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大胆说英语的能力

时间:2022-07-03 02:30:12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大胆说英语的能力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运用流利的英语口语进行思想交流,文化科技交流,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

笔者认为要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大胆说英语的能力,教师需提高自身素质,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语言环境,完善评价体系,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 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一)传统教学环境的影响

在传统教学环境中,教学活动仅以教材、教师、教室为重心,教师习惯于套用旧的教学模式——封闭式教学,而忽略了学校和社区应相互依托、相互开放资源的紧密联系。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担负起扮演社区型、开放型角色的职责,从而使教学的重心偏重于书本知识,而与社区的“真实”活动相脱离,这种封闭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失去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没有可供练习口语的“真实”语境,进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中学生说英语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的影响

在当前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以下问题:

1 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

应试教育的影响渗透到英语学习的每个阶段,特别是中学英语学习阶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侧重于做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和做笔记,然后死记硬背各项知识点,是教学活动中的被动体。这种教授、讲解封闭型的“一言堂”模式,即“填鸭式”教育,使得学生很少有机会,或者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口语训练。

2 教师个人知识素质及能力的不均衡性

教师知识素质以及个人能力的高低,事关课堂教学的成败。但是,当前在某些地区,由于师资的匮乏,有些英语教师甚至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而且有许多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说英语能力的表达。

(三 )学生因素的影响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说话,离不开表达,英语口语学习中的“哑巴英语”现象是和英语的新课程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很多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敢大胆说出来。细加研究,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了主要受应试教育影响之外,其制约因素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认识上的原因 在英语口语学习方面,在很多中学生中都有着这样 一种误解,就是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考试,会不会说不要紧,有些人甚至一点都不重视说的技能。

2 心理上的原因 在中学生群体当中,除了那些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存在认识偏差的人之外,有的中学生说英语能力低下的原因还源自其心理方面。他们尽管认识到了说英语的重要性,也希望自己能说一口漂亮的英语,但就是走不出自身的心理障碍,害怕出错、害怕丢脸而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英语。

二.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的有效方法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提高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适应新课标要求,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参与教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教师自身的素质高低与口语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诱发学生学习激情

“亲其师而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往往会使口语教学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的举手投足都能让学生心领神会。教学实践证明,由于初中生心理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情感的严重影响。如果他们喜欢某位教师,也会热爱着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并能为之努力,刻苦学习。在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来,用真挚的感情热爱、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

(三).建立灵活多样的口语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和习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浓厚兴趣,才能更好的使口语教学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活动形式,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1紧抓课前三分钟

要求学生每天在课前三到五分钟做Free talk,给每个学生都提供说英语的机会,在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其他同学的视听能力锻炼。在Free talk的结尾要求学生准备两三个与其内容相关的问题,以检查其他同学的视听效果和理解能力。然而绝大部分的学生在做Free talk的时候都会有害羞,畏惧,怕出错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经常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尽量忽略学生口语表达的错误,多说“Good”,少批评,使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愿望。

2 坚持用英语授课

教师应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营造良好的视听氛围。课堂上教师教学语言要丰富有趣,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由于农村学生所具有的局限性,刚一开始他们可能听不懂、不习惯,教师在教学时可放慢语速,配合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教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必要的重复,使学生置身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之中,反复感受,记住老师一些常用的课堂教学用语,逐渐融入到口语学习氛围中去,丰富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当然英语授课内容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假设情景想象,把某些句型、对话或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紧密结合教材,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际活动,如问候,介绍等情景中,让多组同学上台表演对话等等。

3 营造课外英语学习氛围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根据农村初中生的特点,精心组织口语交流及多种课外活动,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如: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英语水平,按照强弱互补的原则成立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对话,阅读等活动;开展朗诵,演讲,英语词汇听写竞赛;加强班际交流以及校际交流的口语活动等等。

笔者在某农村初级中学支教期间就开展了一些活动。在学完Hello、My family和Good friend之后,我和这学校的同年级英语老师就以Introductions为topic开展了一次演讲比赛。在比赛中要求学生脱稿演讲,并以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等为考察标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彼此地认识和了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共同进步

作为英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以及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口语教材,有针对性地教学,确定不同教学目标,程度不同,要求各异,按照“关照两头,注意中间”的原则,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让好生吃得饱,让差生也有成功的感受。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更要注重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教师还可以挖掘和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安排优等生与困难生结对学习,正确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以及相互辅导监督管理,达到缩小优等生与困难生之间的差距,共同进步的目的。

5完善评价体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坚持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的全过程,以肯定和鼓励为主,指正纠错为辅,进行学生英语口语的全方位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差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素质,开展多样的口语教学活动,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增强英语口语教学的实效性,养成大胆说英语的良好习惯。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仅有努力是不够的,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来为英语口语教学导航,才能使每一位中学生大胆的说出来,使得他们的各个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探讨 下一篇: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