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农村教育现象

时间:2022-08-21 11:16:15

小议农村教育现象

现在农村学校由于教学设备,教学环境较差等自身原因外,再因为个别学校离市区较近;民办学校的崛起,造成家庭条件较好,成绩较优秀的学生流向市区和民办学校。校区内的生源多数家庭的文化层次、经济条件都较低下,不够重视子女的教育,更主要的是教育子女的能力较为低下,以致造成校区内的生源质量不理想,使我们的农村教育工作者面临更大的挑战。具体有以下几种现象:

一、师生之间人际关系障碍:

教育和教学活动必须是在师生双方一定的关系中进行的,教育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任何成功的教育教学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素质教育要求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任务,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克服以应试为目的,面向少数学生的淘汰性教育。因此教育帮助学生,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是每一个教育者的责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学生多数由于学习基础差,自卑感较强,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不理解自己,只有少数的学生表示想找老师倾诉内心的苦闷。师生关系如此紧张,又如何谈对学生施教,又怎么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教育帮助的前提是了解沟通,大量事实证明在老师和“差等生”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心理障碍,只有排除这些心理障碍,转化教育工作才不是一句空话。

二、家庭环境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从调查结果来看,对家庭不满意,不愿意呆在家里,想过出走或曾经出走过的学生人数非常多。在家里感到孤独寂寞的大有人在,自己的苦闷和委屈在心理占到了一半以上。其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父母教育不得法。有些父母在生活上溺爱孩子,特别是那些忙于生意的父母,就是用钱来弥补,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而对学生的思想上则关心不多,放任自流。有些家长则缺乏对孩子的正确评价,只有指责、唠叨,伤了学生自尊,早成逆反心理失去教育功能。(2)来自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有个别学生家庭成员本身就是犯罪分子,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阴影。自暴自弃,逐步走上犯罪道路。

三、学生自身心理隐患不容忽视

其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方面初中阶段是生命个体过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度时期。导致初中生的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因而引起心理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农村大多数学生的人生观、生活目标不明确,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不清楚,导致对未来不抱希望,自暴自弃,当然,这和他们生活的外界环境密不可分,与他们自身的认识能力,是非评判标准有直接的联系。这对部分学生认识水平我们应当做到心理有数。

(2)、情感方面:情感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情感总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认识的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会持有不同的态度,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上面我们提到“差等生”在认识能力上与普通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情感方面也表现出了不同:

①缺乏自信,关系僵化,感情冷淡②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任性,体现出性格缺陷细分析根源也是来自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由于“差等生”在同学、班级之中所处的位置,促使他们更敏感,自卫意识较强,对他人不信任,因此更容易冲动。在家庭中,有些学生被从小娇宠,极为任性,自己目的无论如何必须达到,而对于家庭中应承担的义务,以及他人的情感则一概不予考虑,所以“差等生”敌对、急噪、自卑、嫉妒等性格缺陷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3)意志方面意志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的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或者说它是意识的能力体现,它与前面提到的认识与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人的主要心理特征之一。一般来说,初中生的意志力尚不成熟,还在发展之中,对于“差等生”来讲问题可能更为突出。少数学生表示根本不想念书,就想工作,多数的学生对不感兴趣的学科不想努力学,还有极少数的学生根本不学。学习上的怕困难,不良的学习习气使这些学生逐渐丧失信心,掉下队来。

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变善农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1、学校指定班主任负责管理,记载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及他们父母的工作情况、家庭收入情况、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跟踪教育、电话家访。

2、“差等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及沟通方式的改变。

(a)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依法执教。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时常会流露出压抑、伤害学生的倾向。比如在下校督导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个别教师因为学生回答问题较慢或不会回答,当众指责学生脑子慢,思维有问题,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而教师则全然没有感觉到这点。可见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差等生”由于历史和家庭的原因,个别比较突出,其表现可能不尽如人意,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排除自身的心理障碍,对这些学生施与更多的爱心和宽容,对他们的工作更深入、更细致,以唤起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b)、教师应与时俱进,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为人师表教师作为社会中人也会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不可否认面对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急剧变化,教师也会感到困惑,甚至无所适从。教师在课堂,比较注意自己的角色,师生关系处于高尚、纯洁、积极的状态,带给学生的是良好的精神陶冶。而在课后与学生的交往中,往往会流露出与之不协调、不一致的情绪,造成了学生的困惑,特别是“差等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更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双重人格,言与行的不一致。因此广大教师应意识到,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是通过自身品德、智慧、学识,在与其教育对象的共同活动中影响学生,这种影响是直接的、持续的,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道德上要高定位,勇于舍弃一己之利,率先垂范,以自身优秀的素质去感染学生。

总之,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是神圣的,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那么教师的高素质就体现在能博采众长,施教有方,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吸取到各个方面的营养,启迪和帮助他们去追求真理、探索科学、锻炼能力,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上一篇:高中物理课堂要三味俱全 下一篇:数控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