫能外。

《岳阳楼记》中有一段描写洞庭湖明媚春光的文字:“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景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教师讲解时,只需在字词上稍加点拨,重点指导学生吟咏背诵,启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在脑海中描绘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而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以及写景的井然有序,都能在吟咏中慢慢体会。

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汉语诗文特别适合诵读。在《与朱元思书》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这样最具汉语音韵美和意境美的文字,不诵读很难体会到蕴藏于其中的美感。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佳,应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古诗文。

吟咏背诵法尤其适合那些感情强烈、内涵深刻、文辞优美的诗文。要注意的是,在诵读中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变化、行文的起伏,并与联想、想象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忌死记硬背,同时,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

二 创设情境法

所谓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由教师创造或设置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或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情境的创设在文言文教学中主要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进行。心理学研究表明:形象愈是鲜明,愈是具体,就愈能缩短感知的时间。

如《赤壁之战》一文,篇幅长,事件繁杂,人物众多,学生学起来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我在讲此文之前,专门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有关剧集(如27集《火烧赤壁》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赤壁之战的情况。诸葛亮与鲁肃的乘雾连舟、孙刘的火烧赤壁、曹操的败走华容道等情节将学生带入了紧张激烈、惊心动魄而又富于诗意的战争中,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周瑜的少年得志、儒将风范;诸葛亮的外交智慧、军事才能令学生回味无穷。当真正开始讲授这一课时,学生们都带着高涨的情绪认真去学。学完课文后他们谈了自己的体会:“因为看过录像,所以学课文时我们很快把握了文章的层次、记叙的线索、人物的特点及作战双方胜败的原因。”

除了利用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段创设相宜的教学情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文字营造诗情画意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去体悟诗文的内容和情感。

如《归田园居》(第一首)是一篇经典篇目,本诗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淡雅。教师的教学目标应是引导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进行二度创作。《归田园居》其实就是一幅简约、朴素的农村生活画面。首先可以联系学生学过的《归去来兮辞》,用形象性的语言描述陶渊明的生平及其操守,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再让学生用第一人称把诗中的每一句都扩展成一幅立体的生活图画。诗情画意般的情境,让他们超越时空,触摸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灵魂,一点点地贴近诗人向往自然、热爱自由的美好心灵。这种“改写”,这种二度创作,为学生创设了散文般的情境,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了创作的快乐。

三 课外延伸法

可分为课外阅读和摘抄引用两种:

1.课外阅读

如学生学习了列子的《愚公移山》后,再给学生延伸阅读《列子》的另一篇——《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拂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像这样短小精悍富于启发意义的文言短文,只要针对个别不易理解的词句作简明的讲解,学生就能读得津津有味。更何况,这个故事很多学生早已听说,现在,他们看到最原始的“版本”,自然就引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再比如当学生经过学习,知道了“世外桃源”、“讳疾忌医”等成语的出处时,再介绍《战国策》中的“鹬蚌相争”、《孟子》中的“揠苗助长”等寓言故事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此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并且让他们交换阅读,交流学习心得。课外阅读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和能力。

2.摘抄引用

在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里,文言文知识只是其中一部分,若干年后,学生也许会生疏了古汉语的许多基础知识,也许会不再记得读过的文言文的具体内容,但是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为人处世;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所有这些千古传诵的名言佳句,自然会深深的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因此,为扩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可让每个学生在课内和课外所选的文言诗文里摘抄名言佳句。这些名言佳句,往往在学生的摘抄、反复诵读的强化记忆过程中,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积累,为学生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古诗文佳句的适当引用,确实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文言文的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不断探索和追求,能激发起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审美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也得到提高,更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上一篇: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初探 下一篇: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