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02 04:03:34

浅析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评估标准单一、教材相关性差等原因,造成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过分地强调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忽略语言技能教学,相对缺少真实、自然的交际环境。教师应尊重学习主体的需要,以创造性劳动去弥补教材的缺陷,并注意运用具体教学策略保持课堂交互活动的生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口语 教学策略

外语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习者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口语能力自然是这种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传统英语教学中重笔头训练,轻听说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加上教法陈旧,形式单一,致使大多数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患有“聋哑症”,真正能用外语正确流畅表达意思者总是少数,而绝大多数学生都只会一点点常用的交际用语,如简单的打招呼、问路、购物、自我介绍等,遇到复杂的情况,他们就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认真研究高职学生英语口语的现状,理解他们对于口语学习的现实需要,设计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口语课教学。

一、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依据语言学者的研究,课堂语言输入应该是可懂的、有趣的、与学习者相关的,应该让他们有机会运用已经学会的语言,进行有目的的交际。这样的输入自然而然地会导致语言的习得。然而,就目前的大部分课堂教学而言,由于不同教学环节、不同教学阶段的衔接、教材内容的选取、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并不理想,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估标准的单一性。

长期以来,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评估标准就是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各教育行政机构对院校的评价也是以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为主要标准,以此作为衡量该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尺之一。在这样的评价体制下,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始终未能跳出应付四,六级考试的层面。而在国家已进入WTO的今天,这种教学模式已落后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标准。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说的能力是他们在涉外企业求职时首先亮相的技能,说得好就可能意味着求职的成功。学生缺少的是在交流中运用英语,只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进行思维密码的相互破译。

(二)教材相关性差。

据笔者所知,就高职院校而言,全国还没有一套统一的英语口语教材,使用的都是普通院校的教材。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与高职学生的需要相关性不大,与他们的实际程度也相去甚远。笔者认为,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的确定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要让学生有“跳一跳能摘下桃子来”的感觉。如果要求太高,学生成功无望,何来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语言学习是一个由低级往高级阶段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如果这个循环过程中的某个链接和台阶跨度太大,就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挫败感。

(三)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前的语言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期望等,都会直接影响他们入大学后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尤其是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极为深刻。长期以来,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遵循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听录音磁带、课后做书面练习的途径来进行。他们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与同伴和老师对话、交流上。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是在先前长期的学习经历中形成的,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英语就是这样学的。

(四)班级人数较多而课时较少

根据笔者的观察和了解,一般来说高职学院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在40以上,而且学时较少,通常是每周1学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大班化教学使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严重受到限制,学生长期以来很少感受英语学习成功的喜悦等。许多学校为解决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这一难题,开设有第二外语课堂,例如英语角,用以辅助和促进外语课堂教学。

(五)学生原有口语水平低下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而口语表达能力更弱。而这种现状在大学英语口语课教学时直接表现为学生底气不足、不敢开口,间接表现为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期望值不高。故而导致学习者个体的学习动机低下,学习态度被动,课堂参与度不高,遇到困难迂回绕道,学习持久性难以保持等种种现象。

二、高职院校口语教学的策略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群体英语口语的现状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运用了以下一些教学策略,以期保证口语课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尊重学习主体的需要

产生外语学习动机的个人需要可以分为四种: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工作需要和教育需要。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外语获得文凭,获得好的工作,或者获得某种职位的提升。这是一种典型的工具型动机,比较急功近利。一旦这种需要能够通过其他途径满足,那么学习外语的意愿就会明显下降。

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时时将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并不断帮助学生提升需要的层次。让学生“风物长宜放眼量”,充分认识外语口语交际能力在当今世界不仅是谋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和终生发展的需要。

(二)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去弥补教材的缺陷

口语课教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如果教师拘泥于教材内容,学生的水平只会停留在交际能力所涵盖的浅层次上,即语言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和口语表达的基本规则。课堂互动缺乏挑战性、模糊性,缺少信息差,缺少意义协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就会丧失已经建立起来的学习动机。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将课本作为蓝本,教师需选择与教材主题相关的补充材料,并加以整合和发展。这些材料必须具备相关性和趣味性、实用性和真实性、适切性和可理解性、挑战性等特点。学习材料中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样,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是生活化的,真实的,容易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持续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具体策略保持课堂交互活动的生命力(Classroom dynamics)

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

1.建构支持性的环境

通常,中国学生害怕在同伴面前出丑,因为中国文化中群体概念是很强的,在群体压力下,为避免被群体抛弃或受到冷落,会产生从众行为。大多数学生在发言前,总爱张望同伴的反应,不愿意做出头鸟,害怕成为同伴攻击的目标,担心在同伴的面前失去面子。这种思想意识,影响了他们想发言的欲望。笔者以为创设并形成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是教师首选的教学策略。在这个环境中,学习伙伴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有安全感,不会因为自己某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而感到不适应或者有压力,从而有勇气面对学习的挑战,不怕犯错,敢于开口。教师要容错,反馈多从积极,鼓励的层面上进行,应多给学生支持、加油并喝彩。

2.兴趣教学策略

口语课教学设计的起点应建立在是否有趣味性和可参与性。教师不仅需熟悉教学内容,更要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兴趣所在,应知道学生中的流行活动和各种时尚,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尽量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并具有一定创新和挑战的语言活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况。

3.开放式教学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口语课教学中,怎样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去展开想象的翅膀,有效地开展口头交际训练呢?笔者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策略,如:brainstorm, role play, debate, project presentation, speech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有效地推动了课堂交互活动,使之充满了生活情趣和生命力,还使大学的口语课教学真正脱离了低层面的语言训练,使之朝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向发展。

英语口语课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设计和调控。高职院校的口语课教学虽然有它的特殊性和艰巨性,但只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善用教学策略,这种局面是可以改善的。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和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P321

[2]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上一篇: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工作点滴谈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